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8篇
  免费   879篇
  国内免费   1844篇
测绘学   144篇
大气科学   450篇
地球物理   1334篇
地质学   3802篇
海洋学   908篇
天文学   194篇
综合类   213篇
自然地理   49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K-lingunite is a high-pressure modification of K-feldspar that possesses the tetragonal hollandite structure. Variations of the Raman spectra of K-lingunite were studied up to ~31.5 GPa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n the range 79–823 K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Raman frequencies of all bands were observed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 and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for K-lingunite. This behavior is in line with those observed for most of other materials. New sharp Raman bands appear at pressures greater than 13–15 GPa, suggesting a phase transition in K-lingunite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 The transition is reversible when pressure was released. The appearance of these new Raman bands may correspond to the phase transition revealed earlier at around 20 GPa by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Instead of transforming back to its stable minerals, such as orthoclase, microcline or sanidine, K-lingunite became amorphou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803–823 K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相似文献   
32.
Garnet‐bearing ultramafic rocks including clinopyroxenite, wehrlite and websterite locally crop out in the Higashi‐akaishi peridotite of the Besshi region in the Cretaceous Sanbagawa metamorphic belt. These rock types occur within dunite as lenses, boudins or layers with a thickness ranging from a few centimetres to 1 metre. The wide and systematic variation of bulk‐rock composition and the overall layered structure imply that the ultramafic complex originated as a cumulate sequence. Garnet and other major silicates contain rare inclusions of edenitic amphibole, chlorite and magnetite, implying equilibrium at relatively low P–T conditions during prograde metamorphism. Orthopyroxene coexisting with garnet shows bell‐shaped Al zoning with a continuous decrease of Al from the core towards the rim, consistent with rims recording peak metamorphic conditions. Estimated P–T conditions using core and rim compositions of orthopyroxene are 1.5–2.4 GPa/700–800 °C and 2.9–3.8 GPa/700–810 °C, respectively, implying a high P/T gradient (> 3.1 GPa/100 °C) during prograde metamorphism. The presence of relatively low P–T conditions at an early stage of metamorphism and the steep P/T gradient together trace a concave upwards P–T path that shows increasing P/T with higher T, similar to P–T paths reported from other UHP metamorphic terran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either (1) down dragging of hydrated mantle cumulate parallel to the slab–wedge interface in the subduction zone by mechanical coupling with the subducting slab or (2) ocean floor metamorphism and/or serpentinization at early stage of subduction of oceanic lithosphere and ensuing HP–UHP prograde metamorphism.  相似文献   
33.
通过室内水槽试验,观测波浪作用下土体产生的振荡现象,分析土体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及波浪作用后土体强度变化特征,研究了波浪荷载作用下黄河口粉土粒径粗化和“铁板砂”的形成过程。试验及讨论结果表明:在波浪作用下上层粉土体大部分时间处于液化状态;由液化土形成的振荡土层与下部土层之间形成“W”型的滑动面,振荡土层的厚度随着波浪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变小;细粒物质从振荡土层中的骨架中脱离进入水体中,并在土体表层形成一层以黏粒为主的絮凝状沉积物,其厚度随波浪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土体停止振荡前达到最大值;土体液化是“铁板砂”形成的必要条件,而波浪引起的液化土体振荡则使“铁板砂”的形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4.
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扩散是指从煤基质孔隙表面上解吸的煤层气运移到割理系统的主要过程。发生扩散的前提条件是气体浓度差的出现,衡量扩散能力大小的重要参数是扩散系数。前者为由解吸速度、解吸气量和煤层气产量、井孔压力降等因素控制的动态参数,而后者为主要受扩散物质性质、扩散介质特征、扩散系统的温度、压力和孔隙结构形态等因素影响的静态参数。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扩散量与煤层气浓度差和扩散系数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5.
基于日本K-NET和KiK-net台网中4695条俯冲板内地震记录的竖向分量,建立了位移谱阻尼修正系数(DMF)模型.采用基于场地周期的场地分类方法,并通过固定效应法推导出模型系数.该DMF模型考虑了谱周期、阻尼比和场地条件的影响,可以用来调整与震源和距离无关的设计反应谱.利用阻尼比对数的二次方程式对原数据进行拟合回归...  相似文献   
36.
