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10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635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248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14,80(1-2):293-298
The annual variation in neustonic plastic particles and zooplankton was studied in the Bay of Calvi (Corsica) between 30 August 2011 and 7 August 2012. Plastic particle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size classes, small microplastics (0.2–2 mm), large microplastics (2–5 mm) and mesoplastics (5–10 mm).74% of the 38 samples contained plastic particles of varying composition: e.g. filaments, polystyrene, thin plastic films. An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6.2 particles/100 m2 was observed. The highest abundance values (69 particles/100 m2) observed occurred during periods of low offshore wind conditions. These values rose in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in previous studies in the North Western Mediterranean.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bundance values of the size classes between zooplankton and plastic particles were then examined. The ratio for the intermediate size class (2–5 mm) reached 2.73. This would suggest a potential confusion for predators regarding planktonic prey of this size class.  相似文献   
242.
Extreme Enrichment of Tellurium in Deep-Sea Sedime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ellurium is a sort of scattered rare element on the earth. Its concentration is very low in earth's crust, only 1.0 ng/g. However, it has extremely high abundance in Co-rich crusts, marine polymetallic nodules, deep-sea sediments and aerolites. To find out the origin of tellurium enrichment in deep-sea sediments, w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ellurium concentrations and helium isotope compositions in the magnetic parts and those in the bulk parts of deep-sea sediment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helium content, 3He/4He ratio and tellurium concentration are obviously higher in the magnetic parts than those in the bulk parts. The 3He abundance varies synchronously with the tellurium concentration. 3He and Te have a distinc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each other.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that the extreme enrichment of tellurium in deep-sea sediments, like helium isotope anomalies, probably results from the input of interplanetary dust particles (IDPs). Similarly, the extreme enrichment of tellurium in marine polymetallic nodules and Co-rich crusts is possibly related to IDPs.  相似文献   
243.
利用资源一号卫星和神舟二号留轨舱上搭载的高能粒子探测设备对2001年2~6月同一时段内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神舟二号飞船X射线探测器的观测结果反映的空间高能电子的分布, 表明在400km的较低高度上, 地理纬度40°附近以及SAA地区也可以观测到数百keV的高能电子. 资源一号卫星的探测结果显示了在800km高度附近, 同一时段内若干兆电子伏特的高能电子的全球分布. 后者出现的最低地理纬度和相应的经度位置则和前者是一致的, 说明两个高度上高能粒子的分布仍然都受地磁场控制, 粒子主要来源于地球辐射带. 资源一号卫星高能粒子探测器的能挡与神舟二号飞船X射线探测器的能挡不同, 彼此可以较好地补充. 但由于神舟二号轨道倾角较低, 全面的对比也受到一定的局限, 在进一步深入分析现有资料的同时, 可以在本文基础上设计更好的联合探测方案.  相似文献   
244.
利用2007-2010年夏季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采集的5个冰样, 对冰样中冰尘的特征、冰尘中蓝藻的种类及冰尘中无机矿物颗粒的粒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表明: 冰尘为棕色球状聚合体, 粒径为0.27~3.5 mm, 分布在冰川消融区表面, 其组成成分为有机质、无机矿物颗粒和微生物. 冰尘有4种主要的内部结构: 类型Ⅰ, 具有同心层结构的冰尘;类型Ⅱ, 带有亚颗粒的冰尘;类型Ⅲ, 内部无明显结构的冰尘;类型Ⅳ, 中心位置处具有较大无机颗粒的冰尘. 冰尘中无机矿物颗粒的数量主要分布在d<3.5 μm的范围内, 且体积分布的粒径众数介于3~25 μm之间. 同时, 对冰尘中的蓝藻进行了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共从蓝藻16S rRNA基因文库中筛选了247个阳性克隆, RFLP分型得到10个不同的OTUs. BLAST比对, 系统发育分析将这10个OTUs归为颤藻目(Oscillatoriales)、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未定种(Unclassified). 颤藻目为绝对优势类群, 占整个基因克隆文库的91%. 经估算, 冰尘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无机矿物颗粒只占了很小的比例, 表明影响冰川消融区表面反照率的主要因素为冰尘中的有机部分, 包括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245.
