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摩擦耗能器的类型与性能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摩擦耗能器是一种构造简单、耗能机理明确、耗能能力大且性能稳定的耗能减震装置,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不同类型摩擦耗能器的构造与性能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摩擦耗能器在开发与应用中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淤泥软基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彰明  林军华 《岩土力学》2008,29(9):2378-2382
对于高含水率、大孔隙比的深厚淤泥地基,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中,采用组合式高效夯击减震锤(SAAT)等4种不同形状尺寸的典型夯锤,以975~1 125 kN•m单击夯击能夯击,进行场地振动加速度及夯沉量原位对比测试,获得SAAT夯锤与地基土首次接触、回弹和二次作用历时分别为15,80,35 ms,各锤作用下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分别在10 m与5 m距离内急剧降低,得到满足规范(烈度Ⅶ度)安全要求时SAAT及各夯锤夯击综合安全距离为20~30 m,其中SAAT所需安全距离最小。结果表明,采用SAAT可明显提高夯击效率,并可有效地减小对周边环境的振动影响。此外,对该条件下夯击冲击波的传播及衰减规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63.
王琼  王海涛 《地震》2009,29(2):88-97
该文基于1950年以来新疆周边强震与境内中强地震活动的统计分析结果, 解算了1976—2007年新疆周边强震活跃、 境内相对平静时段, 周边3组强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 并结合其后3年新疆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特征, 分析探讨了周边强震活动对境内地震活动的影响作用。 结果表明, 新疆周边这3组强震活动对新疆境内具有一定程度的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64.
SSI效应对粘弹性阻尼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单跨7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场地和地震波输入条件下的粘弹性阻尼结构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时程分析,探讨了SSI(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对粘弹性阻尼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硬土和稍硬土地基条件下,SSI效应明显降低了结构的楼层位移峰值,若在抗震设计中对客观存在的SSI效应加以考虑,设置较少数量的阻尼器(与刚性地基假定条件下确定的阻尼器数量相比)就能使结构的实际地震位移反应满足基于刚性地基假定的地震位移控制目标;②粘弹性阻尼结构的减震效果与场地条件、输入地震动特性密切相关;③与刚性地基相比,SSI效应使粘弹性阻尼结构的减震效果明显降低,且地基越软,降低幅度越大。因此,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SSI效应,对粘弹性阻尼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针对不同的场地条件选用合适的阻尼器类型和性能参数,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减震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5.
高层建筑利用TLD减震的实例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进行了高层建筑利用调频液体阻尼器(TLD)减震的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高层建筑而言,同时控制结构多振型反应比只控制结构第一振型反应效果好。  相似文献   
66.
土-桩-钢结构-TLD系统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TLD减震控制影响。文中首先提出试验模型设计中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然后介绍土-桩基础-钢结构-TLD相互作用体系的试验成果,分析TLD的减震效果,最后与刚性地基上钢结构TLD减震试验结果相比较,揭示土-结构相互作用对TLD减震效率的影响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使得TLD减震效率降低,这一削减作用受到输入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和强度的影响。因此,对于建在土层场地上的结构进行TLD减震设计时,应充分重视工程场地条件和地震动特性等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7.
大震广义影响场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福明  陈修启 《地震学报》1992,14(4):400-406
研究大震广义影响场的减震与加震作用对于地震危险区划、工程地震与中、短期地震预报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断层的三维弹性位错模式的数值计算结果,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震广义影响场的减震与加震作用以及对其邻近断层运动方式的影响.分别得到这两个地区的广义减震与加震距离同地震震级的统计关系式如下:中国东部地区广义减震距离 lnR1=0.828M-2.812广义加震距离 lnR2=0.623M+1.266中国西部地区广义减震距离 lnR1=1.285M-5.390广义加震距离 lnR2=0.729M+0.607结果表明,对于同级地震,中国东部地区的广义减震距离与广义加震距离均小于中国西部地区的相应距离.影响减震与加震作用显著程度的因素主要有:(1)与地震断层的相对距离及相对位置:(2)邻近断层运动的旋性(左旋或右旋);(3)大震的震级与引起的附加剪应力的性质(减小或增加);(4)邻近断层的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68.
为避免通讯机柜系统在地震中遭受重大损害,根据通讯机柜的地震保护原则,利用摩擦摆耗能机理设计了用于浮放通讯机柜的弹性调谐轨道隔震装置。通过对该装置进行数学建模获得其运动方程和对应的滞回曲线,并选取典型的El Centro波、JMA神户波、人工波三种地震波信号,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地震动实验台上该装置的地震动响应进行测试,并对监测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波输入下,经隔震装置后的加速度响应值减小约96%左右,减震效果可达96%,能够保证特大地震下数据存储与传送设备机柜的安全。  相似文献   
69.
近断层地震动脉冲特性在2个水平分量上具有差异,采用平方和开方法分析了近断层脉冲地震动双向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和组合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位移,并与近断层脉冲单向地震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若仅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大的分量或2个方向分量均存在明显速度脉冲,则产生的隔震层位移大于单向地震动;若仅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小的分量存在明...  相似文献   
70.
本文根据福州市第二水源供水工程隧洞桂湖溪段洞室埋深浅,岩体断层、节理、裂隙发育,风化破碎,地下水渗透严重等特点,提出采用固结灌浆,减震爆破,导洞超前、浅进尺,多循环,支护跟进等工程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