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华北地台中寒武统张夏组上部高频层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将张夏组划分为两个正层序,其中上部正层序(530-525MaB.P.,三叶虫带Amphoton-Taitzuia带至Damesela带)由4个亚层序和17-23个小层序组成,其中正层序和亚层序具有高分辨率区域地层对比意义。每一级层序均表现为向上变浅和变粗进积型序列,底部常以间断-加深面或洪泛面为界。该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具有高频振荡特点,构成一个三级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由不同级别层序所反映的海平面变化旋回可以分别与天文周期的奥特周期(2—5Ma)、米兰科维奇长周期(0.1—0.4Ma)和米兰科维奇短周期(0.02—0.04Ma)相对比。据层序地层和相序及相模式的研究,识别出6种类型的小层序,陆棚盆地至上缓坡显示出由A—F类型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43.
A heat flow isoline map is presented. Low and relatively constant heat flow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old shield areas of the East European Platform (25–40 mW/m2). Increased heat flow (>50 mW/m2) has been found in the Dniepr-Donetz depression. The area south of the East European Platform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variable heat flow (55–100 mW/m2). Some geophys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4.
This paper is a brief explanation of the diagrams of the Cretaceous transgressions and regressions on the Russian Platform, in the Crimea (Figures 1–3) and some regions of central Asia—the western flanks of the Tien Shan mountains, the Fergana basin, the Zeravshan-Gissar and Alaj mountains, and the Northern Pamirs (Figures 5–7).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ges are employed. They are interpreted by Sasonova (1967) for the Lower Cretaceous (K1) of the Russian Platform, by Naidin (1977) for the Upper Cretaceous (K2) of the Platform and the Crimea, by Djalilov (1971) and Pojarkova (1976) for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central Asia. General data on the stratigraphy of the Cretaceous of central Asia may be found in Anon 1977.  相似文献   
45.
中国地貌基本形态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李钜章 《地理研究》1987,6(2):32-39
本文从地貌学的性质出发,确定形态分类的指导原则应着眼于反映成因的形态。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形态基本类型的分类系统。给出进一步划分基本形态类型的两个分类方案,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6.
在中亚造山带东段华北地台北缘,识别出一套原认为是燕山期的晚古生代哈达庙石英闪长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72.9±2.4Ma(MSWD=2.0)。哈达庙石英闪长岩及其相伴出露的哈达庙含金花岗斑岩,都具有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的性质,∑REE较低,LREE富集明显,具有中等到弱的铕负异常,与原始地幔相比,都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Th、Zr、Hf,轻稀土元素(LREE)La、Ce,相对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P富集的消减带组分(SZC)特性,并且具有陆缘弧火山岩的特征。从石英闪长岩到含Au花岗斑岩,具有板块碰撞前到同碰撞的岩石特征;通过Sr、Nd、Pb同位素分析,认为哈达庙金矿杂岩主要来源于壳、幔混源,具有新生下地壳(古岛弧带)的特征;石英闪长岩的先期熔出为贫硫化物斑岩型金矿成矿元素在花岗斑岩体内的富集创造了条件;哈达庙含金花岗斑岩异常富集易熔流体相元素(Rb、Ba、Th、U、K)可能是成矿岩体与非成矿岩体的鉴别标志。本文为在中亚造山带东段华北地台北缘寻找与古亚洲洋俯冲增生碰撞有关金矿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47.
The South-American continent is constituted of three major geologic–geotectonic entities: the homonym platform (consolidated at the end of the Cambrian), the Andean chain (essentially Meso-Cenozoic) and the Patagonian terrains, affected by tectonism and magmatism through almost all of the Phanerozoic. The platform is constituted by a series of cratonic nuclei (pre-Tonian, fragments of the Rodinia fission) surrounded by a complex fabric of Neoproterozoic structural provinces.  相似文献   
48.
地质记录表明在早-中寒武世过渡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生物灭绝事件,但对其成因的认识仍存在分歧。作者试图通过对华北地台该时段广泛发育的核形石微组构和矿化过程研究,揭示微生物群落对灾变事件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核形石内富含细菌化石;包壳的微组构和有机矿化特征表明其形成于细菌硫酸盐还原(BSR)作用活跃的高碱度海水条件,密集的莓状黄铁矿微粒和异养细菌残余指示为缺氧环境;而沉积相分析显示核形石发育于浅海陆棚背景。研究认为,同期的核形石及其他可对比微生物岩不仅在华北广泛分布,在其他大陆和板块上也有良好记录,表明在这个生物灾变期浅海环境有广泛的微生物群爆发,并可能与大火成岩省喷发、全球气温升高以及深部缺氧海水向陆棚侵进引起的浅海广泛缺氧相关。早-中寒武世过渡期广泛发育的微生物岩可能记录了底栖动物大量灭绝后,微生物群在缺氧水体中的快速繁盛与生态扩张过程。  相似文献   
49.
土库曼斯坦东北部的阿姆河盆地,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根据钻井岩芯和分析化验资料,确定阿姆河盆地卡洛夫-牛津阶为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具有特征的前缘缓斜坡沉积模式,可划分为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前缘缓斜坡和盆地6个相带。其中台内、台地边缘和前缘缓斜坡为储层发育相带,尤以发育于台地边缘、开阔台地和前缘缓斜坡相带中的礁、滩微相最有利于储层发育。沉积微相和岩性对储层类型及物性有直接控制,特点为高能环境条件下沉积的块状礁灰岩和中-厚层状滩相颗粒灰岩以发育原生孔隙保存良好的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而较低能环境条件下沉积的(含)颗粒微晶灰岩、隐藻灰岩和泥-微晶灰岩以发育基质岩物性很差的裂缝型储层为主。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储层发育受沉积微相、岩性和成岩作用复合控制,以各相带内的礁、滩微相灰岩为高效勘探开发目标的"甜心"位置。  相似文献   
50.
基于GIS的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信息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从2012年起,组织分期研究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信息平台(简称"平台"),旨在建立健全统一的全省交通运输业数据采集、发布标准及技术管理规范,分别构建5大类运输方式线网及重要的运输枢纽站场节点的多级图层,叠加形成全省综合运输体系布局规划"一张图"。"平台"采用4层设计,依托后台管理、应用分析和综合展示3大子系统,搭建了基础地理信息、经济社会、交通运输现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成果及其他共5大类数据库,"平台(一期)"于2014年3月26日通过验收,实现了多维度、多视角展示和查询交通运输业数据成果的预期功能。研究实践将力促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研究和决策方式实行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