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298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149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罗凡  严加永  付光明  王昊  陶鑫  罗磊 《中国地质》2019,46(4):759-774
华南地区是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大粮仓”,分布有多个多金属成矿带。多金属成矿带的形成常伴随着地下特殊的深部背景和过程,通过莫霍面深度的计算,对华南地区的地壳厚薄变化所反映的壳幔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可为探索华南地区地下巨量金属资源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基于球坐标的重力解算方法对高阶卫星重力场模型EIGEN-6C4的数据进行校正,得到华南地区的卫星布格重力异常。然后采用改进的Parker-Oldenburg方法进行变密度界面反演,获得华南地区莫霍面起伏特征。最后结合区内不同成矿带的范围和前人发表的地质、地球化学等资料,探讨华南地区不同成矿带的成矿物质来源与莫霍面起伏的关系。认为长江中下游和钦杭东段处于莫霍面隆起区域的成矿带,幔源物质对其成矿作用起主导地位,形成以铜、铁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南岭、武夷、钦杭西段及鄂西—湘西位于莫霍面隆-陷交替区域的成矿带,成矿与壳、幔源物质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最终形成钨、锡、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862.
Highly accurate W BV R photometric measurements of the eclipsing binary HP Aur were performed in 2002–2003 with the 48-cm AZT-14 reflector at the Tien-Shan High-Altitude Observatory to determine the rate of apsidal motion. A consistent system of physical and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 binary as a whole has been construct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analyzing these new measurements together with other published data: we determined their radii (R1 = 1.05R, R2 = 0.82R) and luminosities (L1 = 1.10L, L2 = 0.46L), spectral types (G2V + G8V) and surface gravities (log g1 = 4.38, log g2 = 4.51), age (t = 9.5 × 109 yr), and the distance to the binary (d = 197 pc). We detected an ultraviolet excess in the spectra of both components, \(\Delta (W - B) \simeq - 0\mathop .\limits^m 25\), that is probably attributable to a metal deficiency in the atmospheres of these stars. In this system of two solar-type stars, we found a third body with the mass M3 sin i 3 3 = 0.17M that revolved with the period P3 = 13.7 yr around the eclipsing binary in a highly eccentric elliptical orbit: e3 = 0.70 and A3 sin i3 ? 7 AU. The orbit of the eclipsing binary itself was shown to be also elliptical, but with a low eccentricity (e = 0.0025(5)), while apsidal motion with a period Uobs > 80 yr was observed at a theoretically expected period Uth ≈ 92 yr. At least 20 to 30 more years of photoelectric measurements of this star will be required to reliably determine Uobs.  相似文献   
863.
Automated rainfall simulator for variable rainfall on urban green are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infall simulators can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hydrologic processes affecting the total runoff to urban drainage systems. This knowledge can be used to improve urban drainage designs. In this study, a rainfall simulator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rainfall on urban green surfaces. The rainfall simulator i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programmed to replicate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in rainfall intensity of both historical and synthetic rainfall events with constant rainfall intensity on an area of 1 m2.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ainfall simulator is test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with regard to spatial uniformity of the rainfall,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raindrops, and the ability to replicate historical and synthetic rainfall events with temporally varying intensity. The rainfall simulator is applied in the field to evaluate its functionality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wind on simulated rainfall. Finally, a field study is carried ou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noff, soil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and surface slope. Performance and field tests show that the simulated rainfall has a uniform spatial distribution, whereas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raindrops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omparable rainfall simulators. The rainfall simulator performs best in low wind speed conditions. The simulator performs well in replicating historical and synthetic rainfall events by matching both intensity variations and accumulated rainfall depth. The field study shows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rainfall, runoff, infiltration, soil water content, and surface slope.  相似文献   
86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遥感图象的典型变换方法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建立典型变换矩阵的两种方法:(1)从野外地物反射波谱数据的典型分析求出;(2)直接从遥感数字图象的亮度值数据求出。文中还讨论了地面反射波谱的典型分析结果与多光谱遥感图象亮度值典型分析结果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将地面波谱典型分析结果用于数字遥感图象处理的可行性。简述了在101图象处理系统上实现典型变换的步骤。最后给出两个用于岩性识别的实例。  相似文献   
865.
