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93篇
地质学   112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青海省内的地下流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年10月25日甘肃省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青海省境内6个台的地下流体测项和龙羊峡台的电磁波出现了显短临异常,对这6个地下流体测项和龙羊峡电磁波出现的异常特征进行了追踪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济南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发展迅速,地铁成为济南未来交通主要建设方向之一。作为泉城,岩溶是济南泉水补给、径流的重要通道,在济南地区普遍发育,但同时岩溶问题也是地铁施工的难点,因此,查明地铁线路下岩溶的发育程度至关重要。与南方岩溶的“大尺寸”相比,济南地区的岩溶尺寸要小得多,且多成蜂窝状、裂隙状,在空间上也无明显规律可循,这对物探工作的分辨率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次研究区域是地铁2号线任家庄站到腊山站沿刘长山路区间段。经初步探查,该区间段存在多处岩溶且线路地处闹区,车流量大,管线复杂。为了研究该区岩溶发育情况,该次采用电磁波CT技术对区内岩溶进行了探测,通过对区域内地质介质电磁波吸收系数差异的研究,结合钻探资料进行对比,推断出岩溶区吸收系数的取值区间;最后对推断的岩溶区进行钻探取样,验证了物探与钻探的吻合程度。该方法在岩溶勘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济南地铁设计及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mbination of two complementary methods, magnetic and joint inversion of resistivity/TEM data, a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characterize groundwater reservoirs. Twenty stations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TEM) and vertical electrical soundings (VES) were measured and interpreted using a joint inversion technique to evaluate the subsurface low resistivity zones connected to the groundwater reservoir. A complementary survey including 871 land magnetic stations was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area to detec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altic sheet, which represents the bottom of the Miocene aquifer in the study area. The geological log from one borehole drilled in the zone was used to partially calibrate the calculated model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study area consists of five different geological units with ages ranging from Paleogene (Oligocene) to Quaternary. The methodology provides good results at a very low cost when compared with drilling boreholes.  相似文献   
104.
海底电缆的监测和维护已成为海洋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确跟踪定位更是世界性难题.文章首先对比分析了3种海缆追踪方法及相应的商业化系统,接着详细论述了有源系统TSS350国内首次对高压海缆的追踪应用效果.海缆追踪系统在国外小电流及断点电缆追踪上的成功应用已经证明了系统的性能;而国内湛江高压电缆实验高精度的路由追踪和埋深定位又为海缆追踪系统开辟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海缆追踪系统的原理、技术指标及其应用为国内海缆的监测和维护提供了解决办法,也为弥补国内研究空白提供了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05.
106.
对郯庐断裂带及两侧的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江西等地区1966~2005年发生的24次中强以上地震的前兆观测异常,从异常持续时间、空间分布、时空相关性、异常形态、幅度特征、异常种类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①7级和6级地震中期异常最多,短期异常其次,临震异常最少。5级地震短期异常最多,其次是临震异常,中期异常最少;②异常具有阶段性特征,部分中期和短期地震前兆异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短期或临震异常;③异常发展具有准同步性,越临近发震,异常转折项目越多;④异常主要出现在震中距100km范围内,在空间上具有相对集中性,且震中距越小,异常台项比越高;⑤异常空间分布与构造走向比较一致,显示出与构造较好的相关性;⑥异常持续时间与震中距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⑦震级越大,同一观测手段的异常幅度相对越大;⑧流体学科异常最多,其次是形变、电磁;⑨不同学科的异常均表现为中、短期异常为主,少数短临异常;⑩流体、形变和电磁学科较可靠异常数量均约为可靠异常的1倍。  相似文献   
107.
地震监测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新试验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9年利用大功率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在位于华北、华南、东北、西北和西南的12个地震台站和几个流动观测点进行了连续30天新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SELF技术可以在1700 km之外测量到人工源电磁场信号,计算得到的电、磁场功率谱密度和视电阻率与天然源信号相比,抗干扰能力更强,观测信号更稳定,特别有利于识别和捕捉地震等诱发的电磁异常现象,在地震预测监测中具有很大的研究应用潜力.试验还发现,各地震台站和流动测点观测的CSELF信号的强度,与台站或者测量的电、磁场分量相对于发射源的距离、方位有明显的关系;发现在离开发射源的相对近区,场强随距离的衰减,比在相对远区更快;发现接收磁场信号比电场信号较易获得更高信噪比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8.
将Cole—Cole模型表示的地下异常体各剖分单元复电阻率,引入到体积分方程求解均匀大地三维电磁场计算中,实现电偶源地面激发、接收复电阻率三维电磁场正演模拟。  相似文献   
109.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 from an induction source (a transmitter coil) in media with time-dependent conductivity and permittivity is simulated using the vector finite-element method. A special algorithm is suggested for source approximation.  相似文献   
110.

Perceptions of colors of individual map symbols are affected by simultaneous contrast, or induction, from surrounding colors. In an experiment with human subjects, reaction times were significantly slower, with significantly more errors, for test maps on which an induction model predicted that colors would be misinterpreted. Reaction times and error rat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ith map color adjustments that the model predicted would remove induced confusions. These results represent progress toward establishing objective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effective color schemes in computer-assisted mapping environments common in cartograph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