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分析了CTS-1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和模拟仪器DD1、DK1记录的地震资料,发现在地震记录与大震速报方面,数字仪器可以代替原来的模拟仪器,并与模拟记录实现“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142.
以星载多角度传感器MISR为数据源反演宽波段反照率;根据入射辐射情况的不同(即是否考虑大气影响),将反照率分为理论反照率(Inherentalbedo)和实际反照率(Apparentalbedo)分别进行计算,并建立它们与大气状况的函数关系式,检验结果表明,该函数关系可靠。  相似文献   
143.
在满足一定测试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地震计标定的效率在地震计的批量生产中十分重要。讨论了宽频带地震计三点正弦波标定和阶跃标定,并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快速标定新方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4.
周国成 《地球物理学报》1989,32(06):628-635
本文研究了地球磁尾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内由离子束流和等离子体密度梯度联合作用产生的静电不稳定性.模型等离子体由向尾流动的冷离子束流、向地球流动的暖离子束流和背景暖电子组成,等离子体密度是非均匀的,等离子体β(热压强与磁压强之比值)很小,电子等离子体频率与电子退旋频率之比。ωe/Ωe》1.结果表明,斜传播的静电快、慢离子束流-密度漂移模能够被激发。  相似文献   
145.
广角地震测线(OBS973-2)位于南海南部陆缘,其地壳深部构造是研究南海共轭扩张及形成演化的直接证据之一.本文采用2D射线追踪技术,结合与之重合的多道地震测线(NH973-2)时深转换结果,对OBS973-2测线重新进行了正、反演研究,得到了礼乐滩及邻近海区的精细地壳结构.与前人结果相比,本文基于正反演速度模型,把测线分为陆壳区(0~200 km)、洋陆过渡区(200~280 km)和洋盆区(280~370 km).地壳结构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陆壳区沉积层厚度横向差异大,且速度横向不均匀,地壳整体厚度大(约20 km),有横向速度差;洋陆过渡区速度和厚度横向均匀,地壳减薄(约8 km);洋壳区地壳厚度减薄至6 km.与以往研究相比,新的认识集中在两个方面,(1)在方法上,综合广角地震和多道地震数据,借助正演和反演方法,能够得到更多更可靠的地壳结构信息.(2)在地壳结构上,结合广角地震与多道地震,得到洋陆过渡区莫霍面向海减薄的形态及其埋深(约12~18 km,海平面为0 km);进一步验证礼乐滩区域在洋陆过渡区没有明显的高速层,为非火山型陆缘,其共轭扩张点为中沙地块;陆壳区上地壳强烈的拉张作用在速度模型表现出横向速度异常和低速区,在多道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大量10~20 km的正断层.  相似文献   
146.
流动地震观测背景噪声的台基响应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规模流动地震台阵技术发展为高分辨率深部结构成像提供了重要基础,背景噪声是影响流动地震观测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掌握流动地震观测噪声规律,发展流动地震观测降噪技术, 编制流动地震观测技术规范, 我们开展了针对不同台基流动地震观测背景噪声的观测实验与分析. 其中,山西省临汾市五个地点架设了共22个对比观测台站, 进行了超过一年半的连续观测. 通过计算不同频段范围内背景噪声记录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 研究了不同场地条件和环境噪声下流动地震观测台站的噪声特征及其台基响应,分析了不同台基处理方式对噪声的抑制效果. 结果表明:(1)高频人为噪声和长周期自然噪声是影响流动地震观测质量的主要噪声, 可以通过增加台基深度和改善台基处理方式等方法降低其影响; (2)增加台基深度能有效地降低长周期噪声和高频噪声, 2 m深坑能使高人为噪声台站各分量的高频频段和长周期频段分别降低5 dB和10 dB; (3)由于其不稳定性, 沙子台基的水平分量在长周期频段一般要高于摆墩台基5 dB, 流动地震观测中推荐使用摆墩台基; (4) 台站位置、台站内部温度和空气流动都是影响台站噪声的重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场地条件和噪声环境下的台基处理建议和适合国情的移动地震台阵台站建设参考方案, 有助于流动地震观测野外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7.
王洪体  崔仁胜  叶鹏  王宏远  李丽娟 《地震》2021,41(4):148-157
深井井下地震综合观测对仪器的可靠性要求很高,为满足高可靠性的要求,我们提出了基于6个斜轴悬挂平动分量传感器的高可靠深井地震计解决方案.使用该方案的高可靠深井地震计的可靠性是普通三分量地震计的20倍,为了最大限度发挥高可靠深井地震计方案的优势,需要掌握各分量的工作状态.本文研究了所有6个分量传感器输出波形的特征,提出垂直...  相似文献   
148.
南海北部潮汕坳陷海区海底地震仪调查实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潮汕坳陷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良好油气前景的中生代残留沉积坳陷,其中生代地层也被新近的钻井证实。为研究其盆地深部构造,“十五”863课题跨越该区进行了深地质调查。调查采用5台国产海底地震仪记录深部地震资料。处理结果显示本次调查清楚地记录到了来自地壳内部和Moho面的震相,这是国产海底地震仪在南海地区的首次成功实践。海底地震仪记录揭示沿测线的地壳在南海形成过程中减薄程度较低,中生代地层速度较高,代表致密的岩石,这些因素可能不利于油气的储集,需要在勘探中避开。  相似文献   
149.
The ultra-slow, asymmetrically-spreading Knipovich Ridge is the northernmost part of the Mid Atlantic ridge system. In the autumn of 2002 a combined ocean-bottom seismometer multichannel seismic (OBS/MCS) and gravity survey along the spreading direction of the Knipovich Ridge was carried out.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gain an insight into the crustal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what is assumed to be an amagmatic segment of oceanic crust. P-wave velocity and Vp/Vs models were built and complemented by a gravity model. The 190 km long transect reveals a much more complex crustal structure than anticipated. The magmatic crust is thinn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of 7.1 ± 1.0 km. The young fractured portion of Oceanic Layer 2 has low seismic velocities while the older part has normal seismic velocities and is broken into several rotated fault blocks seen as thickness variations of Layer 2. The youngest part of Oceanic Layer 3 is also dominated by low velocities, indicative of fracturing, seawater circulation and thermal expansion. The remaining portion of Layer 3 exhibits inverse variations in thickness and seismic velocity. This is explained by a sequence of periods of faster spreading (estimated to be up to 8 mm/year from interpretation of magnetic anomalies) when more normal gabbroic crust was being generated and periods of slower spreading (5.5 mm/year) when amagmatic stretching and serpentinization of the upper mantle occurred, and crust composed of mixed gabbro and serpentinized mantle was generated. The volumetric changes and upward fluid migr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serpentinization in this part of the crust, caused disruption to the overlying sedimentary layers.  相似文献   
150.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震中附近遭受了强烈地震破坏.为验证Graves和Pitarka开发的GP断层破裂模型在震前对中国地区地震动场的预测与评估能力,本文基于GP法,考虑不同上升时间系数(rc)的影响,对门源地震进行了确定性地震动模拟.将模拟结果在地震动衰减规律、波形与幅值和烈度分布三个方面分别与青藏地区的地震动峰值预测方程、强震观测记录和根据强震记录自动产出的烈度图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rc为9.0时,模拟记录与实测记录和地震动峰值预测方程基本一致.本文较好的重现了门源地震的强震动场,在合理选取rc的情况下,GP法可以应用于中国地区震前强地震动场的预测和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