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3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1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2篇 |
大气科学 | 135篇 |
地球物理 | 212篇 |
地质学 | 545篇 |
海洋学 | 104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66篇 |
自然地理 | 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99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91.
矿物纤维粉尘的表面特性及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矿物纤维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性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矿物产生毒理作用过程的假说和因素判定;研究了矿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应重视矿物表面-细胞物理化学作用,并依据初步试验提出表面特征是矿物纤维表征生物活性的关键因子(如表面活性域、催化作用等),而纤维性只是矿物表面特性的表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2.
喀什凹陷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构造地质学与现代水成铀矿理论,分析喀什凹陷的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并研究构造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认为喀什凹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次级构造单元,经历了中新生代以来的多次扩张拗陷和被动挤压上隆的构造演化过程,为砂岩型铀成矿创造了条件,并决定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改造与保存.晚三叠—中侏罗世扩张拗陷,沉积巨厚含煤碎屑岩建造,形成初始铀源;晚侏罗世挤压上隆,沿山前遭受风化剥蚀,形成古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早白垩—渐新世快速沉降,沉积巨厚层陆相与海相碎屑岩,使古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得以保存;渐新世以来大规模上隆,沿山前快速剥蚀,破坏了早期的铀矿化,铀元素重新分配.表明以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在中下侏罗统含煤碎屑岩建造中不甚发育,或者说不可能形成较大的层间氧化带或铀矿床,而下白垩统则形成了与油气次生还原作用有关的铀矿床,如巴什布拉克矿床. 相似文献
93.
内蒙古乌拉山-大青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构造、岩浆活动和矿源层论述了金矿的环境、矿床成因、成矿作用,提示了金矿沿近EW向断裂带成矿的规律性,指出了金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4.
晚二叠世初期,在晴隆大厂一带,以"大厂层"为基底的山间盆地中,形成了一条自北东流向南西的规模较大的曲流河。该河流微相发育,其沉积物包括河道砾岩、边滩砂屑岩和洪泛平原泥质岩等。这套沉积地层上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下与"大厂层"或局部与中二叠统茅口组接触。此乃峨眉地幔隆起边缘的沉积效应。 相似文献
95.
在分类的定义下,根据概念外延的包含关系,给出了质量特征概括的数学模型。在定义数量的基础上,推导出级距概念,并根据两个不同级距的偏序集中大级距子集包含多个小级距子集的关系,给出了数量特征概括的数学模型。本文给出的地物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概括的数学模型,可对地图编制过程中诸如随地图比例尺缩小而缩减分类,扩大级差等经验事实,作出定量的描述和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96.
范琦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6,19(4):439-444
本介绍IBM-PC机汉字点阵的获取及其与MSC-51单片机构成的实时通信功能的实现方法,采用IBM-PC机作为上位机,并通过MSC-51单片机的控制实现16×16点阵汉字的显示。 相似文献
97.
98.
99.
对汶川8.0级地震前后陕西地区地倾斜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汶川地震前陕西地区地倾斜存在沿龙门山断裂带方向由东北向西南震中迁移,震后地倾斜反向迁移,迁移平均速度为3~4 km/天。进一步分析认为,震前陕西地区地倾斜向震源迁移可能对汶川8.0级地震起到了触发作用,而震后地倾斜向远场迁移有可能是诱发陕甘川交界的中强余震的主因。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