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1篇 |
免费 | 337篇 |
国内免费 | 9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7篇 |
大气科学 | 51篇 |
地球物理 | 737篇 |
地质学 | 272篇 |
海洋学 | 231篇 |
天文学 | 60篇 |
综合类 | 130篇 |
自然地理 | 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106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81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98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作为射电天文接收机系统的关键器件, 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和增益性能对接收机系统的灵敏度有重要影响. 采用100nm砷化镓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pseudomorphic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pHEMT)\lk工艺, 研制了一款可覆盖C波段(4--8GHz)的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 LNA). 所设计的LNA采用3级共源级联放大拓扑结构, 栅极、漏极双电源供电. 常温下测试表明, 该LNA在4--8GHz频段内平均噪声温度为\lk60K, 在5GHz处获得最低噪声温度50K, 通带内增益($31\pm1.5$)dB, 输入输出回波损耗均优于10dB, 芯片面积为$2.1\times1.1$mm2, 可以应用于C波段射电天文接收机以及卫星通信系统等. 相似文献
83.
德令哈13.7 m望远镜是中国最重要的射电望远镜之一.望远镜自安装超导成像频谱仪以及采用飞行观测模式以来,运行近10 yr.在此期间,望远镜开展并完成大量的天文观测,累积了巨量的天文数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介绍了超导成像频谱仪在天文观测中的运行状态,运行中疑难问题、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案.详述了超导成像频谱仪各方面性能测试及多年来的性能分析,包含接收机噪声温度及望远镜系统噪声温度、镜像抑制比、接收机稳定性、波束性能等方面.列举了超导成像频谱仪更新发展方面的工作,包含本振功率自动化调整、边带分离型超导混频器预放大电路的更新、控制程序的优化等.总结经验和规律,承前启后,将过去的超导成像频谱仪的维护运行经验应用到之后新一代大规模接收机系统中. 相似文献
84.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磁场观测受到的人文干扰越来越严重.汽车、地铁、高铁等产生的近场噪音造成了地磁脉动等空间场源信号难以被精确观测,严重影响了地磁观测资料的实际使用价值.因此抑制这些近场噪音、提取空间场源信号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将远场参考法和盲源信号分离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分离空间场源信号和近场噪音的方法.首先,基于仿真分析,我们准确分离了不同特征的源信号,阐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然后,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日本千叶地区受电车干扰较为严重的实际磁场观测数据,并选用数据质量较高的KAK国际基准台作为远场参考,实现了地磁脉动和电车干扰信号的分离,并在此基础上对观测台站的近场噪音进行了抑制.这些结果表明基于参考台的盲源信号分离法在抑制近场噪音、提取地磁场信号中是有效的,可能在电磁法勘探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85.
基于可分解马尔科夫网的极端椒盐噪声图像滤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分解马尔科夫网(decomposableMarkovnetworks,DMN)的极端椒盐噪声的均值滤波方法,指出其网络节点的阈值衰减特性和网络节点的连接特性具有很好的对椒盐噪声污染图像的噪声定位的作用,并提出一种在该网络控制下,只对与噪声相关的像素进行均值计算以替代噪声像素的亚均值滤波算法,实现了图像的较强自适应滤波。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86.
87.
Based on dynamic response signals a damage detec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marine risers. Damage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numerous modal properties have encountered issues in the researches in offshore oil community. For exampl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tructure mass due to marine plant/animal growth and changes in modal properties by equipment noise are not the result of damage for riser structures. In an attempt to eliminate the need to determine modal parameters, a data-based method is develop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thod requires that vibration data are first standardized to remov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and the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ARMA) model is used to fit vibration response signals. In addition, a damage feature factor i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autoregressive (AR) parameters. After that, the Euclidean distance between ARMA models is subtracted as a damage indicator for damage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and a top tensioned riser simulation model with different damage scenarios is analyz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dynamic acceleration responses of a marine riser as sensor data. Finally, the influence of measured noise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amage localization results,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ccurate damage locations of risers and is robust to overcome noise effect. 相似文献
88.
GM4型磁通门磁力仪性能检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磁通门磁力仪广泛应用于观测地球磁场相对变化的仪器。相对于应用,仪器的性能测试不为人们所熟悉。本文针对GM4型磁通门磁力仪的噪声特性,频率特性,线性度,温度特性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依据、测试方法及流程给予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9.
选取中国沿海海洋站中与验潮室并址的22个GNSS基准站近9 a的观测资料,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分析各站时间序列的噪声特性,建立最优噪声模型;然后顾及有色噪声,利用最优噪声模型估计测站速度,并与纯白噪声模型和GLOBK获取的速度及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沿海海洋站的GNSS时间序列均含有有色噪声,各分量的噪声特性不完全一致,E方向和U分量均以白噪声+闪烁噪声为主,N分量以白噪声+闪烁噪声和白噪声+一阶马尔科夫噪声+随机漫步噪声为主。2)全国沿海3个海区N、E分量的白噪声和闪烁噪声基本呈现越往南噪声越大的规律,南海海区U分量的白噪声和闪烁噪声最大。3)顾及有色噪声的速度中误差是仅考虑白噪声和GLOBK估计的速度中误差估计值的5~10倍,这种差异比内陆观测站的要大。4)在对海洋站GNSS时间序列进行速度分析时,为获取正确的速度值,应该先准确判断噪声的类型,再顾及有色噪声的影响估计测站速度。 相似文献
90.
Optical buffers are critical for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in future optical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study as well as a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n a new optical buffer with large dynamical delay time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cascaded double loop optical buffers (DLOBs). It is found that pulse distortion can be restrained by a negative optical control mode when the optical packet is in the loop. Nois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realise a large variable delay range by cascaded DLOBs. These conclusions are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 system with 4-stage cascaded DLOBs. Both the theoretical simulation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large delay range of 1--9999 times the basic delay unit and a fine granularity of 25 ns can be achieved by the cascaded DLOB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scaded DLOBs is suitable for the all optical network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