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6篇
  免费   2162篇
  国内免费   2859篇
测绘学   3439篇
大气科学   2286篇
地球物理   2317篇
地质学   6728篇
海洋学   1847篇
天文学   426篇
综合类   1347篇
自然地理   235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536篇
  2019年   615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675篇
  2014年   839篇
  2013年   825篇
  2012年   945篇
  2011年   1059篇
  2010年   870篇
  2009年   892篇
  2008年   926篇
  2007年   1103篇
  2006年   1037篇
  2005年   993篇
  2004年   908篇
  2003年   786篇
  2002年   790篇
  2001年   600篇
  2000年   583篇
  1999年   476篇
  1998年   469篇
  1997年   400篇
  1996年   344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277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Abstract. Magnetotelluric (MT)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around the Muine volcano, Hokkaido, Japan, where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heat and metal source forming the polymetallic Ag-Pb-Zn-Cu-In Toyoha deposit is present at depth.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at 20 sites, 18 of which were located along a WSW-ENE profile traversing the north ridge of Mt. Muine. A resistivity model obtained from 2D inversion of the MT data shows subsurface specific conductive and resistive features. Conductive layers are present at the surface of Mt. Muine. The low resistivity is probably due to the clay-rich rocks associated with th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 high resistivity layer,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pre-Tertiary Usubetsu Formation, crops out east of Mt. Muine and dips westward. At the west foot of Mt. Muine, relatively high resistive layers are widely exposed. The resistivity increases with depth and exceeds 1000 ohm-m. This fact indicates that this region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recent hydrothermal activity. An extremely conductive zone about 3–6 km wide and 6–9 km thick exists at a depth of 2 km below Mt. Muine. This zone mostly corresponds to an elastic wave attenuation zone detected by a seismic survey. It is interpreted as a large hydrothermal reservoir or melted magma, which is a heat source of the hydrothermal system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92.
Regional Fault Systems of Qaidam Basin and Adjacent Orogenic Belt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fault systems of Qaidam basin and ad-jacent orogenic belt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eismic interpretation indicate that five regional fault sys-tans occurred in the Qaidam and adjacent nment.qin belts,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Qaidam basin. These fault systems are: (1)north Qaidam-Qilian Mountain fault system; (2) south Qaidam-East Kunhm Mountain fault system;(3)Altun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4) Elashan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and (5) Gansen-Xiaochaidan fault system.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ault systems controlle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Qaidam basi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faults within the basin,the migration of depocent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accmnulation belt.  相似文献   
193.
沙尘暴天气监测预警服务业务系统设计思路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全面介绍了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监测预警服务业务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先进性。该系统由沙尘天气资料库、沙尘天气监测预警和沙尘天气服务3个子系统构成。它的成功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气象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为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4.
三江源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王江山  李海红  许正旭 《气象》2003,29(11):49-51
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由遍布全省各典型生态系统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卫星遥感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信息收集、处理、模拟、评价系统,综合信息服务与反馈等部分组成。建立环境监测系统的目的是对青海省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监测和评估,及时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于2003年5月1日开始业务运行,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95.
简要介绍了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结合在开发一个应用软件系统时所要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引入了软件工程思想中改进软件开发方式的个体软件过程(PSP)和群组软件过程(TSP)。  相似文献   
196.
介绍了基于现代通讯技术ADSL及GPRS的两种远程监控方式在自动化测量系统工程中的应用。获得的结论对于相关技术及专业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7.
车辆导航系统中定位数据处理和地图匹配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GPS误差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融合电子地图中的道路数据和GPS所提供的定位数据的地图匹配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导航的定位精度。在分析各种地图匹配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地图匹配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8.
本文根据长治市多年冰雹发生情况,经过分析统计,找出了冰雹多发源地、雹云发晨方向、路径和影响范围,提出了合理布局,联防作业,建立现代化作业指挥系统的防雹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9.
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个例分析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5年7月25—28日高原上连续数日出现MCSs的现象进行了红外云图特征及其演变、大尺度环境背景场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分析。可以发现,所有这些MCSs有着相似的日变化演变过程;它们的初始对流在中午由于日射加热开始活跃,之后迅速发展,这些MCSs在后下午形成,在傍晚达到最强,之后逐渐减弱。其中26日MCS最为强大,它是在单一的强大的近于圆形的高原反气旋高压背景下受强的低层热力强迫和条件不稳定的驱动而发生的。这些发生条件都与高原本身的热力作用紧密相关,所以它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高原特有的较为纯粹的热力因子相联系。28日MCS是另一个很强的MCS,它明显地受到中纬度西风槽的斜压区的影响,这二个很强的MCS有着不同的发展机制和显著不同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200.
根据地震数据资料的特点和系统服务功能的要求,采用当今先进的大型网络关系数据库模型构造了辽宁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管理和服务系统数据库。本文对该数据库的总体设计和建立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