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测绘学   260篇
大气科学   218篇
地球物理   421篇
地质学   340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Sentinel-2A与Landsat 8O LI逐像元辐射归一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不同传感器光谱响应函数差异及不同地物类型反射率光谱的差异,提出了一种逐像元辐射归一化方法,并以2017年7月17日内蒙古达里诺尔湖地区准同步过境的Sentinel-2A及Landsat 8数据为例,对两类数据可见-近红外波段(VNIR)地表反射率结果进行归一化。首先采用Sen2cor方法及NASA官方提供大气校正算法,分别对Sentinel-2A及Landsat 8 OLI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并重采样到同一空间分辨率;然后基于光谱库计算匹配因子并构建图像与光谱库之间的匹配转换模型,实现像元尺度上从Sentinel-2影像到Landsat 8影像地表反射率相似波段之间的转换。结果表明,经逐像元归一化的影像相比原始影像及经HLS光谱归一化的影像,与Landsat 8 VNIR波段的相关性明显提高,辐射一致性增强。该转换模型为多源中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高精度辐射归一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72.
谢亮 《天文学报》2019,60(3):54-61
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与改进型谱减法相结合的低信噪比短波时号语音增强方法,解决在复杂噪声环境下短波时号无法用于定时的问题.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算法对带噪短波时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通过最大相关度筛选出含有短波时号的固有模态分量进行重构,再对重构之后的信号进行谱减,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降噪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973.
首先介绍了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与原理, 给出了由经验模态分解产生的固有模态函数重构特定滤波器的算法, 然后通过对已知数据的仿真检验, 认为该方法在分解与重构滤波器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 最后通过对形变数据中几类典型干扰信号的初步试验与对比分析, 可看出获得了满意的处理效果。 综合分析认为, 经验模态分解及其组合滤波器在干扰消除或某些频率成分滤波与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可作为形变数据预处理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数据分解方法。  相似文献   
974.
北太平洋海温分布与7月副高的遥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952-2005年共54 a北太平洋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奇异值分解结果表明,6月日界线附近西风漂流区的SST包含了北太平洋SST场的主要信息,西风漂流区与赤道冷水区的SST存在遥相关振荡,并且在6月振幅达全年最高值,11月其振幅出现次高值。分析结果表明,6月西风漂流区的SST可视为来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强弱变化的信号:6月西风漂流区的SST偏低,则来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反之,来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偏弱。  相似文献   
975.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hav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plat-forms for coordinat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ctivities,and their evolution patterns pro-foundly affect value distribution across the world.In this study,we shall firstly carry out an in-depth quantitative research to analyze the patterns and evolution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using a long time-sequenced multi-region input-output table and the network analysis approach.Then based on the method of value-added decomposition,we will develop an index system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of regions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Finally,we will try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of coun-tries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by constructing a regress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1995 to 2015,the evolution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measured by input-output linkage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expansion,contraction,re-expansion,and re-contraction.In addition,the core communities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evolved from two major production communities(Europe and the Americas)to three pillars(Europe,Americas,and Asia)while more segmented communities are mainly affected by geographical proximity.The latter consists of European,North American,South American,African and Asian communities.The evolution of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pattern primarily manifests as a process of cooperation strengthening or weakening among communities,based on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need for individu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Meanwhile,the United States,Germany,and the United Kingdom have consistently ranked among the top entities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whereas China,Russia,and Southeast Asia have the fastest rises in ranking.In addition,government efficiency,resources endowment,infrastructure conditions and technology level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相似文献   
976.
采用新疆地区50个站1960-2000年6~8月降水资料,运用标准化距平、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Morlet小波分析及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并基于NCEP/NCAR的500hPa再分析高度场资料对极涡、阻高与新疆夏季降水做奇异值分解,从而讨论了极涡与阻高对新疆夏季降水的影响,得到了一些结果。新疆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匀性,天山山脉附近的降水量最大,而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及新疆东部戈壁滩地区的降水量最小。新疆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年际变化振幅较小,之后年际差异急剧增大。新疆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性也很显著,降水量总体上呈现明显的线性增长趋势。同期及前期冬春季极涡与阻高对新疆夏季降水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77.
重力异常小波多分辨分析分解阶次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刁博  王家林  程顺有 《地球科学》2007,32(4):564-568
分解阶次的确定是重力异常小波多分辨分析中的基本问题之一.以塔里木及天山地区布格重力异常数据为例, 通过讨论信号长度、小波母函数的支撑长度与分解阶次的关系, 以及对比分解结果与大地水准面异常的特征, 提出了分解阶次的确定方法.发现对于该重力异常数据, 使用bior3.5小波, 5阶小波分解细节可以避免小波母函数特征过多的干扰, 其结果与相应大地水准面异常特征比较吻合, 而6阶小波分解细节结果却与相应大地水准面异常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从信号处理和重力异常的地球物理意义两方面表明, 恰当的小波分解阶次为5阶, 更高阶次的分解结果并不合理.所使用的方法对重力异常小波分解阶次的确定是有效和易行的, 为小波分析在重力场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进行了新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78.
小波多尺度分解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介绍了小波多尺度分析的数学原理,以三峡13期流动重力资料为例进行了小波分解。讨论了网格距对三峡流动重力资料分解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平均点距的方法;讨论了小波阶数与重力变化波长的关系.根据网格距及小波理论计算了各阶小波及逼近对应的波长范围。讨论了重力变化区移动与数据延拓、网格加密、网形完整性以及小波计算起始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如重力网形不完整,分解结果中重力变化区随小波阶增加的移动没有规律.如果网形完整.分解结果普遍存在随小波阶增加而有规律移动的负重力变化区。重力变化区移动与小波分解起始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9.
运用各种物探手段对渤海海域A构造所在三维区及其东南部的二维区地震资料进行连片地震资料解释、成图,并结合以往勘探成果对目的层新近系明下段及馆上段的储盖组合、油气运移等石油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该构造区实施进一步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研究运用了方差、三维可视化、波阻抗反演、分频以及基于波形的地震相分析等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  相似文献   
980.
庞金凤  刘波  张波  张朋朋  王波  曾凡江 《气象》2019,45(5):651-658
新疆南疆地区是扬沙浮尘的主要高发区,风沙对当地生产生活影响严重。为揭示当地风沙天气变化特征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通过小波分解方法,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沙漠 绿洲过渡带2008—2016年沙尘天气发生时序分解为平稳性波动项和非线性趋势项,根据两项数据的特性,针对性选取自回归(AR)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进行变化趋势预测,最后利用加法原则重构实现沙尘天气发生日数时序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尘天气发生属于典型的春夏型,主要集中在3—9月,峰值出现在5月。组合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绝对误差为4.00 d, 均方根误差为3.76 d),同时,其结果与AR模型、LSSVM模型预测结果相比较也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组合模型相关系数相比AR、LSSVM分别提高了0.12、0.31),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为研究区预防风沙灾害及指导实际生产生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