用三维可压缩MHD数值模拟研究了在磁场重联过程中电子压力梯度项的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较高等离子体β,较小离子惯性尺度条件下,广义欧姆定理中压力梯度项在重联过程的作用不可忽略.在磁重联过程中,压力梯度项虽然没有明显改变磁场拓扑结构和重联速度,但它使电子和离子速度明显增大.由于在离子惯性尺度下,离子和电子运动解耦,电子是电流的主要载流子,所以场向电流也增大,并导致核心磁场明显增大.考虑到场向电流是磁层电离层耦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电子压力梯度项的引入加强了行星际磁场南向期间磁层电离层的耦合.电子压力梯度项还在重联区激发了波动,该波动可向重联区外传播.  相似文献   
37.
掌握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基础物性演化特征对提升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基础物性模拟实验和测试仍然以人工制备的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为主,导致测试结果和模拟实验认识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试采工程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亟需原位准原位物性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保压取心及其后续岩心保压转移与测试是积累准原位物性测试数据的有力手段。聚焦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保压取心之后的岩心保压转移与测试,全面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岩心保压转移与测试系统的优缺点,深入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岩心保压转移与测试获得的基础性认识;综述国内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保压取心系统研发现状,梳理与之配套的岩心保压转移与测试系统研发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针对面临的挑战,为发展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保压转移与测试技术装备研发自主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8.
以GIS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作用探索研究为题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GIS技术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功能全面,可以实现全天候工作的优势特点。然后,结合测绘行业方面的相关经验,提出该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作用。最后,对GIS技术的改进做了简单分析。希望可以提高GIS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工作效率,促进我国房产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9.
利用CHAMP (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GRACE-A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A)、SWARM-C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and Environment Explorers-C)等3颗极轨卫星的资料, 研究360—480km高层大气密度在低纬度区域的午夜极大值(Midnight Density Maximum, MDM)现象. MDM一般出现在23:00- 02:00 LT (Local Time)之间,峰值位置在低纬度15°以内,谷值位置在中纬度35°-45°附近,整体略偏向南半球,振幅约为平均密度的26%.随着高度增大以及太阳辐射水平的增强,MDM振幅呈减小趋势;冬至和夏至日附近的季节效应会减弱MDM振幅,在春秋分日的振幅最大.用3个主流大气模型DTM2000 (Drag Temperature Model 2000), NRLMSISE00 (U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 Mass Spectrom-eter and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和JB2008 (Jacchia- Bowman 2008 model)对MDM进行模拟,JB2008没有刻画出MDM现象;另两个模型低估了MDM效应,在360km和480km两个高度DTM2000模型的振幅仅为观测的46%和53%, NRLMSISE00模型仅为观测的33%和26%;模型没有准确刻画出MDM与高度、辐射水平和季节的关系.联合3颗卫星的资料,研究了-种基于地理纬度的6阶勒让德多项式,同时融合地方时和高度因素的经验函数,在振幅和相位上可以较好地刻画MDM特征,相关系数达到0.923,可为大气密度模型的修正提供借鉴,服务于低轨道航天器高精度轨道预报.  相似文献   
40.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是识别人地协同规律、支撑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和热点需求。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框架构建,耦合能值及?方法,提出自组织能力指数(SO)、生态压力指数(EP)、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SC)构成的,基于热力学理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模型,利用文献荟萃法筛选17个典型发达国家1985年状态值计算SO与EP阈值,划分了4个阶段。利用中美两国1985-2015年特征对比验证,结果显示:① 2005年以前中国属“低自组织能力、低生态压力”阶段,之后进入“低自组织能力、高生态压力”阶段,存在低生态效率、规模扩张驱动特征;美国一直属“高自组织能力、高生态压力”阶段,存在高生态效率驱动、经济与生态脱钩特征,与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模型具有较好适应性和可靠性。② 模型利用“获得?量/输入能值量”表达经济社会生态效率、“经济社会?损耗量/生态系统年产?量”表达生态压力,连接了经济社会对生态基底的熵化路径,可识别区域所处可持续发展阶段、分析水平变化和驱动因素。③ 模型以人类与生态并重的视角,从深度上反映经济社会的生态效率、从广度上评价生态空间被占用比例,具有宏观规模与微观效率分析相结合的优势,是对经典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