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6篇 |
免费 | 134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篇 |
大气科学 | 31篇 |
地球物理 | 906篇 |
地质学 | 54篇 |
海洋学 | 6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98篇 |
自然地理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GPS掩星技术和电离层反演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系统地介绍了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的发展现状、系统组成和一些关键技术;论述了利用GPS掩星数据进行电离层反演的理论、模型及相应的计算流程.并结合GPS/MET和CHAMP卫星的实测资料,计算了电子密度剖面,与用其他方法所得结果的对比表明.GPS掩星电离层观测具有精度高、覆盖范围大等特点;最后讨论了GPS掩星技术应用于地震前兆监测的机理和前景。 相似文献
52.
潮汐形变资料中地震前兆信息的识别与提取 总被引:13,自引:17,他引:13
将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引入潮汐形变资料处理中,对近年来云南地区的3次强震前的潮汐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发现在地震前2~5个月,震中附近的形变台站都接收到一个频段相同的异常信号,且它们之间是相关的,相关系数达80%以上,由此可以确定信号是由同一个源发出来的。出现在多个台站的相同频段的异常信号很可能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53.
收集全国102个地磁台站2008年至2015年数字化地磁资料, 运用地磁空间相关法计算每日凌晨02时各台站地磁总场F之间的空间相关系数。 在使用相同的异常判别标准的情况下, 研究时段的17个中强地震中发现在2009年9月19日陕西宁强5.1级地震, 2011年11月1日四川青川5.4级地震, 2013年1月23日辽宁灯塔5.1级地震,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6.6级地震和2013年10月31日吉林前郭5.5级地震前均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相关低值异常现象。 通过总结5个震例的异常特征, 笔者发现其异常形态极其相似, 且平均的异常持续时间为20天, 而地震就发生在异常开始后3个月内; 同时, 地震发生在异常集中区中心附近, 且这个异常区域大小在500 km左右。 这一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分析地震前地磁空间相关异常特征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54.
以2016-01-21门源MS6.4地震为例,提出用深度学习预测的GPS时间序列研究地震前兆。用震中附近门源台(QHME)、民乐台(GSML)及古浪台(GSGL)无震时的GPS时间序列训练LSTM神经网络,得到高精度的GPS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再分别对该地区无震时和地震前一段时间的GPS时间序列进行回溯性预测。对比预测时间序列与真实时间序列发现,震前2条时间序列大部分的相似性指标比无震时低,说明震前预测时间序列与真实时间序列差异明显,同时考虑震前时间序列的趋势异常,认为出现了异常时段;3个台站分别在E、N、U方向出现多个异常日期,且不同台站具有相同的异常日期,说明探索到了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55.
强地震前兆异常特征与深部流体作用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根据华北几次强震前后地下流体和重力异常特征,结合大地测深资料探讨了地震发生前后深部介质的变化和地壳浅层应力场变化特征。地震发生前震中区地下水位异常主要表现为下降型,气体异常呈上升型,重力和形变也出现异常;在外围地区地震前地下水位异常以上升型为主。 海城地震和大同–阳高地震前地下水位上升、下降异常有方向性分布的趋势,呈 X 形分布,这意味着地壳浅层应力场是压扭型的,并存在垂向应力的作用。在孕震过程中,地球深部流体向上运移,使得震源区及其附近的岩石膨胀、密度降低,震中区地壳浅层应力场呈拉张型,造成地下水储容积增大,地下水位出现了下降型异常。 在特定的构造单元内,地下流体、重力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能较好地反映地球深部物质运动和地壳浅层应力场特征。 相似文献
56.
基于包体流变模型的理论解,计算了三维粘弹性介质中球形硬包体与软包体在地面引起的体应变.结果表明,球形硬包体的地面体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表现出特征不同的3个阶段(,,).它与大量地形变资料出现的,,阶段相似;而球形软包体却没有此特征.其中,阶段的前兆在近源区和远源区都向外扩展;阶段的前兆在近源区和远源区都处于极值状态;阶段前兆在远源区表现为向近源区收缩,而在近源区表现为向外扩展.这些结果对地震前兆的时空演化过程阶段性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7.
Jamesina J. Simpson 《Surveys in Geophysics》2009,30(2):105-130
Advances in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 recent decades have provided a means of generating and performing highly sophisticated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s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In particular, just after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mprovements
to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s provid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opportunity to conduct advanced, high-resolution three-dimensional
full-vector Maxwell’s equations investigations of electromagnetic propagation throughout the global Earth-ionosphere spherical
volume. These models, based on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 are capable of including such details as
the Earth’s topography and bathymetry, as well as arbitrary horizontal/vertical geometrical and electrical inhomogeneities
and anisotropies of the ionosphere, lithosphere, and oceans. Studies at this level of detail simply are not achievable using
analytical methods.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n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future prospectus of global FDTD computational
research for both natural and man-made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around the world. Current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of global
FDTD models relating to lightning sources and radiation, Schumann resonances, hypothesized earthquake precursors, remote sensing,
and space weather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Jamesina J. SimpsonEmail: |
58.
VPN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公用网络安全地对企业内部专用网络进行远程访问的连接方式。介绍了VPN的技术和原理,并以湖北省数字前兆台网为例,提出了一种无线VPN技术的连接设置方式。它具有运行成本低、使用方便、无线发送、有线接入等特点。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1988年6月四川省道孚八美(即乾宁)4.5、5.0、4.0级地震前后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地震参数、P波初动解、余震序列和前兆变化的分析及未来地震危险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60.
唐山7.8级强震孕育条件及前兆场时空演化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由深部地震测深剖面观测综合归纳出一个华北地区岩石圈12层三维非均匀实际模型在承受和不承受来自底面的上拱力条件下的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唐山地震孕震条件及长期前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