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70篇 |
免费 | 1041篇 |
国内免费 | 7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98篇 |
大气科学 | 1598篇 |
地球物理 | 636篇 |
地质学 | 462篇 |
海洋学 | 841篇 |
天文学 | 491篇 |
综合类 | 569篇 |
自然地理 | 2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259篇 |
2022年 | 302篇 |
2021年 | 357篇 |
2020年 | 233篇 |
2019年 | 312篇 |
2018年 | 239篇 |
2017年 | 300篇 |
2016年 | 262篇 |
2015年 | 312篇 |
2014年 | 475篇 |
2013年 | 353篇 |
2012年 | 411篇 |
2011年 | 407篇 |
2010年 | 401篇 |
2009年 | 397篇 |
2008年 | 453篇 |
2007年 | 313篇 |
2006年 | 309篇 |
2005年 | 295篇 |
2004年 | 268篇 |
2003年 | 323篇 |
2002年 | 244篇 |
2001年 | 223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140篇 |
1998年 | 126篇 |
1997年 | 124篇 |
1996年 | 116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5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9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提出一种解决卫星监测调度的优化算法,将卫星监测调度问题描述为一个混合逻辑动态优化问题。将所研究的监测调度问题分为单卫星监测及多卫星协同监测的情形。在单卫星监测情形中,将卫星监测多个区域的过程描述为一个事件触发的过程,提出区域不确定度的概念来描述地面区域未被监测的时间。通过混合逻辑动态优化方法,求得使所有区域不确定度最小的多区域监测序列。在多卫星协同监测情形中,将多卫星在任务区域内的协同监测过程描述为多个不同步的事件触发过程,引入协同机制,避免了星间的决策冲突,通过混合逻辑动态优化方法,实现任务区域的高效率监测。仿真结果说明了通过本文提出的卫星监测调度方法可以保证任务区域内每个子区域被监测的时间间隔尽可能小,同时保证事故多发区域被监测的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52.
探讨4类卫星编队构形(串联编队、钟摆编队、车轮编队、串联-钟摆编队)测定全球重力场的特点和能力。基于C-W(Clohessy-Wiltshire)方程分析各类编队卫星的相对运动状态,通过仿真试验,探讨各种卫星编队探测重力场的精度和分辨率。结果表明,与GRACE-type编队相比,包含多方向重力信号观测量的卫星编队能够为重力场解算提供更好的条件,对重力场解算精度提高可达9%~65%;径向观测量是重力场反演中的主要信息来源,其中南北径向的车轮编队最适合于高阶重力场的解算;另外,编队卫星间的沿轨方向观测量对扇谐系数反演能力最差,法向观测量对低次项系数的反演不敏感,径向和多方向观测量联合反演能得到接近各向同性的重力场系数。这可为新一代重力卫星任务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3.
在对导航卫星卷积码序列应用MAP算法译码时,计算机会产生数值稳定性问题,输出错误的译码误码率,进而对定位结果的有效性和定位精度产生重要影响。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算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状态度量的归一化MAP译码算法,在保持原算法最优性能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数值稳定性问题。通过仿真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选取不同数量的IGS站,分别利用GPS和GPS+GLONASS观测数据计算ERP参数,并将结果和IGS公布值进行比较,分析测站数量增加和加入GLONASS观测数据对解算ERP参数的影响。此外,还利用GLO-NASS卫星的全部卫星激光测距(SLR)数据进行ERP参数解算,并将SLR结果和GNSS解算结果联合计算ERP,结果表明,联合SLR可改善GNSS数据解算ERP参数及高频ERP参数的系统性误差影响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5.
《全球定位系统》2014,(1):90-90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高工王如龙在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报告中介绍:在系统建设方面,对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信号的监测评估数据表明,已建成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服务性能满足10 m的指标要求,部分地区性能略优于10m 。如在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区,定位精度可达7m左右;在东盟国家等低纬度地区,定位精度可达到5 m左右。根据系统建设计划,北斗系统将于2014年下半年发射新一代的北斗导航卫星,开始北斗系统“第三步”组网建设工作。目前,北斗全球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工程化阶段,后续将发射30多颗导航卫星。2020年左右,北斗系统实现全球覆盖后,系统性能也将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6.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时间序列粗差多、分布随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改进型3δ粗差探测方法。新方法基本思想是:先利用3δ准则初步探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间序列粗差并插补,再将GNSS时间序列分解为若干时间尺度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再利用相关系数法信噪分离,最后利用3δ准则对残差序列进行粗差探测。利用模拟数据和实际工程数据对比EMD-3δ方法相对于常规LS(Least Squares)-3δ法的粗差探测效果。模拟实验数据表明,EMD-3δ法能够探测92.7%的粗差,LS-3δ方法仅能探测48.3%的粗差。来自斯克里普斯轨道和永久阵列中心(SOPAC)的GNSS时间序列数据进一步表明EMD-3δ能较传统方法更有效地探测粗差。 相似文献
57.
建筑倒塌检测是震后损失评估、紧急救援的重要内容。面向2023年土耳其Mw 7.8地震的紧急救援,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智能解译技术,耦合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和夜间灯光影像,以较低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高效评估了土耳其Mw 7.8大地震中极灾区的建筑倒塌情况。设计了一种多层次的极灾区域与倒塌建筑快速定位方案,首先利用中等分辨率夜光遥感数据确定极灾区,然后利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深度学习技术提取倒塌建筑。设计了一种半监督深度学习方案,只需要初始化人工采集少量倒塌建筑样本,就可以通过在训练中增广获取当地样本,增强深度网络的表征能力,最终实现定位坍塌房屋。监测到阿德亚曼-卡赫拉曼马拉什-安塔基亚一线的阿拉伯板块-欧亚板块交界地带的6个城市受灾严重。从极灾区中共检测出2 377栋倒塌建筑,除努尔达吉和安塔基亚市的倒塌建筑比例超过2%外,伊斯拉希耶、蒂尔克奥卢、卡赫拉曼马拉什和阿德亚曼市倒塌建筑比例均接近于1%,通过人工核查,智能解译方案的查全率为74%~93%,证明所提方案可以及时为震后紧急救援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农业信贷由于存在体系不健全、信贷风险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成为制约涉农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势在必行。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卫星遥感技术迅猛发展,为农业金融振兴乡村赋能。因此,详细探讨了卫星遥感大数据及智能技术在金融服务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作者将卫星遥感空间大数据运用到实现精准智慧金融需要的农作物长势监测及作物估产,农业灾害监测、预测和预警,作物智能识别等领域的若干前沿研发成果。最后,对更多的3S及大数据智能技术在农业金融场景的融合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9.
文章从镜面反射点的定义出发,导出了在搜索镜面反射点时应满足的几何条件,分析了目前用于搜索镜面反射点算法的优点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二分算法;最后通过双基实验数据对这一算法进行验证,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出这种算法在收敛速度、搜索精度以及准确性等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GPS卫星观测的DOP值进行大量统计分析,提出了GPS不可用率的概念对定位坐标分量依赖于卫星高度角灵敏度进行描述和评价,通过对GPS不可用率进行建模并利用小波变换和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分析灵敏度同卫星高度角之间的关系,推算出特定测站灵敏度最大值对应的高度角,并根据上述模型对全球多个IGS站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