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395篇
地质学   419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61.
新疆地区地下水位同震及震后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目前国内同震、震后效应研究的现状,阐述了新疆的新04、10、21井同震、震后效应的形态及特征,分析并总结了新04、10、21井的同震、震后效应特征可能具有的前兆特征。  相似文献   
862.
张敏 《高原地震》2009,21(4):9-13
从井水位固体潮汐响应及同震响应等方面系统研究了不同观测含水层中观测井的深度对地震监测效能的影响问题,并讨论了影响监测能力的其他因素,提出了理想的观测井深度。  相似文献   
863.
Yuzuru  Yamamoto  Manami  Nidaira  Yasufumi  Ohta  Yujiro  Ogawa 《Island Arc》2009,18(3):496-512
Chaotic rock units expos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accretionary complex preserve detailed tectonic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periods before, during, and immediately after accretion. Based on the detailed survey in the upper Miocene Miura–Boso accretionary complex, central Japan, three types of chaotic rock unit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grain siz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s and surrounding matrices. The chaotic rock units composed of silt matrices and sandy to pebbly blocks (Type 3) formed by gravity-driven slumping upon the seafloor. The slumping occurred contemporaneously with deposition of the Misaki and Nishizaki Formations within the Izu–Bonin forearc. Vertical variations in the direction of slump vergence represent successive changes from an initially flat seabed to tilting to the northwest and finally to the southeast. Slumping with a northwest vergence indicates landward tilting of the seafloor immediately prior to accretion, whereas vergence to the southeast reflects oceanward tectonic tilting that occurred once the sediments had crossed the deformation front. Other chaotic rock units that have matrices abundant in sand and pebbles (Types 1, 2) formed as a result of subsurface liquefaction and injection associated with large earthquakes that occurred during and after accretion of the sediments. These chaotic rock units are useful in examining surface/subsurface changes such as tectonic tilting of the seafloor and earthquake events during the initial accre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864.
汤皓  陈国兴  李方明 《岩土力学》2006,27(Z1):1007-1012
采用组件式GIS (COMGIS)技术开发了结合BP神经网络分析模型的场地地震液化势评价系统,调用水平成层土地震反应分析程序SHAKE91实现设定地震下地震动影响场的模拟。在VB下调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来完成场地地震液化势评价模型在COMGIS系统中的模块化;利用GIS技术对评价结果,即液化势等级进行空间复合,给出场地潜在的地层液化势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SHAKE91应用程序在系统菜单下可直接调用,实现地震动影响场计算的模块化;BP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场地地震液化势评价中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系统的GIS空间分析功能可使评价结果与场地信息进行空间匹配,实现目标场地潜在地震液化势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865.
杭州钱塘江防洪堤抗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动力试验研究了杭州钱塘江防洪堤基的动力特性,并用原位和室内分析法判别了堤基液化的可能性,在有限元分析时,改进了工程上常用的排水有效应力动反应分析方法,在地震期间采用Biot动力固结方程进行动力分析,可以同时考虑地震期间孔压的上升及固结消散对防洪堤的抗震液化和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非线性成层地基反演技术,反演分析基岩地震加速度曲线,对堤坝地震反应进行分析。地震响应的各种结果对于了解今后防洪堤在地震期间的运行状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6.
饱和砂砾料振动孔压与轴向应变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行研制、开发的高精度中型动三轴仪,对文选定的砂砾料液化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增长和轴向应变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剔除粒径大于5 mm后的模拟料,采用相似级配法,运用DS-2T型动三轴仪进行了一组平行试验。着重比较了砂砾料和模拟料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孔压、应变发展模式的区别。结果表明:在均压固结条件下,砂砾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其孔压的发展模式与模拟料不同,可以用修正的反正弦进行拟合,而模拟料振动孔压的发展模式可用反正弦拟合;二者振动孔压均达不到初始有效固结围压,约为初始围压的90 %左右。模拟料与砂砾料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应变发展模式不同。前者在初始液化前应变幅值较小且无明显增长,临近初始液化时应变大幅度增加导致试样突然破坏;后者在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应变幅值一直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867.
采用不排水有效应力法,利用Geo-slope软件,对金堆城栗西沟尾矿坝进行了地震响应的综合分析与液化计算。结果显示: a .栗西沟尾矿坝在静态条件下是稳定的; b .在7度地震条件下,尾矿坝的加速度反应较小,其放大倍数为2.204; c .栗西沟尾矿坝内动剪应力和动孔压绝大部分是随着地震历时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d .坝内孔压比都较小,抗液化安全系数较大,但局部液化区的存在,仍可能影响到整个坝体的安全性,应在液化区采取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868.
改进了进化遗传算法,提出了新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使之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能力。砂土液化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地震破坏现象,其影响因素很多,选择地震烈度、砂土粒径、相对密度、标贯击数和有效正应力为判据,利用改进了的进化遗传算法建立了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模型。与现场液化情况比较表明,改进进化遗传算法应用于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69.
王丽凤  刘杰  赵金贵  赵静 《地震》2013,33(4):238-247
本文基于日本GEONET的GPS观测资料, 对日本2011年9.0级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日本9.0级地震使中国大陆出现了显著的同震位移, 几乎对整个中国大陆都有影响。 位移量在中国东北地区最大, 接近甚至超过该地区的年运动速率。 震后1年观测到的形变基本上可由沿着断层面的蠕滑进行模拟, 粘弹松弛的贡献不大。 根据所得到的震后蠕滑模型, 震后1年形变所释放的能量等同于发生一个8.7级地震, 其影响主要在东部地区, 最大位移约为年运动速率的30%。 预测在未来2年, 该地震的影响范围将逐渐减小。 地震造成的粘弹松弛在未来50~100年的尺度上, 对东北地区有拉张效应。 日本9.0级地震整体上起到了卸载中国大陆在板块间挤压过程中所累积应变能的作用, 因此该地震发生后的几个月, 中国大陆东部的地震活动水平较震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70.
文章对山西河津4.8级地震前后临汾地震台各形变资料异常变化特征及同震响应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震前各仪器观测资料均存在明显的异常,由于仪器频率响应范围的差异性,各仪器对同一地震的响应也存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