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及其在结构减震中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菱形开洞加劲软钢阻尼器及其在整体结构中的数值模拟方法,并据此对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的循环加载试验以及安装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的震动台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使用AN-SYS有限元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同时证明了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在整体结构中能够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92.
软钢耗能器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低周疲劳破坏作为软钢耗能器的破坏模式,建立了弹塑性滞回变形幅值和滞回循环次数的概率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按照线性累积损伤准则,提出了大震作用下软钢耗能器可靠度的分析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
随机地震下阻尼器的优化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粘弹性阻尼结构的减震原理,利用随机振动理论中的李雅普诺夫方程求解粘弹性阻尼结构反应的方差矩阵,再以层间位移的方差矩阵为控制函数进行阻尼器的优化设置,并给出发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4.
粘弹性阻尼器是有效的被动消能装置,普通粘弹性阻尼器的力学性能主要受环境温度、激励频率和应变幅值的影响,对结构的设计结果会产生偏差.新型粘弹性阻尼材料,其力学性能不受环境温度和激励频率的影响,通过与普通粘弹性阻尼器动态力学性能的对比,可见新型粘弹性阻尼器作为耗能元件,对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结果会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95.
设置金属阻尼器的某高层建筑耗能减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金属阻尼器在高层建筑中的耗能减震效果,在研究金属阻尼器耗能特性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使用金属阻尼器的某高层建筑进行了8度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反应分析,对比了建筑物的白振周期和振型,绘制了3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曲线,并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阻尼器耗能特性较好,高层建筑层间位移角明显减小,墙与连梁的破坏程度减小,达到了良好的耗能减震效果.该成果对金属阻尼器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
液化层减震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化层的减震作用一直是引人入胜的话题,但至今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国内首次研制的多层剪切砂箱试验及一维有效应力分析对液化前后的应力、应变及减震机理等作了探讨。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在定性上是一致的,与通过宏观震害得到的认识也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97.
1920年海原8.5级大震在其发震断层两侧160km范围内今后几百年内不会发生大于6.5级的地震.兰州地区距海原大震断层约120km,所以兰州地区今后几百年内也不会发生大于6.5级的地震,即不会发生烈度大于Ⅷ度的地震.而兰州地区是按Ⅷ度抗震设防的,即使今后发生6.5级的地震,其破坏亦不会很严重.这是按最坏情况考虑的.  相似文献   
98.
日本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丰富而可靠的抗震加固技术是提升我国建筑物抗震性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长期工程实践的积累中,日本建筑界逐渐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抗震性能评估、加固设计体系和多种多样的抗震加固技术,值得我国借鉴.文章在简要回顾日本抗震加固设计方法之后,介绍了日本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的传统方法,总结了近年来在传统加固方法基础上所做的改良,并在此基础上,从外附子结构、消能减震化和自复位技术等3个方面归纳了日本新一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
斜拉桥在横桥向采用塔-梁、墩-梁固结的约束体系,导致其整体刚度增加,地震惯性力增大,给边墩及其基础的抗震设计造成困难。分别采用位移相关型(方案1)和速度相关型(方案2)两类减震装置对一座斜拉桥的横桥向进行了减震研究。方案1在边墩-主梁间设置位移相关型减震装置,并对其屈服荷载进行了参数分析;方案2对速度相关型减震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数量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对其参数取值进行了参数分析;对横桥向固结体系和减震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两类减震装置发生滞回变形,延长了结构在横桥向的周期,有效降低了边墩的地震剪力和弯矩反应;横桥向墩-梁间的相对位移会增大,可通过减震装置参数的选取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塔底的地震剪力和弯矩反应变化不明显。2种方案均可用于斜拉桥横向减震。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某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高宽比过大、竖向刚度不规则等问题,采用耗能减震技术,在转换层与避难层处设置黏滞阻尼器,采用ETABS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黏滞阻尼器对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和风荷载控制作用,提高型钢混凝土转换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黏滞阻尼器均能有效地降低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响应,结构峰值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减幅分别介于3%~45%和2%~43%,而黏滞阻尼器耗散总输入能量比例最高达73.65%;在风荷载时程作用下,结构各控制楼层的峰值位移减幅介于1%~1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