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16篇
地质学   199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高级  张海江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1):4310-4322
在利用不同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地下复杂介质成像时,因观测系统的非完备性及数据本身对某些岩石物性的不敏感性,单独成像的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对于地震体波走时成像与直流电阻率成像,均面临着成像阴影区问题.对于地震走时成像,地震射线对低速区域覆盖较差形成阴影区,造成低速区域分辨率降低.对于电阻率成像,电场线在高阻区域分布较少,造成高阻区域分辨率较低.为了提高地下介质成像的精度,Gallado和Meju(2003)提出了基于交叉梯度结构约束的联合地球物理成像方法.在要求不同的物性模型拟合各自对应的数据同时,模型之间的结构要求一致,即交叉梯度趋于零.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基于交叉梯度的结构约束,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替结构约束的联合反演流程,即交替反演不同的数据而且在反演一种数据时要求对应的模型与另一个模型结构一致.新的算法能够更容易地把单独的反演系统耦合在一起,而且也更容易建立结构约束和数据拟合之间的平衡.基于新的联合反演流程,我们测试了基于交叉梯度结构约束的二维跨孔地震走时和直流电阻率联合成像.合成数据测试表明,我们提出的交替结构约束流程能够很好地实现基于交叉梯度结构约束的联合成像.与单独成像结果相比,地震走时和全通道电阻率联合成像更可靠地确定了速度和电阻率异常.  相似文献   
392.
高温高压下滑石的电导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0GPa和20GPa、400~860℃条件下测定了滑石的电导率.实验表明,增大压力,滑石的电导率增大,其导电机制为电子导电;在整个实验温度范围内电导率与T的关系都符合Arrhenius公式,滑石的脱水没有引起电导率的突然变化,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含水矿物的脱水都会引起电导率的急剧上升.电导率的急剧增加还可能与矿物的含水量、脱水后自由水含量及连通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93.
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立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Z1):130-140
根据大地电磁测深调查结果,编制了中国大陆30,90,150km三个深度的电阻率图以及壳内低阻层和上地幔低阻层的顶面深度图。在90km深度的电阻率图上发现了一个自松辽盆地直到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北东-南西向巨大低阻异常带.150km深度的电阻率图上显示出在低阻的背景上镶嵌着一些高阻块体.中国大陆的壳内低阻层深度国基本上反映了地温场的特征,壳内低阻层上隆区基本上对应于高地温区.中国大陆的上地幔低阻层深度变化大.最浅处仅50-60km,大多位于构造活动地区;最深处达200km以上,大部分对应于稳定地区.中国大陆的上地幔低阻层平均深度为100-120km,东部浅,西部深。  相似文献   
394.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根据视电阻率实测值重建二维或三维介质真电阻率的分布图像是电成像技术的核心。本文简要介绍了电极阵列系统,分析了二极、温纳、偶极和复合对称四极装置的特点、参数选择、拟剖面构制和探测深度等问题。在数据处理上,以线性反演方法为主,但需针对电位场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并发展约束反演和计算Fr6chet导数的新方法。电阻率和自电位的概率成像从一个新的角度给出了地下构造的信息。在技术应用方面,通过电剖面对比、电法/地震联合探测的实例,讨论了电阻率层析图像的物理含义和进行地质推断需注意的问题。电成像的性质属位场反演,不可避免的存在空间分辨率偏低的弱点,发展综合物探,加强与地质方法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5.
以异常电位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地电断面电阻率测深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与以往这类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网格单元中的电导率采用双线性插值,电位则用二次函数进行双二次插值,从而使得电位的正演结果以及由电位导出的视电阻率更加符合实际地电场的变化规律;另外,有限元网格单元数也大为减少.对几例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计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96.

为研究地层电性变化时不同区域对电磁波测井响应的贡献分布,从响应信号对地层参数求偏导的角度,给出一种新的电阻率敏感性函数定义,引入模式匹配法对纵向成层、径向非均匀介质敏感性分布进行快速模拟;通过对敏感性函数纵、横向积分给出了单发双收线圈系纵、横向探测范围,研究了井眼、频率、背景地层电阻率等对探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敏感性函数能够定量表征响应对地层纵向与径向微观与宏观敏感性,幅度比与相位差敏感性分布形态类似,幅度比较广较深,而相位差分辨率高,敏感范围小;敏感性函数进行径向积分后可表征仪器的探测深度,与伪几何因子对比达到了同样的效果;背景地层电阻率在1~100 Ωm变化时,工作频率2 MHz下幅度比探测深度约为0.6~2.3 m,相位差为0.3~0.8 m,幅度比50%纵向积分敏感性层厚约为0.3~1.6 m,相位差约为0.2~0.6 m;异常体与背景地层电阻率对比度在1~50变化时,引起的探测深度与敏感性层厚差异约为0.1~0.2 m,远小于地层电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7.
隐伏断层电性特征及浅层电法探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不同类型隐伏断层的电性特征及其在浅层电法测试中可能的表现形式,并通过实例阐述了浅层电法探测隐伏断层的步骤及异常识别方法。研究表明浅层电法对某些类型的隐伏断层的探测是有效的,但先验知识非常重要,对于隐伏断层的探测效果与解译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98.
华南东部吉安—福州剖面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华南东部地区岩浆活动的深部构造背景,对吉安-福州宽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并利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二维反演,得到了武夷隆起带及周缘地区的岩石圈电性结构;结合区域重磁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内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地质含义.结果表明:华南东部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存在明显的分区性,并且壳内普遍发育不同成因的高导层,揭示出华南东部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岩浆活动具有不同的成岩构造背景.其中,东南沿海褶皱带深部热侵蚀活跃,岩石圈物质和结构被强烈改造,电阻率普遍较低,软流圈上涌并伴随玄武岩浆底侵,导致岩石圈、地壳剧烈减薄;而武夷隆起带岩石圈电阻率相对较高,印支-燕山早期陆内挤压变形的构造形迹明显,晚中生代岩石圈拉张伸展作用对该地区岩石圈的物质结构有一定的改造.

  相似文献   
399.
李志榆  李成厚 《云南地质》2009,28(4):425-429
兰坪超大型铅锌矿部分矿体埋深达几百米,为寻找矿区及外围深部隐伏铅锌矿,在跑马坪矿段开展EH-4探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00.
Proper management of karst aquifers requir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low and transport mechanisms in these systems. Flow in karst aquifers is inherently very complex due to the non-linear and non-sta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harge and discharge. Information on this relationship has been acquired for a large (1,000 km2), mountainous (>3,500 m asl) karst aquifer with a deep unsaturated zone (>2,000 m) in the Aladaglar mountain range of south-central Turkey. All major discharges from the aquifer, which drain almost all the recharge, have been observed periodically for specific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ritium and oxygen-18 variations during a period of 12 months. Observations reveal that the system’s response to recharge depends strongly 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infiltration and drainage velocities. These velocities,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variables such as the time of precipitation, time of infiltration, intensity, and continuity of recharge,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domin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flow mechanisms in the aquifer. Bypass, well-mixed and piston flow mechanisms are used to explain the response of the aquifer to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recharge. It appears that the aquifer switches among these flow mechanisms depending on the prevailing recharge mode an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infiltration and drainage veloc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