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21篇 |
免费 | 2699篇 |
国内免费 | 14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30篇 |
大气科学 | 858篇 |
地球物理 | 3049篇 |
地质学 | 5402篇 |
海洋学 | 1201篇 |
天文学 | 68篇 |
综合类 | 582篇 |
自然地理 | 115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273篇 |
2023年 | 247篇 |
2022年 | 407篇 |
2021年 | 459篇 |
2020年 | 509篇 |
2019年 | 492篇 |
2018年 | 383篇 |
2017年 | 507篇 |
2016年 | 497篇 |
2015年 | 489篇 |
2014年 | 676篇 |
2013年 | 813篇 |
2012年 | 647篇 |
2011年 | 638篇 |
2010年 | 545篇 |
2009年 | 623篇 |
2008年 | 672篇 |
2007年 | 646篇 |
2006年 | 646篇 |
2005年 | 518篇 |
2004年 | 463篇 |
2003年 | 381篇 |
2002年 | 347篇 |
2001年 | 291篇 |
2000年 | 280篇 |
1999年 | 260篇 |
1998年 | 212篇 |
1997年 | 226篇 |
1996年 | 180篇 |
1995年 | 133篇 |
1994年 | 137篇 |
1993年 | 112篇 |
1992年 | 96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16篇 |
1977年 | 3篇 |
1954年 | 4篇 |
190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Google Earth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Google Earth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三维虚拟地球仪软件, 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丰富的遥感影像资源而著称, 得到了许多行业的普遍应用。 我国目前地震应急指挥工作的GIS数据还是以二维展示为主, 引入新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Google Earth在我国的地震应急指挥工作中可以采取如下应用方案: 制作并加载行政区划图, 发布公众地震信息; 与GPS结合, 进行救援路线导航与跟踪; 根据现场资料建立三维模型, 展现地震灾区现场立体场景变化。 该应用方案对我国的地震应急指挥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
94.
地下水系统径流带的模糊划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径流带划分的模糊划分模式,为准确进行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和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创造了条件.结合某水文地质单元的实际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
96.
97.
酉阳河流域典型年汛期的基流分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流分割是水文学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之一,目前基流分割也存在许多方法.基于酉阳河典型年汛期实测日平均流量资料,分别采用Chapman-Maxwell改进方程数字滤波法一次滤波(参数N=1)以及二次滤波(参数N=2)、BFI(f)法、HYSEP固定步长法、HYSEP滑动步长法、HYSEP局部最小值法进行基流分割并对其结果进... 相似文献
98.
99.
基于钻孔数据的含断层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提出了一种构建含断层地质体三维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广义三棱柱作为建模的基本体元,根据钻孔数据的特点和知识推理规则,进行断层等复杂地质构造的推理和自动建模,避免了不必要的人为干预,扩展了钻孔数据建模的适用范围和表现能力。最后,通过研究实例展示该方法的实际建模效果。 相似文献
100.
3D behaviour of contamination in landfill sites using 2D resistivity/IP imaging: case studies in Portuga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iming at defining a valid spatial contamination model, resistivity and induced polarization (IP)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contamination plumes in the vicinity of two municipal landfills (Ovar and ílhavo). Previous geophysical surveys
and underground water samples confirmed the contamination. However 2D resistivity/IP surveys enabled in obtaining a more accurate
spatial model. The Ovar survey consisted of two profiles with nine Wenner soundings each; the ílhavo survey was carried out
along two individual lines using a Wenner standard pseudo-section. In both situations, negative IP values were found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IP values, which can be explained mainly by 2D or 3D geometric effects caus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 conductive
plumes. The data were modelled using a 2D inversion program (RES2DINV) and the resulting resistivity and chargeability distributions
were displayed as pseudo-sections. The resistivity and chargeability pseudo-sections define the contamination plumes and the
sedimentary structure. These case studies illu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2D resistivity/IP surveys for the mapping of shape
and dimension of contamination associated with landfill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