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柔性连接体系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柔性连接体系的3自由度(3-DOF)力学模型,利用虚拟激励法分析了连接构件的频率比、阻尼比和质量比等参数对该复杂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控制目标,得到了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柔性连接体系支座优化设计参数变化规律和连接参数的优化组合,可用来指导此类结构的减震初步设计。最后以某实际工程为算例进行数值分析,验证了优化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2.
一种基于知识的航空影像中道路半自动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特征算子和多种线状地物跟踪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知识的航空影像中道路半自动提取方法。该算法计算量小 ,判断速度快 ,准确率较高 ,并且有较好的适应性。试验表明这是一种良好的道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3.
琼北火山群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地震现象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世界火山分布图发现琼北火山群分布在一南北向的火山带上,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双俯冲作用下海南岛所在雷琼\|越东火山带的形成机制,结合海南岛精确定位的地震数据和形变观测结果,认为琼北地区可能存在岩墙侵入或张性断裂膨胀,并根据地震数据模拟分析了岩墙侵入对区域应力场及形变的影响.琼北地区精确地震(2000~2006)定位结果表明地震主要集中在一个垂直面上,并且地震带两端有分叉现象.通过地震时空分布特征推测存在岩墙侵入,并通过数值模拟很好地解释了琼北地区地震的分布特征(狗骨头状)以及地表垂向形变东升西降的特征.  相似文献   
44.
本文根据已有的建筑经验,应用明特林应力分布理论及双层地基概念和土的临界应力的分析,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沉降计算方法,并论证了在第三类土层排列区(即埋深30~40mm的⑦层粉砂层)超高层桩基设置的可能性,以大大减少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5.
张守信 《地质科学》2004,39(3):452-456
近10年内,中国地层学史上发生过两件大事:一是“历史优先律事件”,表现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具体组织并由其副主任程裕淇主编的《中国地层典》,对优先权法则不执行以出版为基础的“出版优先律”而执行不论发表与否仅以“尊重原始命名者”为基础的“历史优先律”;二是“优先律双重标准事件”,在全国地层委员会颁布的《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内对优先律搞双重标准。这两个事件均表现对“优先权法则”国际共识内涵的偏离,偏离了以出版为基础的“出版优先律”。尤其不应该的是,当人们对“历史优先律”提出异议后,全国地层委员会不但不及时纠正“历史优先律”的片面观点,相反地却在修订中国地层命名法时,为了给“历史优先律”合法化创造条件,竟然在《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内,对优先权搞双重标准。“历史优先律事件”和“优先律双重标准事件”破坏了地层命名法的标准性,颠倒了中国地层命名史,干扰了中国地层名称的管理,是全国地层委员会的失误。  相似文献   
46.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山西中小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山西省内2001-2005年间发生的ML≥2.0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得到410个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的震中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且更加集中。定位后的平均震源深度为9.35km,其中又以地面下2km~14km为发震优势层。  相似文献   
47.
华雨淋  吕彦 《地球物理学报》2019,62(8):2982-2990
利用云南腾冲火山地区15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7923次地震的P波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腾冲火山及周边地区地壳及上地幔顶部三维P波速度结构和地震重定位结果.研究发现,腾冲火山区域地壳内存在明显的地震波低速区,P波速度低于整个区域地壳速度平均值超过15%,上地幔顶部存在规模较大的低速异常区.推测腾冲火山地区存在较大规模的地幔热物质上涌以及向地壳的侵入,热物质在地壳内以岩浆囊形式存储,并且壳内岩浆囊之间可能存在岩浆通道.通过联合反演获得的地震重定位结果显示,丛集地震位置更加集中,其展布特征与断裂构造具有显著的对应关系,表明研究区域断裂构造比较活跃.获得的高分辨率三维P波层析成像结果,为进一步认识火山地区岩浆存储特征以及地震分布与区域构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地震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A Double Solid Reactant Method was elaborated from a suggestion of Marini (Geological seques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Thermodynamics, kinetics, and reaction path modeling. Developments in Geochemistry, Elsevier, Amsterdam, 2007) to simulate the release of trace elements during the progressive dissolution of solid phase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for each dissolving solid, of both an entity whose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properties are known (either a pure mineral or a solid mixture) and a special reactant, that is, a material of known stoichiometry and unknown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properties. The special reactant is utilis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dissolving solid phase. In this communication, the influence of several trace elements on the ΔG f o, ΔG r o and log K of the minerals considered by Lelli et al. (Environ Geol, 2007) and Accornero and Marini (Geobasi, 2007a; Proceedings of IMWA symposium, Cagliari, 27–31 May 2007b) was evaluated assuming ideal mixing in the solid state. These effects were found to be negligible for albite and the leucite–latitic glass, limited for muscovites and chlorites, and slightly more important for apatites. These influences become progressively higher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se minerals. Based on these deviations in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special reactants should not include oxide components with molar fractions higher than 0.003.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Luigi MariniEmail:
  相似文献   
49.
本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的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2009年6月14日发生在华东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1 km的高分辨率模拟,探讨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飑线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参数方案的模拟效果总体上优于单参数方案,其中WDM6方案模拟效果最佳,能够较好的模拟出强对流回波区、层云区的主要特征。在单参数方案中以WSM6方案最优。Kessler和LIN方案模拟飑线的回波范围偏小,强度偏弱。进一步对比热力和动力场发现,WDM6方案模拟的冷池的面积最大,强度最强,气压最高,飑线前部的入流处风速最大。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微物理场的影响较明显,相比单参数方案,双参数方案模拟的水凝物混合比更高,且能够模拟粒子数浓度,更准确地描述了云中的各类粒子特征。  相似文献   
50.
祁莉  张祖强  何金海 《大气科学》2008,32(2):395-404
利用NCEP-DOE再分析数据集II,诊断分析了气候平均场上6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过程,借助一个两层半大气模式,从动力学上初步揭示了西太平洋热带大气准10天振荡(Quasi Ten-day Oscillation,简称QTO)向西北方向传播与季风槽东伸西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探讨了气候平均场上西太副高双脊线可能的形成机制。分析表明季风槽准10天东西振荡是气候平均场上西太副高双脊线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季风槽东伸西撤与QTO传播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QTO向西北方向传播,东风切变作用于斜压辐散的经向梯度,在对流中心北侧生成正扰动涡度。QTO在季风槽东侧激发的气旋性扰动涡度,诱导季风槽东伸,侵入副高,造成副高外围变形,形成双脊线。因此,形成西太副高双脊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西太平洋热带大气QTO。尽管季风槽东伸直接引起副高双脊线发生,但是它只不过是受QTO影响的一种表现。本文仅为诊断结果,其结果还有待于模式敏感性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