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58篇 |
免费 | 1798篇 |
国内免费 | 13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0篇 |
大气科学 | 90篇 |
地球物理 | 3373篇 |
地质学 | 4445篇 |
海洋学 | 276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601篇 |
自然地理 | 2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32篇 |
2022年 | 219篇 |
2021年 | 280篇 |
2020年 | 228篇 |
2019年 | 347篇 |
2018年 | 276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330篇 |
2015年 | 317篇 |
2014年 | 363篇 |
2013年 | 391篇 |
2012年 | 374篇 |
2011年 | 334篇 |
2010年 | 329篇 |
2009年 | 435篇 |
2008年 | 429篇 |
2007年 | 375篇 |
2006年 | 413篇 |
2005年 | 317篇 |
2004年 | 362篇 |
2003年 | 284篇 |
2002年 | 252篇 |
2001年 | 261篇 |
2000年 | 260篇 |
1999年 | 170篇 |
1998年 | 195篇 |
1997年 | 172篇 |
1996年 | 170篇 |
1995年 | 163篇 |
1994年 | 158篇 |
1993年 | 130篇 |
1992年 | 105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西段晚新生代逆冲推覆断裂发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西段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我国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通过野外对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的调查研究、结合年代学测试和综合分析,认为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西段地区的旱峡—大黄沟断裂、玉门断裂、新民堡断裂和阴洼山断裂都是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活动断裂。旱峡—大黄沟断裂形成于中新世晚期,一直活动至今;玉门断裂形成于上新世早期,在距今7.6ka左右和3.2ka左右发生过2次强烈的新构造活动(古地震),也是2002年玉门地震的发震断裂;阴洼山断裂形成于上新世晚期(3.0Ma左右),在距今19.9~21.0ka、8.6~10.0ka、4.1~5.0ka发生过3次强烈的新构造活动,也可能是1785年惠民堡(现新民堡)地震的发震断裂;但是位于近盆地中心的新民堡断裂形成时代明显晚的多,起始于中更新世晚期(0.17Ma左右),在距今28.3ka、4.4ka和1.2ka左右发生过强烈的3次新构造活动。在运动形式上,上述4条断裂均为自南南西向北北东的逆冲推覆。在变形性质上,新民堡断裂以非地震性的蠕滑为主,其他3条断裂主要为地震性的粘滑变形。在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西段的北北东剖面上,逆冲推覆断裂表现为前展-后展复合发育模式,即形成时代最新的是位于酒西盆地中心的新民堡断裂,在酒西盆地中心以南部分的剖面中断裂发育为前展式,由祁连山腹地向河西走廊盆地中心断裂形成时代越来越新,而酒西盆地中心以北部分的剖面中断裂发育为后展式,即从盆地中心到盆地北缘断裂形成时代越来越老。 相似文献
962.
Quaternary vertical offset and average slip rate of the Nojima Fault on Awaji Island, Japa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bstract Drilling was carried out to penetrate the Nojima Fault where the surface rupture occurred associated with the 1995 Hyogo-ken Nanbu earthquake. Two 500 m boreholes were successfully drilled through the fault zone at a depth of 389.4 m. The drilling data show that the relative uplift of the south-east side of the Nojima Fault (south-west segment) was approximately 230 m. The Nojima branch fault, which branches from the Nojima Fault, is inferred to extend to the Asano Fault. From the structural contour map of basal unconformity of the Kobe Group,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displacement of the Nojima branch–Asano Fault is estimated to be 260–310 m. Because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displacement on the Nojima Fault of the north-east segment is a total of those of the Nojima Fault of the south-west segment and of the Nojima branch–Asano Fault, it is estimated to total to 490–540 m. From this, the averag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slip rate on the Nojima Fault is estimated to be 0.4–0.45 m/103 years for the past 1.2 million years. 相似文献
963.
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资料,采用Brune圆位错模型对1998年12月至2006年8月云南境内M≥3地震和越南北部M>2地震测算震源参数。结果表明,红河断裂两侧活动块体的地震活动和震源参数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就地震矩与震级的标度关系而言,滇西南块体与美国加州圣安德列斯断层和滇西实验场及其周边地区的结果一致,但与华南块体和越南北部地区有差异;从应力降的测算结果看,华南块体西缘的云南及越南北部地区的年均值为7.29MPa,滇西南块体为4.48MPa,两块体北部地震的应力降大于南部地区,应力降由北向南逐渐减小;就地震位错年均值而言,华南块体为12.3mm/a,滇西南块体为6.6mm/a。 相似文献
964.
针对有限通信情形下航天器自主交会的故障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Delta算子的鲁棒故障检测滤波器设计方法.采用C-W方程来描述航天器间的相对运动模型,通过Delta算子方法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系统的离散模型.在故障检测滤波器设计中,考虑信号量化和数据丢包同时存在的情况,并且采用随机伯努利序列来描述数据丢包现象.最后,基于LMI方法给出故障诊断存在的充分条件,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滤波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5.
