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64篇 |
免费 | 1328篇 |
国内免费 | 2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7篇 |
大气科学 | 249篇 |
地球物理 | 1710篇 |
地质学 | 1296篇 |
海洋学 | 287篇 |
天文学 | 16篇 |
综合类 | 237篇 |
自然地理 | 4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32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148篇 |
2021年 | 182篇 |
2020年 | 169篇 |
2019年 | 204篇 |
2018年 | 152篇 |
2017年 | 175篇 |
2016年 | 176篇 |
2015年 | 200篇 |
2014年 | 208篇 |
2013年 | 191篇 |
2012年 | 170篇 |
2011年 | 162篇 |
2010年 | 133篇 |
2009年 | 161篇 |
2008年 | 165篇 |
2007年 | 201篇 |
2006年 | 170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36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100Ma——塔里木盆地演化的重要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沉积盆地波动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典型井的周期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在其地质历史时期100Ma的周期是很明显的,自寒武纪以来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每一完整周期都由正相位和负相位两个半周期所组成,而第三纪为第Ⅴ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该周期控制了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的过程及成藏旋回,并至少控制了古生代的反转构造。对沉积与剥蚀过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周期波正相位和负相位分别对应于沉积期和剥蚀期;对含油气系统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第Ⅰ个周期波构成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Ⅱ个周期波至第Ⅳ个周期波构成以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Ⅴ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构成以新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对反转构造的控制作用表现在:正相位Ⅰ(寒武纪—早奥陶世)和正相位Ⅱ(晚泥盆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为伸展构造体制,负相位Ⅰ(中奥陶世—晚泥盆世早期)与负相位Ⅱ(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为挤压构造体制。塔里木盆地演化具有100Ma周期的原因与古天山洋、古昆仑洋及特提斯洋的B型俯冲触发的地幔羽的上升流及地块的拼贴导致的地幔羽的休眠状态息息相关,从而周期性地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过程、成藏旋回及反转构造。 相似文献
42.
43.
44.
Seismic Hazard for Selected Sites in Greece: A Bayesian Estimate of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A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maximum values of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at the examined site and quantiles of its probabilistic distribution in a future timeinterval of a given length is considered. The input information for the method areseismic catalog and regression relation between peak seismic acceleration at a givenpoint and magnitude and distance from the site to epicenter (seismic attenuation law).The method is based on Bayesian approach, which simply accounts for influenceof uncertainties of seismic acceleration values. The main assumptions for the method are Poissonian character of seismic events flow and distribution law of Gutenberg-Richter's type.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seismic hazard estimation in six selected sitesin Greece. 相似文献
45.
46.
利用Sentinel-1A SAR数据提取2021年西藏双湖县MW5.7地震同震形变场及2.5D形变场,反演断层滑动分布模型。计算不同节面解为接收断层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差异确定发震构造,并结合余震分布信息评估未来地震风险性。结果表明,地震震中为34.37°N、87.71°E,震源深度6.51 km,发震断层倾向东、走向33°、倾角50°、平均滑动角-74°,以倾滑为主兼有少量左旋走滑分量,最大滑动量0.26 m。短时间内,震区南部地震风险较小,北部则需要结合更多资料进一步分析。本次地震是在羌塘块体持续向东扩张的背景下,受EW向拉伸作用使得黄水湖正断层发生的一次弥散型变形活动,SN向地堑得到进一步扩张。 相似文献
47.
大地测量反演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本文根据R.Parker的理论,首次尝试将近三十年来大地测量反演问题从解的存在性、模型构制、解的非唯一性、解的评价四个方面进行统一,促进了大地测量反演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储层地震反演在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大民屯凹陷构造复杂、薄互层储层横向变化快等特殊地质条件, 在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高分辨处理的地震资料基础上, 利用以已知地质规律和测井资料为约束的储层地震反演新技术, 对地下岩层空间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反演、综合岩性解释、定量预测和描述储层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通过叠前高分辨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测井多属性反演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提高了该区储层预测的纵向分辨率, 加强了对薄互层砂体的识别能力, 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可靠性, 落实了有利的岩性圈闭, 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为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49.
论多种数据联合反演的模式及算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针对日益丰富的数据资料,综述了大地测量反演的发展进程,论述了多种数据联合反演的意义和必要性,给出了兼顾权比确定的大地测量、地震和地质三类数据的联合反演模式及采用水准测量、GPS和重力三种数据联合反演断层参数的具体公式,特别介绍了求解优化问题所有全局最优解的区间算法,并给出了基本算例,结果体现了区间算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及其在大地测量反演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Four results of the rupture process of 14 April 2010 Yushu, Qinghai, earthquake, obtained by inverting the broadband seismic data of 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GSN) based on the inversion method of earthquake rupture process, we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Yushu earthquake has several basic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① There exist two principal sub-events which correspond to two slip-concentrated patches being located near the hypocenter and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epicenter. The rupture of the slip-concentrated patch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epicenter broke though the ground surface; ② The peak slip and peak slip-rate are about 2.1 m and 1.1 m/s,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Yushu earthquake is an event with large slip-rate on the fault plane; ③ Overall the Yushu earthquake is a unilateral rupture event with the rupture mainly propagating southeastward. The strong focusing of the seismic energy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epicenter due to the "seismic Doppler effect" reasonably accounts for the tremendous damage in the Yushu ci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