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75篇
地质学   230篇
海洋学   180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倪培  丁俊英  Jean DUBESSY  张婷 《岩石学报》2008,24(9):1968-1974
本文利用低温原位拉曼技术,对CaCl2-H2O体系和MgCl2-H20体系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盐浓度不同的溶液而言,可采用不同的冷冻方式有效采集低温拉曼光谱;通过系统采集不同温度下的拉曼光谱,可以直接准确地测定包裹体中流体的成分和低温相变过程.人工合成包裹体原位低温拉曼光谱的研究,为将该技术应用于天然包裹体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预见,该技术必将在流体包裹体研究领域发挥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2.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本文根据我们在文献2中给出的等效随机地震静力作用模型,紧密结合规范和利用我们在文献6中提出的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的最弱失效模式法,提出了结构构件和体系“小震不坏”和“大震不倒”及结构体系在设计基准期内的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重新校准了结构构件的目标可靠度指标;综合考虑结构造价和损失期望,提出了结构体系抗震目标可靠度的优化决策方法;分别给出了满足构件抗震目标可靠指标与同时满足构件和体系抗震目标可靠指标的  相似文献   
653.
考虑围岩软化特性和应力释放的圆形隧道黏弹塑性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围岩的塑性应变软化特性引入到考虑应力释放的圆形隧道黏弹塑性解中,并且在围岩的软化和残余强度阶段考虑围岩的塑性体积膨胀特性,提出了考虑塑性软化以及塑性体积膨胀和围岩应力释放的圆形隧道弹塑性解。当软化系数k = ∞、膨胀系数h = s时,该解转化为黏弹-脆塑性解;当k = 0、h = s时,则转化为黏弹-理想塑性解,进一步令h = s = 1,则转化为不考虑塑性体积膨胀的黏弹-理想塑性解。通过具体实例计算,分析了掌子面与研究断面间距x、围岩的软化系数k、膨胀系数h和s、支护结构等对围岩塑性区、破碎区半径和变形的影响。当开挖面与研究断面间距x在(0~4)D(D为隧道直径)范围内,随着时间增加塑性圈和破碎区迅速增大;超过4D,塑性区和破碎区半径增量逐渐变小,趋于稳定值;围岩中包含塑性区和破碎区时,二者半径的比值只取决于围岩的性质,与支护结构无关,但支护结构可以限制塑性区及破碎区的范围;考虑应变软化和塑性体积膨胀时,围岩径向位移和塑性区及破碎区半径均大于不考虑应变软化和塑性体积膨胀时的结果;软化系数k增大,围岩位移、塑性区和破碎区半径增加、塑性区半径和破碎区半径之间的比值变小。得到的结果对于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4.
To identify all desired shape parameters of granular particles with less computational cost, this study proposes a thre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3D-CNN) based model. Datasets are made of 100 ballast and 100 Fujian sand particles, and the shape parameters (i.e., aspect ratio, roundness, sphericity, and convexity) obtain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are used to label all particles. For the model training, by feeding the slice images of particles into the model, the contour of particles is automatically extracted, thereby the shape parameters can be learned by the model. Thereafter,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predict shape parameters of new particles as model testing. All results indicate the model trained based on slice images cut from three orthogonal planes presents the highest prediction accuracy with an error of less than 10%. Meanwhile, the accuracy for concave and angular particles can be guaranteed. The rotation-equivariant of the model is confirmed, in which the predicted values of shape parameters are roughly independent of orientations of the particle when cutting slice image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methods, all desirable shape parameters can be obtained by one unified 3D-CNN model and its prediction is independent of particle complexity and the number of triangular facets, thus saving computation c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