地形是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之下综合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地形具有不同的起伏形态特征,从全局或宏观的观测视角,可以视觉感知到这种地形起伏及其特征规律。纹理是众多物体表面呈现的有规律的线条组合,DEM作为地形的数据表达,不同地形类型区域的起伏形态具有纹理的显著表征。目前,对于DEM纹理研究主要是从DEM影像认知的角度出发,利用图像纹理的计算方法进行地形纹理对象描述和指标的提取,并基于获取的纹理对象进行区域地形特征分析和地貌类型的分类,在视觉上的反映存在不足。DEM起伏纹理作为一种基于某种观测视角和尺度的地形要素组合对象,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视觉认知,明确基于视觉认知的DEM起伏纹理构成要素和不同视觉变量控制的纹理要素组合结构,通过实现DEM起伏纹理的多维可视化建模,达到DEM数字地形建模的抽象与简化。基于此,本文以DEM地形起伏纹理为研究对象,对DEM起伏纹理进行视觉认知,明确DEM起伏纹理的涵义并建立提取方法,使用建立的方法实现了DEM起伏纹理的提取,取得了较好的提取效果。从视觉感知的机制出发,确定了决定视觉感知结果的视觉变量组合。确定了包含景深、长度和邻域等用于视觉综合的参数,设计建立了多变量的DEM起伏纹理消隐方法。最后设置视觉变量并使用该方法实现了DEM起伏纹理的消隐,消隐后DEM起伏纹理的数量分别降低了45.2%和53.2%,视觉上也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6.
磁流变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结构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由于高阶单步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结构非线性分析及考虑时滞的主动控制等,显示了它的稳定、精度高和计算迅速等特点。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磁流变阻尼器属于速度相关型变阻尼半主动控制器,已有的一些算法,或因计算时间过长不能用于实际控制,或因需要事先经过学习训练,控制效果取决于训练学习的情况。因此,本文将高阶单步法应用于磁流变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系统,采用开关控制和连续控制两种控制率对磁流变液的剪切强度进行调节。仿真计算表明,该控制算法是一种能用于结构实际控制的变阻尼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867.
辽河口湿地生态景观格局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年景观格局图、DEM数据、人口、GDP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建筑用地、芦苇地、水稻田和养殖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模拟结果表明,转为建筑用地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是农村人口密度和城镇人口密度;转为芦苇地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是农村人口密度和过境水资源量;转为水稻田和养殖区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都是农村人口密度和第一产业值。在这4种生态景观格局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最重要的解释变量都是农村人口密度,这表明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形成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农村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868.
李柏乔 《岩土力学》2006,27(Z2):435-440
通过试验资料,说明了应力路径对砂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从实测资料及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分析了土石坝中应力路径的特点;然后介绍了部分现有在土石坝变形计算中考虑应力路径影响的方法;最后,通过砂土的等应力比及变应力比路径试验资料的分析,揭示了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推导了变应力比路径下非线性弹性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在土石坝变形计算中考虑应力路径影响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69.
β分布的参数确定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岩土工程中随机变量的空间概率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介绍了确定β分布各参数的迭代方法,提出了经验公式简化迭代过程,有效地处理了随机变量分布范围的估计问题,并阐明了β分布在可靠度领域中的适用性。作为对比,对同一样本采用了其他分布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β分布拟合精度高于其他分布。  相似文献   
870.
本文根据线状要素地理信息表达的需要,对线状符号进行了分类.在分析了线状符号的视觉变量之后,给出了其图案单元的数据结构。最后结合线状符号的分解、组合特性提出了线状符号的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