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1年   1篇
  1919年   1篇
  1915年   1篇
  1905年   3篇
  1900年   3篇
  1897年   7篇
  1882年   2篇
  1880年   2篇
  1877年   7篇
  18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61.
危岩拦石墙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拦石墙是危岩主要的被动防治技术之一。通常布设在陡崖或陡坡脚前适当部位。而布设在陡崖或陡坡脚前的距离及自身高度、宽度等结构尺寸均应通过计算确定,但计算理论迄今尚未完善。作者将危岩落石作用于拦石墙的传力机理概化为落石→堤→桩及板→地基的传力过程。落石作用于挡土墙后在挡土墙内的扩散范围为一锥体,建立了落石对拦石墙的冲击力及其在土堤内部扩散的计算方法,量化了落石在墙体内的冲击深度及扩散角,即锥体的高度及顶角张开度。将拦石墙土埕等效为连续土板,则可将拦石墙概化为连续桩板结构并将冲击力均布作用于扩散锥:据此便可运用结构力学方法进行拦石墙内力计算。运用论文建立的拦石墙计算方法在三峡水库区万州太白岩实施了3km长的示范工程。多次随机落石事件显示了该结构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2.
本文论述了上海西郊一含水层储能试验场回灌自来水后含水层中 Cl~-含量的淡化过程。计算了单井回灌时水质变化规律。对其中三个水质取样点进行了对比拟合,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563.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基于新的(补充)采集的地下水化学样品的分析数据,以WATEQ4F模型为基础,应用本次研究中开发的耦合的MonteCarlo-WATEQ4F模型,对平顶山矿区地下水系统中水-岩反应状态进行了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和评价。结果表明: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和应用前景;在模拟研究区内地下水相对于方解石、、白云石、威武央过饱和,而与玉髓处于平衡状态。这些结果为该区  相似文献   
564.
本文介绍了无线扩频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其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所组成的无线传输网络,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有线传输网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65.
为了自动控制动态地气采样中的抽气流量,监测采样点的环境参数,以便对采集的地气样品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科学评估,设计开发了一种以32位STM32F103RBT6微控制器为平台的智能动态地气采样装置.这种装置在野外工作现场可以按照所设定的流量和时间来抽取地气,能检测采样现场环境的温湿度参数,绘制动态流量曲线并显示,可以将动态流量曲线及温湿度参数存储到SD卡内.  相似文献   
566.
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仁江  盛谦  张勇慧  景锋  冷先伦 《岩土力学》2007,28(8):1621-1625
针对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1]中Ⅲ、Ⅳ类岩体条件,采用显式有限差分法,对岩溶地区扩大基础下椭球状溶洞顶板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溶洞顶板的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及塑性区演化规律研究,得出在两种岩体条件下不同溶洞跨度和顶板厚度时溶洞顶板的极限承载力,绘出了溶洞跨度、顶板厚度对极限承载力的联合影响曲面。溶洞顶板的极限承载力随溶洞跨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溶洞顶板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Ⅳ类岩体的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仅为Ⅲ类岩体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567.
中国北方几种主要森林群落表土花粉组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北方68个不同森林群落表土花粉研究表明,东部森林区森林群落中乔木花粉百分比多数大于30%,草本花粉百分比小于50%;草原区河谷林和低山林带乔木花粉百分比低于30%,草本植物花粉高于50%。松、云冷杉林和桦木林花粉组合中的优势成分也是群落中的优势植物;落叶松林中蒿花粉含量最高,其次为松、落叶松;山杨林中松、桦是最主要花粉类型;栎、胡桃、鹅耳枥及青檀林中,除建群种外,松是最主要的乔木花粉类型,中华卷柏也较多;阔叶杂木林与油松阔叶混交林花粉组成相似,松、桦、中华卷柏是最主要的花粉类型。降趋对应分析、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云冷杉、落叶松和桦林花粉组合及所代表的生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最耐寒喜湿类型;沙枣、榆树疏林和草原区人工杨树林花粉组合及所代表的生境为最喜干旱类型;山杨林较桦木林略喜暖干,栎林、鹅耳枥林和青檀林较山杨林更喜暖干,胡桃楸林为所有森林类型中最喜暖类型,但喜湿性低于桦木林高于栎林。森林区松蒿比(P/A)大于0.1,草原区松蒿比小于0.1。松林、油松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杂木林以高松蒿比、高蕨类与草本比值(F/H)和低蒿藜比(A/C)为特征,云冷杉、落叶松和桦林以低松蒿比、低蕨类与草本比值和高蒿藜比为特征,栎、胡桃、鹅耳枥、杨、青檀等阔叶林以高松蒿比、高蒿藜比和低蕨类与草本比值,可与落叶阔叶杂木林、油松阔叶混交林、松林、桦林和针叶林区分开。但这些比值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8.
大型天然土石坝的溃坝方式及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岷江上游分布有大量的古滑坡堵江形成的土石坝体。本文首先调查了扣山古滑坡堵江坝形成的地质环境和坝体的几何特征、溃口形态;然后采取坝体土石样品,进行了室内大型土工试验,考虑湖水、坝体渗流和岩土体的耦合作用,采用有限元进行了古滑坡堵江坝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了溃坝洪水的最大洪流量及其洪水在下游的演化特征,认为该天然滑坡堵江坝的溃决方式为漫坝瞬时全溃,天然土石坝的溃决将对沿岸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9.
朱唤珍  李夕兵  宫凤强 《岩土力学》2015,36(11):3275-3282
在重要的岩土工程中,确定大样本岩土参数的概率分布对岩土工程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积分均方误差最小计算得到的最优窗宽,提出了推断大样本岩土参数概率密度函数的正态信息扩散法。该方法基于信息扩散原理,从试验样本和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样本提供的数据信息,而不是先假定成经典的概率分布曲线拟合检验,数学意义和物理意义更加充分和严密。以推断压缩指数Cc的概率密度函数为例,分析了窗宽对信息扩散估计结果的影响规律,说明了该方法在大样本岩土参数概率密度函数推断方面的合理性。用该方法推断了大样本岩土抗剪强度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通过K-S检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70.
The paper provides a new analysis procedure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ateral response of isolated piles/drilled shafts in saturated sands as liquefaction and lateral soil spread develop in response to dynamic loading such as that generated by the earthquake shaking. The presented method accounts for: (1) the development of full liquefaction in the free-field soil that could trigger the lateral spread of the overlying crust layer; (2) the driving force exerted by the crust layer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ile and the upper non-liquefied soil (crust) layer; and (3) the variation of the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i.e. post-liquefaction soil strength) in the near-field soil with the progressive pile deflection under lateral soil spread driving force. A constitutive model for fully liquefied sands under monotonic loading and undrained conditions is developed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zone of post-liquefaction zero-strength of liquefied sand before it rebounds with the increasing soil strain in the near-field. The analytical and empirical concepts employed in the Strain Wedge (SW) model allow the modeling of such a sophisticated phenomenon of lateral soil spread that could accompany or follow the occurrence of seismic events without using modifying parameters or shape corrections to account for soil liquef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