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4篇
  免费   769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214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4090篇
地质学   631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0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汶川8.0级强震北川、映秀地表破裂现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汶川8.0级大地震后,通过对北川和映秀2个极震区地表破裂的初步调查发现:北川、映秀地震形变带总体上为NE-SW向展布;地震破裂带以逆冲为主,兼小量走滑位移;北川地表形变带挤压缩短量为3~4m,映秀地表破裂左旋走滑位移为0.4~0.5m  相似文献   
992.
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   总被引:90,自引:15,他引:7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S8.0大地震。发震断裂为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该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可分成2条,分别出现在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彭县-灌县断裂上,前者破裂长度约200km,后者破裂长度约80km。本次地震的最大垂直和右旋水平同震位移出现在都江堰市虹口乡附近的映秀-北川断裂上,分别为(5±0.2)m和(4.8±0.2)m。破裂带南段出露的地表断层产状为N32°E/NW∠76°,其上的侧伏角为S75°~80°W,反映了该次地震在南段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少量的右旋走滑分量  相似文献   
993.
Over the past four or five decades many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earthquake ground-motion prediction and a variety of procedures have been proposed. Some of these procedures are based on explicit physical models of the earthquake source, travel-path and recording site while others lack a strong physical basis and seek only to replicate observations. In addition, there are a number of hybrid methods that seek to combine benefits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 various techniques proposed have their adherents and some of them are extensively used to estimate ground motion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purposes and in seismic hazard research. These methods all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that are not often discussed by their proponents. The purposes of this article are to: summarise existing method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references, provide a family tree show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methods and, most importantly, to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ethod.
John DouglasEmail:
  相似文献   
994.
江西各主要城市都是临水系而建,地表水资源是城市集中供水的主要水源。但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很有必要在城市及其周边规划和遴选应急地下水源地。该文在分析阐述了各主要城市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特征后.根据应急水源地的遴选原则,在全省11个主要城市中,确定了29个应急地下水源地,其可采资源总量为74781.372×10^4m^3/a。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辽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从辽宁地震应急工作需求出发,以地震应急基础数据资料和网络、软件编程、数据库等技术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软硬件相结合的地震应急数据服务系统,使应急指挥信息交流更直观、更快捷,提高了应急指挥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了辽宁省应急流动测震台网的构成以及供电模式、系统集成、数据传输等内容。  相似文献   
997.
“十五”期间吉林省地震局建成了由1个区域台网中心,36个数字化地震台站组成的测震观测台网和火山观测台网。应用SDH光纤实现数据实时传输,有效提高了吉林省区域地震监测、应急速报能力,填补了吉林省数字化测震台网的空白。  相似文献   
998.
利用1980~2007年以来,青海省东部及邻区(34°~40°N,96°~104°E)ML≥2.3级地震资料进行特征参数耽值的空间扫描。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内发生的9次6.0级以上地震中有6次震前7—28个月在震中周围出现叻值异常区,并且大部分地震前的异常区存在异常出现一异常区面积扩大一面积收缩一发震的变化过程,为地震的中短期预报提供了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王斌  周健  梁雪萍 《高原地震》2008,20(2):57-59
从地震监测环境的概念入手,具体阐述了地震监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监测环境面临的困难以及加强地震台站监测环境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王培玲  孙丽 《高原地震》2008,20(3):13-16
回顾和总结了地震波方法在青海省地震预报工作中的研究应用情况,提出了影响该方法应用的问题,介绍了利用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开展研究的优点,同时也介绍了深入开展地震波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