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382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为建立多层球体对电磁场散射响应的求解方法,将球外入射电磁场分为TM和TE极化波两部分,通过求解Debye位方程可得到多层球体各层中两种极化场的通解形式,利用边界条件建立了TM波(或TE波)球面波阻抗(或导纳)的递推关系,借助于阻抗(或寻纳)导出了球体对TM波(或TE波)所产生散射场的一般表达式.文中具体求解了球体对平面波径向和横向偶极子场的散射响应.  相似文献   
412.
用透射地震CT方法在金川龙首矿进行了隐伏铜镍矿体的探测试验.试验是在地下500m的1280平面上进行的,覆盖面积300m×300m.使用ES-2401X型48道高分辨数字地震仪.铜镍矿体为高波速值的超基性侵入岩,采用纵波速度作为层析物理量是敏感的.研究区划分成81×64个单元,单元体大小为4m×4m.有效地震射线7619条,使用联合迭代重建法(SIRT)求解慢度走时方程.速度图像及地质解释表明测区中西部有一个高波速异常体,推断与含铜镍矿体或花岗体有关;此外还发现一条近东西向的低波速带,推断为断裂.  相似文献   
413.
用电磁波层析技术对邵武煤矿煤层开采后的覆岩破坏进行了探测,分析了吸收系数、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关系及数值范围,根据地质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所得结果较准确地重现了地下结构的形态、裂隙带的位置和煤层开采后的变化过程,指导了对破碎带的成功堵漏,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414.
周兵  朱介寿  秦建业 《地球物理学报》1991,34(04):426-441,553
本文收集了WWSSN台网和我国台网中13个地震台站的长周期地震记录,用140条10—90s瑞利波频散曲线和作者提出的Tarantola-Backus面波频散层析成象方法,作了青藏高原及邻区的速度反演,得出该地区岩石层速度结构的三维图象.结果表明,1.在10—110km深度范围内,速度结构出现与大地构造特征相关的分区性,显示出四个构造单元:青藏块体、柴达木—巴颜喀拉—三江块体、塔里木块体和印度块体.2.高原内部,深度为10—70km内速度较低,莫霍界面呈不对称盆形分布,藏北那曲附近地壳厚度超过70km,高原边缘壳厚为45—50km,90—110km为高速异常,表明高原内部存在上地幔盖层.3.高原北部的班公湖断裂和东部的三江断裂系是该区重要的分界线,是岩石层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的重要接触部位,可能是冈瓦纳古陆与欧亚古陆的缝合带.4.柴达木—巴颜喀拉—三江块体内部速度分布不均匀,地壳厚度由北向南从45km加深到60km;在深度90—110km存在一低速层.5.塔里木地块内速度随深度均匀增加,从地壳到上地幔110km内没有发现低速层.地壳厚度约50km.  相似文献   
415.
孙若昧  刘福田  刘建华 《地球物理学报》1991,34(06):708-719,807-808
由四川地震台网的P波数据所进行的层析成像研究得到了该区地壳及上地幔速度图像的新信息(结果表明:1.20-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与地表构造特征密切有关,反映了地壳的岩性分布,呈现为断块结构;龙门山、鲜水河主要断裂及南北构造带和四川盆地清晰地成像在图上.一直被认为是隐伏存在的华蓥山断裂则鲜明地展现在20—85km深度的速度图像上.2.50±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则反映了该区的莫霍面深度明显起伏;四川盆地、徽(县)成(县)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壳厚度小于50km,上地幔顶部速度约8.1km/s.龙门山以104°E为界,北段地壳厚度与四川盆地一样,中南段与川西相近.康滇地轴为四川地区地壳由东向西增厚的过渡地带.3.岩石层厚度显著变化,扬子准地台为比较活动的褶皱区,具有较厚的岩石层.4.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存在一定的联系,该区1930年以来M≥6.0的强震震中在20-km深度(上地壳)上的投影大都分布在速度梯度带上,成条带分布.考虑到强震的余震区大都偏高速体一侧,似乎表明,高速体有高于周围介质的剪切强度,它可能起沿断裂带凹凸体的作用.强震震中在50+km深度(上地幔顶部)上的投影几乎都分布在低速区及其边缘,那里壳幔间速度呈过渡关系,是软流层顶部较浅地区.  相似文献   
416.
