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71.
Navigation at sea is based on 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ECDIS) that allow for the use of a limited number of projections. As navigation in the Arctic region becomes a reality due to the progressive melting of the polar ice cap, a re-examination of the most suitable projections for navigation in the Arctic becomes timely. Several projections are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for this area. In our approach, the selection is based on an analytical study utilizing three criteria: the control of the magnitude of distortions within acceptable limits, the shape of great circles (GCs) and rhumb lines/loxodromes, and the shape of the graticule lines portrayed on the chart. The analysis carried out shows that to fulfill the set criteria, the arctic area should be divided into Arctic and sub-Arctic regions. More specifically, for the Arctic region the Azimuthal Polar Equidistant projection and the Azimuthal Polar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are the most suitable ones. For the sub-Arctic region, the Lambert Conformal Conic and the Conic Equidistant projection are considered more appropriate. All four projections proposed can be used for both the traditional nautical chart and the ECDIS, and both are consider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further study of specific ECDIS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72.
辽宁黑山突发性局地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条件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和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卫星和雷达探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1°×1°,6h), 对2013年8 月15-16日辽宁黑山地区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条件和对流系统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此次强降水由中-β尺度系统引起,短时大暴雨发生在能量舌边缘,地面偏东风和地形强迫抬升作用造成对流单体沿着山脉东侧生成、发展和移动,最终导致持续性对流性强降雨。东北低压冷锋前所激发的中尺度切变和涡旋触发了局地大暴雨。黑山地区上游有两个对流单体生成,向东移动合并影响该地区,移动方向前侧的斜升气流和低质心回波提高了降水效率。  相似文献   
73.
Natural sinhalites, MgAlBO4, from the Ratnapura District, Sri Lanka, and from Bodnar Quarry near Hamburg, Sussex Co., New Jersey, USA,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57Fe Mössbauer spectroscopy, electron microprobe,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ometry and by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oxidation state and site occupancy of iron in the sinhalite structure. The samples contain about 3.35 and 1.46 wt% of total iron oxide, respectively. The structure refinement is successful and reproduces the total iron content provided that the substitution of Mg2+ by Fe2+ on the M2 position only is assumed. The 57Fe Mössbauer spectra at 77, 293, 573 and 773 K can be resolved into two doublets with hyperfine parameters common for octahedrally coordinated high-spin Fe2+. There is no evidence for iron in the tetrahedral site.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in local spin density approximation yield hyperfine parameters for Fe2+ on the M2-site at 0, 293, 573 and 773 K in quantitative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s. Calculate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for Fe2+ on the M1-site are at varianc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us, indicate that substitution of Al3+ by Fe2+, if occurring at all, must be accompanied by considerable local expansion and distortion of the M1-octahedron.  相似文献   
74.
全球化语境对中国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外语教学中存在着"母语文化"教育失衡的现象。分析了"母语文化"教育失衡的原因及重视"母语文化"导入的意义,并在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第二课堂、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等方面,对如何导入"母语文化"教学,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融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5.
针对现有传统沙盘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结合3DGIS和RS对安徽省地震监测台网电子沙盘的制作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了现有遥感图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的地形三维可视化,完成了研究区域内一、二、三类台站及地形、地貌等的表达和呈现。  相似文献   
76.
地图视觉感受理论在电子地图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介绍了电子地图的概念及地图视觉感受理论的研究内容,与纸质地图相比较,分析了电子地图的读图与视觉感受环境,探讨了电子地图视觉感受的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法,认为地图视觉感受理论对电子地图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一体化地图制图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全科  刘岳  张忠 《地理研究》1999,18(1):59-65
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地图制图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概念,地图生产和应用观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地图学家在新时期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促进我国地图学的发展,中科院地理所引进了美国INTERGRAPH系统,同时又开发了自己的电子地图创作系统EA-World,并研制了两系统之间的接口,使两系统结合成为一体化的地图制图信息系统。系统先后完成了多个国家级图集的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制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中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这一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特点及其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8.
电子地图的空间认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子地图的空间认知研究是地图空间认知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地图的概念与特点,分析了电子地图空间认知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子地图空间认知研究的特点及主要内容。认为电子地图的空间认知研究具有内容更广泛、形式更复杂、实验难度更大等特点,电子地图空间认知的核心内容是从不同的电子地图上建立心象地图的过程及不同空间认知能力的用户在使用电子地图时的思维过程、认知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9.
寿亦萱  许健民 《气象学报》2007,65(2):160-170
应用常规气象资料与卫星资料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2005年6月10日午后在黑龙江省中东部发生的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大气层结演变特征、下垫面条件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简称“05.6”东北暴雨)是发生在高空槽东移加深过程中的一次对流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处于前倾疏散的高空槽槽前,高空辐散,低空辐合,为MCS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动力条件。暴雨发生前对流层低层有西南—东北走向的湿舌,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高空干冷平流与低空的暖湿平流形成的差动平流,造成此处大气的层结不稳定度增强。此外,从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布情况来看,下垫面不均匀加热引起的热力环流是这次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触发机制。研究地面中尺度切变线演变与此次暴雨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切变线上对流强弱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在弧形切变线曲率最大处的对流最强,与沙兰河上游暴雨有关的对流云团就出现在这个地区。以上事实表明,地面中尺度切变线可能是此次暴雨发生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而造成切变线上对流发展不均匀的原因可能和切变线走向与环境风场的配置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80.
陈先伟  尹宏 《四川测绘》1999,22(4):176-179,170
当前计算机技术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正迅速发展,在测图方面,传统的白纸测图因为手工在图纸上按一定比例尺绘制一菜,地物要素导致作业效率低下和原始数量数据精度受损。数字测图是以数字的形式表达地物特征点的全解析机助测图方法,它具有作业效率高,成图规范,原始测量数据精度无损伯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