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对西太平洋暖池区海表水温冷、暖异常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作了合成分析,与气候平均比较后发现:夏季暖池区暖异常时,在西太平洋上空的对流层低层产生一个强的反气旋偏差环流,因而不利于南海南部和赤道太平洋地区的西风发展,使热带夏季风强度减弱;在南海西部和中南半岛东部有偏差气流转向大陆,因而增强了偏南风,使副热带夏季风强度增强;在对流层中、下层副高脊线位置偏南,大约以400hPa为分界线,低层副高强度增强,高层副高强度减弱。西太平洋暖池冷异常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特征大致与上述情况相反,且强度或变化幅度小于暖异常年夏季。另外,与气候平均比较,暖异常年纬向Walker环流上升支大幅西移,而冷异常年该环流上升支则东移。  相似文献   
42.
Aiming at the current climate status, i.e., drastic rise of atmospheric greenhouse gases and the apparent trend of global warming, the 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IODP), launched in 2013, proposed four scientific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response of global climate to CO2 rise, the feedback of ice-sheet and sea-level to global warming, the dynamics of the mid- and low-latitude hydro-cycle,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marine carbon-chemical buffering system. By August 2017, eight IODP expeditions of climate-related themes were implemented, focusing on the Neogene evolution of the monsoon system over Asia-Pacific-Indian and the West Pacific Warm Pool, with specific interests in the variabiliti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Asian Monsoon system on orbital-to millennial-scales, as well a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Asian Monsoon and the uplift/weathering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n tectonic time scale. The planned IODP expeditions in the forthcoming two years will explore the Southern high-latitude climate histories of West Antarctic ice in the Cenozoic, and Southern Ocean currents and carbon cycle in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In sum, during the current phase of IODP (2013-2023), our knowledge about the marine climate system would be greatly advanced via deciphering the past changes in tropical processes of Asian Monsoon and West Pacific Warm Pool, as well as in high-latitude factors of the West Antarctic ice. A better scientific background of natural variability would be provided, accordingly, for predicting the future tendency in climate change. In this context, China’s strategic directions include the global monsoon concept, the tropical forcing hypothesis, and in particular the climate effect of the Sunda Shelf.  相似文献   
43.
1.IntroductionSincetheEINinoeventwasregardedasaresultoftheair--seainteraction(Bjerknes,1969;RasmussonandWallace,1983;Philander,1990),thetropicalPacifichasbeenPaidmuchattentionbymeteorologistsintheclimaticstudies.Particularly,thereisthehighestoceantemperatureintheequatorialwesternPacific,theuwarmpool",andthestrongestconvectionandatmosphericheatingareovertheequatorialwesternPacific,sothattheequatorialwesternPacificisveryimportanttotheclimaticvariationintheglobe.Thenumericalsimulationwithasi…  相似文献   
44.
对南沙海区水深2772m的ODP1143站100~150m井段共101块沉积样品进行了浮游有孔虫分析,结果表明,从3.27Ma到2.55Ma该区表层海水温度逐步降低,温跃层逐步加深,推测是晚上新世北半球冰盖形成过程中,东亚季风相应加强的结果。与此同时,南沙与南海北部的温跃层深度差值不断加大,可能是西太平洋暖池最终形成或加强的表现。3.2Ma前后,表层海水温度和海水温跃层深度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反映出北半球冰盖和西太平洋暖池的发育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变化的浮游有孔虫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区浮游有孔虫动物群变化对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取自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WP92-5柱样中的浮游有孔虫及其壳体δ^18O的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末次冰期的冬季表层水温比全新世低2℃以上;浮游有孔虫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的含量变化与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的δ^18O值呈明显相关,各时段的峰值可能与YD事件和Heinrich事件H1、H2和H3大致对应,分别出现在21—29、38—46、64—72和106—117cm,^14C年龄约为9.7—11.1、12.8—14.7、19—20.9和26.2—27.4ka B.P.;浮游有孔虫N.pachyderma的含量与G.sacculifer的δ^18O在各峰值之间含有数个频次不等的亚级变化,反映了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区气候的短尺度快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6.
利用 TOGA COARE IOP期间“向阳红五号”调查船在 2°S、 1 55°E附近进行的 3个航段的多项目综合性科学考察资料 ,对西太平洋暖池海域的热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 TO-GA COARE IOP期间 ,西太平洋暖池海域的热状况具有 El Nino事件发生前的特征。对航段平均来说 ,暖池深度、海洋上层混合层深度和海面至 2 60 m水层的平均温度 ,均是逐航段递次减小的。这种 El Nino事件发生前的热状况特征是该海域海表盛行风向转为西风 ,东向流加强 ,暖水流失的结果。此外 ,在航段内各热状况要素也存在由局地海气耦合性变化造成的数天至十多天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7.