声波在湍流大气中的散射衰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推导出了改进的大气声散射截面σ(θ)表达式,确定了大气声散射系数αs的解析表达式,并得出改进的大气声折射指数脉动结构系数c2n表达式。实测结果表明,在潮湿大气中,湿度脉动和温湿相关脉动与温度脉动一样是影响声散射衰减的重要因子,而在干燥大气中,湿度脉动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17.
本文采用作者提出的地震层析成象法得到了中国南北带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图象。通过误差和分辨分析,以及同爆炸地震测深剖面的比较,证明了成象结果的可靠性。 成象结果表明:1.南北带的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深达450km这种不均匀性还依然存在;2.地壳上部的速度图象与地表的已知地质特征明显相关:四川盆地显著低速,康滇地轴显著高速;3.中地壳在很大范围内存在低速层,其最低速度值达5.60km/s;4.在25°N—38°N和100.0°E—103.2°E的长条带内,上地幔顶部出现低速异常,异常速度值约为7.49km/s。 成象结果还清晰地勾划了各块体间的焊接边界。120km深度的速度图象表明,扬子准地台自秦岭以南以龙门—大巴和盐源—丽江台缘褶带为其西部边界;西南以哀劳山褶皱带为界;东南则以右江褶皱带内的南盘江为界。 统计表明,地震活动与南北带的速度结构相关:从20km以上的速度图象发现,大地震大都发生在高速和低速间的过渡条带上。  相似文献   
418.
徐果明 《地球物理学报》1989,32(02):153-162
本文给出了从沿球面上大圆的积分值直接反推球面上函数分布的关系式,即得到了球面上大圆的积分变换和反变换对。如利用的是整个大圆的积分,得到的是球面上任何点及其对蹠点上函数的平均值,或者说得到的是球面上函数的偶对称部分。如果进行积分的球面域小于半球面,反演将是唯一的。所得结果可应用于从地震表面波资料反演三维地球内部构造的地球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419.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腹部实质性器官损伤的CT表现的认识水平。方法:56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腹部外伤患者,男43例,女13例,年龄7~58岁,平均年龄23.2岁,全部行中上腹部CT平扫。结果:56例中,脾挫裂伤23例,脾包膜下血肿5例,脾内血肿4例:肝挫裂伤并包膜下血肿4例,肝内血肿3例:肝脾破裂并包膜下血肿5例,肾挫裂伤2例,肾包膜下血肿3例,肾内血肿3例,胰腺挫伤1例,肾上腺挫伤2例。结论:CT平均对腹部实质性器官的损伤有重要作用,肝实质局限性受压是鉴别包膜下血肿与腹腔积血的较为特征性征象。  相似文献   
420.
We have used the Long Baseline Array to observe the Circinus Galaxy H2O megamasers on two epochs separated by 49 d. The masers were observed to be highly variabl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We observe rapid variations in the linewidth and central velocity of the maser's spectral profi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spectral variations suggest that the masers have an anisotropic structure, with axial ratios ≲5, and display velocity gradients in their microarcsecond structure. We also find a strong anti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inewidth and the modulation index of the maser features an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ulation index and characteristic time-scale of the variations. These various phenomena can all be simply explained through a model where the rapid variations in the masers are produced by quenched diffractive scintil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odest velocity gradients in the maser emission.
The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 im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and show maser emission arising both in a circumnuclear accretion disc, and in a low-velocity outflow. We find no systematic differences in the variability properties of the disc and outflow masers. The VLBI images reveal that there is considerable spectral blending in single-dish spectra of the Circinus megamasers.
In addition to the VLBI imaging we also used these observations to look for a time delay in the intensity variations observed at the different telescopes in the array, as expected for scintillation-induced variability. No time delay was detected, which allows us to place a lower limit on the velocity of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during these observations 22 km s−1 for the second epoch. We conclude that any future attempts to measure a time delay in this source should utilize intercontinental baselines to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suc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