????IGS???????GIM???????????????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2007-2011???????й??????????17???M??≥6.0????????????????????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EC??????????????????????????б???????????PCA??????????????????????????????????????????£???????????????TEC????????????????????????????0~5??  相似文献   
246.
????Chapman?????????г????????????????????????????????й?????GPS CORS???????????й????????????????????????????????????????????????????в???????0.311 m???????????????????????????????????仯???о???????????÷????????????????н????????????????????????????????????仯????????  相似文献   
247.
利用GPS TEC和法国DEMETER卫星ISL探测器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变化.结果表明,电离层TEC在5月6-10日地方时下午有连续的负异常现象,5月9日地方时下午有明显的正异常现象.电离层TEC异常的范围主要位于震中南部区域,EW方向上1 100 ~1 670km,SN方向上1 600 ~3 700km.5月6日的负异常偏震中东南,5月7日的负异常偏震中西南,5月9日的正异常偏震中东南.震中西南和南部地区负异常较东南地区明显,震中南部和东南地区正异常程度较西南地区偏高,震中位置所对应南半球磁力线共轭区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正或负扰动.DEMETER卫星观测的电子密度Ne和离子密度N.在5月6-10日也出现了明显的负异常,异常分布与电离层TEC异常分布较为一致,主要集中在震中南部.震中所在的经度带上存在2个负异常峰值,且在纬度上关于地磁赤道对称.最后在上述异常的基础上,对基于岩石圈-大气层-电离层耦合的地震电离层异常机理开展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48.
纳微米聚合物微球的水化膨胀封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聚合物微球的深度调剖效果,利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纳微米聚合物微球,并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微孔滤膜装置和驱替装置对纳微米聚合物微球的粒径、水化膨胀能力和变形封堵能力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微米聚合物微球为较规则均匀的球形,粒径分布集中,具有良好的水化膨胀性能;随着盐矿化度增大,纳微米聚合物微球膨胀性能变差;随着温度升高,微球的膨胀性能变强;在氯化钙和氯化镁水型中,微球膨胀性能变差;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微球膨胀性能变差;随着水化时间增长,微球的封堵性能和变形能力逐渐增强,对孔道产生有效封堵的同时又能变形通过孔道,在渗透率较低的岩心中具有更好的深度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249.
隐伏金属矿床上升气流微粒特征、形成及迁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建劲 《地学前缘》2012,19(3):113-119
结合地球化学和纳米科学技术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隐伏金属矿床有关微粒的形成、迁移和特征。对十多个金属矿床的研究表明,隐伏金属矿体地表沉积物中上升气流微粒样品有单个微粒和微粒聚合体,单个微粒形态有球状、近球状、不规则状、规则多边形、长柱状,微粒有晶质、非晶质和部分晶质。聚合体形态一般是不规则状、球状和近球状。它们的矿物成分主要有自然Au、自然Cu、氯化物、氧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等。成矿元素Au、Cu可以自然金属或自然合金形式存在,Cu、Pb、Zn等成矿元素可以氧化物或硫酸盐等形式存在,也可以存在于氧化物、氢氧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等微粒中作为杂质元素,这些是隐伏金属矿体的指示微粒。成矿期后,与隐伏金属矿体有关微粒主要形成于断层作用、氧化作用和生物作用。在上升气流中,微粒呈“布朗运动”。  相似文献   
250.
通过对缅甸达木坎矿区、帕敢矿区、隆肯矿区的4个矿点翡翠样品的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等测试,其结果表明:各矿点翡翠均以粒状变晶结构为主,主要矿物为硬玉,次要矿物有钠长石、云母类、辉石类、闪石类矿物、沸石类矿物等。其中,哥因角矿点翡翠矿石中有较大量辉石类矿物,纳莫矿点发现较大量方沸石矿物。沸石是含水矿物,而含水矿物作为矿脉的前锋组成矿物更为合理,故纳莫翡翠矿体形成深度应相对其它矿点更深。隆肯矿点翡翠样品w(A_l2O_3)=23.187%,w(Na_2O)=17.706%,w(TiO_2)=0.349%,w(K_2O)=0.298%,高于其它矿点;哥因角矿点翡翠样品w(CaO)=1.821%,w(MgO)=2.983%,w(FeO)=1.432%,高于其它矿点;纳莫矿点样品w(SiO_2)平均61.91%,为4个矿点中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