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6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647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379篇
地球物理   420篇
地质学   1047篇
海洋学   50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31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废黄河口海域潮流动力与悬沙输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斌  周良勇  刘健  王凯 《海洋科学》2011,35(5):73-81
根据2006年废黄河口海域的悬沙、流速、流向的观测资料,应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连续海流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悬沙资料,对悬沙质量浓度与潮流之间的动力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潮流属于正规半日潮流,潮流以往复流为主,离岸越远,旋转性越强;涨潮流流向以SSE为主,落潮流流向以NNW为主.悬沙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852.
In the summers of 2006 and 2007, the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and the wind speed in the Rongbuk Valley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Mt. Everest were measured by an ultrasonic anemometer with an Li-7500 CO2/H2O gas analyzer. The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 was 370.23±0.59 and 367.45±1.91 ppm in June of 2006 and 2007, respectively. The values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at sites with similar latitudes and altitudes worldwide. The observe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in Rongbuk Valley can be affect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of prevailing down-valley winds from the up-valley direction to the observation sit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t. Everest region could be ideal for background atmo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相似文献   
853.
以大豆“中黄-14”为试验材料, 利用OTC-1型农田开顶式气室, 首次模拟研究单独CO2和O3浓度倍增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豆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同化产物分配形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与未通CO2和O3的处理相比, 单独CO2浓度倍增对生物量、产量、荚果串数、荚数、籽粒数、籽粒重具有正效应, O3为明显的负效应, 通气时段越长效果越明显; 持续的CO2浓度和O3浓度倍增交互作用表现为CO2的影响大于O3; CO2和O3交互作用逐渐达到浓度倍增的处理, 由于O3剂量逐渐累积和阶段性增加, 对大豆刺激逐渐增强, 最终O3的负效应与CO2的正效应相近。单独O3浓度倍增抑制光合产物向根和籽粒的输送, 向叶茎的输送明显增强, 使根冠比 (RSR)、子粒与茎杆比 (GCR) 明显下降, 长期作用可使大豆收获指数 (HI) 减小, 叶重比 (LWR) 显著增加, 且随通气时间的延长影响增大; CO2浓度倍增及其交互作用对RSR、LWR、GCR和HI影响相对较小, 仅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854.
The US Hispanic population has grown rapidly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and remains geographically concentrated in nine states. Redistribution away from core states through internal migration has been largely offset by heavy immigration to traditional areas of Hispanic concentration. Geographical patterns of Hispanic miration show broad similarities to overall patterns of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and California serve as key spatial redistributors or pivots in the Hispanic migr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855.
山西土壤Hg,Cd,As,Pb最高允许浓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制订土壤染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原则,利用山西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土壤生态效应的研究资料,初步确定了山西省土壤中Hg,Cd,As,Pb等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Hg0.5mg/kg,Cd0.8mg/kg,As22mg/kg,Pb50mg/kg。  相似文献   
856.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detailed field work, compositions and contents of plagioclase and K-feldspar, determination of ordering degre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lagioclase elongation index, mass-balance calculation and mineral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geochemistr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igmatites in the Dabie complex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rmocenters. There are regular changes in mineral character in the migmatites from the centers outwards. The dominant genetic mechanism is anatexis and metasomatism, whose intensities decrease from the centers outward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ed experiment on Liesegang' s rings and non-linear dynamics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migmatization is profoundly expouded as consisting of the early-stage metasomatism induced by the thermal anomaly, the cardinal-stage anatexis induced by the early-stage matasomatism and finally the last-stage post-anatexis metasomatism.  相似文献   
857.
PM2.5是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大量研究关注近地面PM2.5浓度的监测及其时空分布,但目前针对PM2.5排放及其与近地面浓度之间的关联研究较为缺乏.本文通过2000-2014年近地面PM2.5浓度格网数据和PM2.5排放格网数据,采用长时间序列分析法对PM2.5浓度和PM2.5排放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858.
贵州山区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波  谷晓平  古书鸿 《水文》2017,37(6):63-67
利用1961~2015年贵州省81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雨资料,计算了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并采用线性趋势、空间分析、M-K突变检验和R/S分析等方法 ,对贵州山区复杂地形下的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1961~2015年PCD波动幅度介于0.30~0.59之间,空间分布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加的趋势,PCP的波动范围在16.5~21.0旬之间,空间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的趋势;PCD与降水量的相关性高于PCP与降水量的相关性,表明贵州地区的降水量越多,降水越趋于集中;R/S分析表明贵州地区PCD可能隐含着周期规律,PCP会保持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59.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2010年6月10日-2012年3月20日地表臭氧浓度连续自动观测数据,结合相应气象要素资料,对地表臭氧质量浓度的日、周、月、季节变化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影响臭氧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臭氧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规律,夜间变化平缓,白天变化剧烈。09:00前后达到最低值,18:00前后达到最高值,出现时间稍迟于其他城市地区。②臭氧浓度变化具有“周末效应”现象。最高值出现在星期日,最低值出现在星期三;星期一至星期三浓度逐渐降低,星期四又逐渐上升。③最高月平均浓度出现在2010年6月,其浓度为89.6 μg·m-3,最低月平均浓度出现在2012年1月,其浓度为32.0 μg·m-3,2010年6-12月,浓度逐月降低。④春、夏季臭氧浓度较高,秋季和冬季明显低于春季和夏季,与大中型城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⑤臭氧浓度日变化最剧烈的是晴天,其次为小雨天气,阴天日变化平缓。沙尘暴出现前,臭氧小时平均浓度变化较小,沙尘暴开始时浓度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⑥辐射变化也具有单峰型日变化规律,臭氧浓度变化明显晚于辐射变化,太阳辐射的强弱直接影响光化学反应速度,从而导致臭氧浓度的变化。⑦沙尘天气臭氧日平均浓度高于有间隙小雨天气和晴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日照日数同时影响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臭氧污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0.
中国东部石灰岩土壤元素含量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