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冬季北半球10hPa爆发性增温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玉佩  李维京 《高原气象》1991,10(2):202-208
  相似文献   
12.
川西地区小震重新定位及其活动构造意义   总被引:59,自引:18,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川西地区1992~2002年的13367个小震进行重新定位, 初步分析了地震活动性与地表活动构造的关系及其揭示的构造信息. 重新定位后,地震活动沿活动断裂成线(带)状分布现象非常突出,呈现出与地表活动构造的密切关系:结构简单的单一走滑断层具有上宽下陡的花状结构特征,拉分盆地与逆断裂具有线性而发散的分布式结构特征,逆断裂之下还存在缺震层. 此外,沿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还具有空间分段性,揭示出局部地段存在着隐伏活动断裂和可圈定为地震危险区的地震空区. 震源深度分布显示,川西高原在15~20km的深度范围内普遍存在厚度约5km的缺震层,以高温高压实验结果为基础,通过计算川西地区地壳强度表明,大约14~19km的深度范围花岗岩处于塑性流变状态,说明缺震层的出现具有地壳物质塑性变形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应用边界层理论研究了等离子体压强对多层电流片中m≥2的双撕裂模耦合的线性和非线性发展行为的影响.考虑等离子体的压强效应,在一阶近似下,解析求得了环位形中双撕裂模的外区匹配参数Δ′.结果表明,当等离子体β<<1时,等离子体压强对双撕裂模的两有理面模之间通过撕裂模外区发生耦合作用的线性行为没有定性影响.虽然等离子体压强将影响双撕裂模耦合的非线性行为,但是主要表现在对其单模项的影响,而对由于两有理面模之间的耦合作用产生的耦合项的影响却很小.  相似文献   
14.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包括两颗小卫星,将分别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近地赤道区和近地极区.双星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是用高分辨率的仪器在近地空间的主要活动区探测场和粒子的时空变化;研究磁层亚暴、磁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及磁层空间暴对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的响应过程;建立地球空间环境的动态模式.为了实现科学目标,赤道卫星和极区卫星上各载有9台探测仪器.赤道卫星的轨道是:近地点550km,远地点60000km,倾角约2.5°;极区卫星轨道是:近地点350km,远地点25000km,倾角约90°左右.为了使双星计划与欧空局ClusterⅡ相配合,赤道卫星计划于2002年12月发射,极区卫星计划于2003年6月发射.双星计划与ClusterⅡ相配合,可形成地球空间6点探测计划,这将成为21世纪初国际上重要的地球空间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15.
磁暴二倍法预报唐山7.8级地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磁暴二倍法预报地震的依据是,应变能在运移过程中导致地壳膨胀和压缩形成一个周期,在时间上呈有二倍关系.唐山7.8级地震是我国70年代最大地震,用磁暴二倍法推出有4组磁暴能对应这次地震.每组磁暴前后都发生了地震,由于这些地震释放的剩余能量在聚积过程中,地壳发生膨胀和压缩,地磁场就受到影响形成了磁暴.因此磁暴与地震能量变化有相关性.可见,磁暴二倍法可以预报地震.  相似文献   
16.
We have studied small-scale, filamentary features in 14 planetary nebulae and found that some structures are recurrent and shaped like the letters V and Y, with the apex or stem pointing toward the central parts of the nebula. Two such filaments containing dust, one in NGC 3132 and one in NGC 7293, were investigated in more detail. The mass and density of the filaments were obtained from extinction measurements, and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derived. We propose that the structures are confined by magnetic fields, and deriv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s of about 10−8 T, in line with earlier estimates. We also estimate the magnitude of the electric currents that we expect are generated in these dynamic systems. We propose a theory where the magnetic fields control the sculpting and evolution of small-scale filaments. This theory demonstrates how the substructures may form magnetized flux ropes that are twisted around each other, in the shape of double helices. Similar structures, and with similar origin, are found in many other astrophysic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7.
Finding a coupling model between a hydraulic parameter such as permeability and a mechanical parameter such as damage is the key element for several recent engineering problems. A review of the technical literature reveals that several mechanical constitutive laws exist which allow determining a damage tensor for a damageable porous material under loading. But the present work develops a method to deduce the permeability change due to the damage propagation.  相似文献   
18.
宋长青  刘静  潘峰华 《地理研究》2022,41(12):3383-3392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地理学科建设需要做好“四个面向”,其中本科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已有120年的发展历程。回顾历史,在时代的驱动下,北师大地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国家社会需求、主动求变,经历了史地一体、独立设系、强调师范性、多元化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拔尖人才与“四有”好老师并重的发展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作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以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和推动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为首要任务,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探索差异化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特色化的培养模式,争取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地理学本科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9.
双Packer系统在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双Packer系统在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为在该盆地开展深层地下水水化学同位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条件和在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中的具体应用,对在我国水文界普及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We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synthet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 samples, processe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up to 7.7 GPa) in a toroidal chamber with two pressure-transmitting media, lead and graphite, using X-ray diffraction, thermogravimetry and N2-adsorption isotherms techniques. The X-ray patterns of compacted samples show a decrease in the peak intensities. For both pressure-transmitting media, our samples revealed a reduction of the basal d-spacing for the (003) plane when processed at 7.7 GPa. The expected high-pressure-induced amorphization was not observed. Surprisingly, we find high-pressure processing to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memory effect of the LDH, due essentially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surface area and pore closing. Even when immersed in water, our samples did not recover the LDH structure, when either calcined at 450°C and compacted at 7.7 GPa, or calcined at 700°C and immediately compacted at 2.5 and 7.7 G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