INTRODUCTIONTheWesternPacificWarmPool (WP)isaseaareawhereseasurfacetemperature (SST)isthehighestintheglobaloceansandair seainteractionisthemostviolentinthePacific.Manyre centresearchesshowedthatvariationsinthethermalconditions (inSST ,especially)oftheWPplay…  相似文献   
48.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高效气藏形成机理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最近10年,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发现了一批飞仙关组鲡滩高效气藏。本文通过对大量实验测试数据的分析整理以及成藏过程的模拟研究,提出了高效气藏形成机理。指出古油藏及分散液态烃在燕山中期快速升温条件下,形成高效气源灶,为高效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气源;优质鲡粒白云岩储集层经历6个阶段的演化历史,受控于沉积相带、烃类充注、深埋藏条件下强烈溶蚀以及多期断层活动;二叠系烃源岩与飞仙关组储集层存在强大的剩余压力差,为油气沿断层发生优势输导提供强大动力;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的构造作用,使得气藏发生调整与改造。  相似文献   
49.
利用葵花8号(Himawari-8)卫星资料、沈阳SC天气雷达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及常规天气观测资料, 分析了2019年7月3日辽宁开原强龙卷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演变及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 此次开原强龙卷发生在东北冷涡底部, 低层850 hPa有明显的暖湿气流, 形成了“下湿上干”的垂直结构。3日17:00龙卷初生地0—6 km有22.8 m·s-1、0—1 km有7.6 m·s-1强垂直风切变。龙卷生成之前, 初生地西侧比东侧气温偏高, 存在2—5 ℃地面温度差。生成后, 移动路径东侧形成明显冷池, 最低温度19 ℃, 与西侧温差最大达11 ℃。龙卷生成时可见光云图上对流风暴的云砧水平尺度明显增大, 云顶升高、亮温降低。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表明, 龙卷对流风暴的发展经历了由多单体非强风暴发展到多单体强风暴再发展到超级单体风暴三个阶段, 龙卷在最强等级时有对流单体的合并。开原龙卷风暴在三个阶段都有中气旋, 17:11中气旋向下伸展到低层, 反射率因子出现指状回波。  相似文献   
50.
将曾庆存等提出的大气环流的季节划分和计算季风的理论方法作了改进,使之更便于研究季风的建立过程。该理论方法将环流突变和季风建立时段,其“变差度”和与其前和其后场的“相似度”等由空间场的泛函随时间的变化(即数学名词上的“流”[flow])一起求出来。研究I先分析气候平均场,II分析各个别年份的情况及年际变化。研究I的结果表明:(1)该方法可以客观定量地定出“突变”时段的关键日期;与季风建立过程联系,即是季风建立的“预兆日期”,它比人们用天气-气候学方法(甚至用别的气象要素)定出的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或有明显实用价值的“季风来临日期”要早2至4天。(2)在北半球亚澳季风系统区域,夏季风的来临在许多关键地区伴有明显的环流突变,建立和推进都很快,但也有许多区域不表现为当地环流的突变,推进速度也慢。(3)北半球亚澳季风系统低空的热带季风分支,在6月中以前可明确区分为3个子系统,(a)西太平洋暖池和邻近低纬区域,4月中下旬建立;(b)热带东北印度洋(北界与孟加拉湾相邻,但不包括其在内)及索马里东边海洋,4月末至5月初建立;和(c)南海区域,5月上旬从南到5月下旬到北部。南海夏季风向北推进最快,于5月末候即可达北回归线附近,然后与暖池西北区域风场的突变一起,于6月中旬影响到东亚30°N区域;印度洋季风于6月初到达印度半岛东南端,然后逐渐推向印-巴次大陆。7月中以后,热带季风才连成一片,由非洲东岸直至长江下游和菲律宾附近。副热带季风分支于6月中旬可以感到其影响,于7、8月盛行于东亚和西太平洋区域,且结构和演变都比较复杂;6~7月间只表现为在(5~20°N,120~150°E)区域有强的环流突变(与副高增强并北移对应),7月中至8月底,则在上述区域和沿30°N的长江下游和日本以南的洋面上有3个强的环流突变中心(对应于副高又一次增强北移和西伸)。这里暂不讨论温寒带季风分支。(4)季风具有鲜明的三度空间斜压结构,尤其是在低空季风“爆发”之前,平流层早已有强的环流突变,季节调整完成,然后突变向下延伸(虽然强度大减),跟着就有当地的低空季风“爆发”(建立)。平流层和对流层环流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季风建立的关系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