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9篇
  免费   3129篇
  国内免费   3265篇
测绘学   964篇
大气科学   980篇
地球物理   5548篇
地质学   9518篇
海洋学   1130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035篇
自然地理   211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634篇
  2020年   619篇
  2019年   828篇
  2018年   656篇
  2017年   686篇
  2016年   722篇
  2015年   803篇
  2014年   1022篇
  2013年   867篇
  2012年   1033篇
  2011年   1075篇
  2010年   913篇
  2009年   939篇
  2008年   1008篇
  2007年   946篇
  2006年   992篇
  2005年   827篇
  2004年   741篇
  2003年   631篇
  2002年   576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468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322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吉林省海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海沟金矿床区域水系沉积物、矿区水系沉积物及矿体的岩石、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海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依据该模式对区域47个异常进行了研究对比,预测出一处寻找海沟式金矿床的有望异常。  相似文献   
132.
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控矿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复合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构造运动时期先后的问题,而且在生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1]。本文以山东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为例,通过区域构造、Ⅶ—支构造断裂特征、闪长玢岩构造特征、矿体构造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Ⅶ—支构造的新老构造体系、同一构造体系复合现象突出,多表现为构造形迹的归并。其中成矿断裂的多期活动、构造性质的多次变化、成矿作用的多次叠加是矿体形成的关键因素;在NEE向Ⅶ—支构造与近SN向脉岩截接部位形成矿体,低级序的NNE、NE、NEE向构造成为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33.
基于多分辨率小波变换,针对高分辨率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的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区域能量测量的小波变换融合算法.将此方法与HIS和传统小波的融合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留多光谱图像光谱信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高分辨率图像的空间信息,融合效果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4.
在城区化过程中,由于人口快速成长且集中,随之而来的建筑物、道路等不透水面密度增加,导致地下水补给减少及破坏水文循环。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长期水文量影响,建立一个适宜的城区水循环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选定台湾台北的六馆抽水站集水区进行分析,模式参数经过敏感度分析、率定与验证。采用改变不同透水铺面设置比例的方案,评估其对径流量、入渗量、蒸发散量的改变。并分析设置不同比例屋顶雨水贮集系统对地表径流量及供水量的改变。所建立的城区水循环模式是评估土地利用改变造成水文量的改变的一个有效工具,并可提供决策者做为城区土地利用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5.
王明娜  向友珍 《地下水》2008,30(4):21-23
现代灌溉引水工程的发展,改善了灌区的农业用水条件,但同时改变了灌区上的自然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等。分阶段总结了地下水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剖析了地下水调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了地下水调控研究现状;最后通过总结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6.
利用井灌回归系数计算回归补给水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计算井灌回归水量的基本方法。井灌回归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的合理性。以试验站的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引水灌溉调查成果,对影响井灌回归系数大小的因素和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依地下水埋深和灌溉方式划分引黄灌区、井河结合灌区、井灌区三种类型,分析确定鲁北平原区适用的井灌回归系数。  相似文献   
137.
对北秦岭太阳寺矿集区金矿成矿特征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省天水冯家场—两当太阳寺一带,是近年来资源评价和矿产勘查的重点,是秦岭-大别成矿省北秦岭成矿带中重要的矿化集中区。文章在分析区域构造背景的基础上,对该区成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选择典型矿床进行了介绍,初次把该区命名为太阳寺矿集区,这将对该区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深入研究矿集区成矿规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区域地质的研究,分析了头滩子地区的土壤金异常晕,该区土壤晕分布与构造展布方向一致,金异常晕对地层的选择性不明显。指出了构造、热液、地层岩性三位一体控制着金的矿化与成矿。特别是断裂构造是金矿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9.
殷先明 《甘肃地质》2008,(3):1-5,35
本文讨论了甘肃北山地区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的空间分布与构造,矿化集中区的耦合关系;与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活动有成因关系的几个典型矿床;印支燕山期作用强度、构造环境、矿源层和矿化集中区。  相似文献   
140.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1992年和2002年TM图像为基础,采用斑块密度、斑块平均面积、景观形状指数、景观分离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相对聚集度指数深入而全面地研究了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十年重庆开县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研究区景观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草地、未利用地、旱地、果园和水田面积净减,森林、建设用地、灌木林和水域面积增加,退耕还林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