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3篇
  免费   749篇
  国内免费   881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1128篇
地质学   2671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87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7 毫秒
301.
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变质作用的p—t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锡林郭勒杂岩出露于华北地台北缘晚古生代褶皱带内,形成于1.3-1.0Ga,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以及变粒岩夹透镜状或脉状斜长角闪岩组成,具角内岩相变质,原岩以钙碱性系列火成岩为主。通过对其中角闪岩及片麻岩中的长石、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研究,计算出其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为540-550℃,压力为0.5-0.6GPa。  相似文献   
302.
星载SAR复数图像的配准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星载干涉雷达测量已经被证实用于生成大范围(乃至全球)的DEM或监测地表位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SAR复数图像序列的精确配准是保证生成有效干涉相位图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分析了卫星InSAR系统中所涉及的几种坐标系统变换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此的几何配准方案,即基于卫星轨道状态矢量、SAR成像几何进行配准的算法;同时,还设计了基于几何配准结果和能量影像相关技术的配准算法,最后使用ERS-1/2、JERS-1和RADARSAT卫星获取的3种SAR复数图像对分别做几何配准和相关配准试验和比较,并对卫星SAR图像质量和轨道数据质量作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03.
Gauss投影的复变函数表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复变函数理论重新讨论了高斯投影。研究表明,高斯投影的复变函数表示具有形式紧凑、公式简单、计算效率高等优点,特别是基于复变函数建立的尺度比和子午线收敛角公式能表示为闭合形式。  相似文献   
304.
中国近海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海平面变化的CPCA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王勇  许厚泽  詹金刚 《测绘学报》2001,30(2):173-178
用复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近海TOPEX/Poseidon卫星6年的测高的海平面变化资料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国南海,黄海和东海的海平面变化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重征,利用小波方法分析了主要主成分时间变化序列的时-频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主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洋环充相对应,南海,黄海和东海的海平面变化存在显著的年际和2个月的非稳态振荡信号,南海具有较明显的半年周期信号,而黄海和东海的半年周期信号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5.
By means of the algorithm presented in Part I of this study, the temporal course H(t) and the daily mean H of the sensible heat flux H can be determined from measurements of the thermodynamic surface temperature (as a function of time) and from a one-time-of-day air temperature observation. Inaddition to these temperatures, one needs estimates of daily mean wind speed,of the roughness lengths of momentum and heat transfer, and of the displacementheight. In Part I, the algorithm was derived for areas with homogeneous surfaces,i.e., with uniform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the method was verified with measurements taken during several field campaigns.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for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surface and air,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easurement and model, amounted to one or two kelvin, and the error of H was 10 to 25 per cent.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nsible heat flux from measurements of surface temperatures by satellites, but can also be applied to ground based measurements.In Part II, the procedure is generalized for areas that consist of various surface types (sub-region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can be usedwhen only a few (at least one) ai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per day are available over only one of the different sub-regions. This generalization should allow improvements to the estimates for H(t) by means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from, e.g., NOAA/AVHRR or LANDSAT/TM,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area contained in one METEOSAT pixel. Criteria are given as to whether effective (are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roughness lengths may be use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H or if the above mentioned generalized procedure has to be applied. The new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measurements sampled during the field campaigns EFEDA 91 (Spain) and HIBE 89 (Hildesheimer Börde in Germany), and by using synthetic data (due to the lack of measured data) for one further combined surfacetype [soil and water (lakes)].  相似文献   
306.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电性结构和岩浆系统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长白山火山区及其附近 ,沿 5条伞状测线和 1条北西向测线进行了 6 1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观测。用Robust等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 ;应用阻抗张量分解方法消除了局部不均匀体的影响 ;计算了反映地下横向不均匀性的地磁感应矢量。利用RRI二维自动反演等技术对资料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 :在近地表存在低阻体 ,并分别与长白山天池水体、聚龙泉温泉、锦江温泉及长白山山门附近的地下水相对应。在长白山天池及其以北和以东地区 ,约 12km深处存在电阻率很低的地质体 ,电阻率为 10到几十Ω·m ,可能是地壳岩浆囊。在测区范围内 ,地壳电性结构在南北方向存在着明显的横向变化 ,而东西方向相对均匀 ,变化比较平缓  相似文献   
307.
介绍了2000年6月6日景泰Ms5.9地震后,在该区进行的大地电磁跟踪监测结果。在监测时段内所观测的视电阻率随时间没有大的变化,在观测误差范围内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据此判定震后一段时间内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308.
IntroductionThe analysis of dyna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for important engineering project is still based on linear model (including equivalent linear model) with complex damping, and traditional frequency domain method (Lysmer, et al, 1975, 1981; DING, et al, 1999). Namely, first calculating frequency domain solution by Fourier transform, and then calculating time domain solution by Fourier inverse transform. The motion equation of a system in frequency domain is usually written as (…  相似文献   
309.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段复式断陷层序地层与油气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立  付荣 《古地理学报》2001,3(1):71-77
辽河盆地为中国东部大陆裂谷渤海湾裂谷系的北延部分,是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断陷盆地。 东部凹陷北段是辽河盆地的一部分,也有人将其称为裂谷段,具典型的裂谷盆地的发育特征。经过多条横切构造走向的剖面研究,证实了东部凹陷北段为复式断陷,断陷的走向与盆地走向基本平行。所谓的复式断陷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半地堑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在一定时期内,相邻的次一级半地堑各有独立的沉积物供给系统,但当各个次级半地堑充填满以后,相邻的次级地堑具有统一的物源供给系统和水系联通特征,以较大的整体断陷形式继续发育。在控盆断裂一侧的断陷内层序发育较全,而斜坡及边缘地带层序发育不完全,通常缺失低水位体系域或水退体系域。复式断陷不同断陷内的层序,主要受旋回内不同级别幕式构造运动和气候周期性变化的控制,两者的共同作用影响着湖平面的升降和可容空间的变化。由于相邻断陷对物源侵入的阻挡作用,在一定的时期内,各断陷发育独立沉积体系和构造部位的差异,导致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生储盖层及其组合的发育差异。厚度最大的密集段发育在TST与HST之间,是区域性的生油岩; LST,TST底部,HST顶部、RST通常构成有利储层;密集段也通常成为较好的盖层。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东部凹陷北段复式断陷湖盆中的油气,主要富集在有利构造岩相带的水退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低水位体系域中。层序地层格架内油气藏类型及发育规模存在一定的规律:在缓坡一侧的断陷内,易形成地层超覆型油气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在陡坡一侧的断陷内,易形成透镜状油气藏、背斜油气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储盖层的发育状况及其与有利的构造圈闭条件的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3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