地台活化与层控铅锌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大多数层控铅锌矿床是产在半封闭沉积盆地碳酸盐岩中,属同生沉积成因。在地台活化时期,由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从稳定地块转向活化。在构造-岩浆作用时期,火山喷气导致了金属聚积。因此,所有的矿床均表现出受超壳大断裂控制,这些矿床可认为是同生沉积-火山喷气成因。 相似文献
966.
The performance of pipelines subjected to permanent strike–slip fault movement is investigated by combining detail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closed-form solutions. First a closed-form solution for the force–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 of a buried pipeline subjected to tension is presented for pipelines of finite and infinite lengths. Subsequently the solution is used in the form of nonlinear springs at the two ends of the pipeline in a refined finite element model, allowing an efficient nonlinear analysis of the pipe–soil system at large strike–slip fault movements. The analysis accounts for large strains, inelastic material behavior of the pipeline and the surrounding soil, as well as contact and friction conditions on the soil–pipe interface. The numerical models consider infinite and finit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corresponding to various angles β between the pipeline axis and the normal to the fault plane. Using the proposed closed-form nonlinear force–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 for buried pipelines of finite and infinite length, axial strains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results obtained from detailed finite element models that employ beam elements and distributed springs along the pipeline length. Appropriate performance criteria of the steel pipeline are adopted and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the end conditions of the pipelin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ipeline performance. For a strike–slip fault normal to the pipeline axis, local buckling occurs at relatively small fault displacements. As the angle between the fault normal and the pipeline axis increases, local buckling can be avoided due to longitudinal stretching, but the pipeline may fail due to excessive axial tensile strains or cross sectional flattening. Finally a simplified analytical model introduced elsewhere, is enhanced to account for end effects and illustrates the formation of local buckling for relative small values of crossing angle. 相似文献
967.
利用2011日本东北大地震的亚洲东部GPS远场水平位移数据,通过计算及比较分析4个独立震源解和倾/滑角效应,研究了远场地震变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低角度逆冲型地震来说,水平位移格林函数在远场位移场中占主导作用。基于此确定了远场GPS水平位移场能在反演中有效利用的空间范围,为联合远场GPS数据和近场GPS数据反演断层滑动分布作理论准备,并为远场数据反演位错Love数(h、l)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8.
在活断层的力学性质参数中 ,摩擦系数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它是建立活断层运动学与动力学之间物理力学关系进而促进地震地质研究沿着“由静到动、由定性到定量”方向深入发展的关键性参数之一 ,也是建立活断层重新滑动准则从而定量评估断层稳定性或地震危险性不可缺少的物理参数 .目前 ,断层摩擦系数主要是应用双剪法对采自断层的断层泥进行实验室测试和研究而取得的 .这样取得的结果很难说能够代表断层实际摩擦系数 ,尤其很难反映断层深部摩擦性状 ,采用实验室方法是无法测知不同地质时期断层活动所显示的摩擦性状及其演化特征的 .因此 ,必须寻找定量确定断层摩擦系数及其演化特征的新途径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出了根据对活断层运动学实测资料的分析并结合年代学测试定量确定断层摩擦系数和动力学主要参数及其演化特征的新途径 . 相似文献
969.
从区域构造入手,对单侯井田构造进行分析,认为井田内断层发育以走向NW—NE、落差≤5m的小型正断层为主,且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构造的两侧.特别是在其弧形转折带附近往往形成“羽”状雁列的小断层密集带。断层垂向上多分布于4—7号煤层之间的厚煤层发育区,其严重破坏了煤层的连续及完整性,是影响煤层开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井田褶皱构造相对不发育,以短轴小型背、向斜为主,均属缓波状褶曲,对煤层的开采无影响或影响较小。根据井田地质构造发育程度,对其进行预测及分区评价:井田东部为强烈的构造挤压带,以发育走向NW-近EW—NE向的大型逆掩断层为特点,构造最复杂;井田西北部是相对较轻微的构造挤压带,以发育走向NE向的逆断层为特征,构造较复杂;井田南部以发育近SN或NNW向正断层为主,构造相对简单。评价结果对矿井设计及采区与工作面布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70.
方差体技术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维地震数据体反映了地下一个规则网格的反射情况。当遇到地下有断层或某个局部区域地层不连续变化时,一些地震道的反射特征就会与附近地震道出现差异而导致地震首局部的不连续性。三维方差体技术就是求取三维数据体所有样点的方差值来反映这种不连续性信息。通过该技术在济宁2号井某采区的实际应用,可看出,方差体技术在三维地震信息的自动拾取以及提高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精度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对断层、陷落柱有良好的自动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