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68篇 |
免费 | 547篇 |
国内免费 | 6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94篇 |
大气科学 | 456篇 |
地球物理 | 906篇 |
地质学 | 1419篇 |
海洋学 | 264篇 |
天文学 | 118篇 |
综合类 | 284篇 |
自然地理 | 3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152篇 |
2020年 | 114篇 |
2019年 | 178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148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176篇 |
2014年 | 194篇 |
2013年 | 162篇 |
2012年 | 219篇 |
2011年 | 211篇 |
2010年 | 195篇 |
2009年 | 192篇 |
2008年 | 176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89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133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傅承启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2,(1)
根据银心区的CO谱线观测 ,对 30 0pc气体分子环提出了一种开普勒模型 :气体分子分布在一个膨胀或收缩的椭圆环上 ,环上的气体分子按开普勒定律绕银心转动。在这样一种模型下 ,气体分子的辐射可以产生类似CO谱线观测的图形。简单讨论了各种模型参数对图形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72.
能谱仅反映了高能天体辐射的部分性质,而高能X射线辐射的时变可以反映致密天体的动态性质。因此,在构造高能辐射的理论模型时,既要考虑X辐射的能谱性质,也要考虑其时变性质。特别对高能天体X辐射的快速光变,一般认为其发生在致密天体附近,致密天体快速光变的研究可以揭示出致密天体附近的物理性质,因此,时变可以对X辐射模型给以很强的限制。X射线源不同能量光子到达观测者的时间差称为X射线辐射的时延。介绍了高能X辐射时变中的时延分析方法及其最新发展,综述了致密双星系统中黑洞侯选林和中子星的时延现象,并简单介绍了为解释这些现象所发展的模型,以及时延对模型的限制。 相似文献
73.
We present observations of the X-ray burster A1742-294 near the Galactic center with the ART-P telescope onboard the Granat observatory. The shape of its persistent spectra was described well by the model of bremsstrahlung from optically thin plasma, and it remained essentially unchanged over ~2.5 years of observations. We show that the mean interval between X-ray bursts from the source is several times shorter than assumed previously and that the burst profile itself depends on the flux during the burst. We analyze in detail the strong X-ray burst detected from this source on October 18, 1990, and construct the evolution curves of its luminosity and radiation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74.
介绍Locata伪距和载波相位单点定位的方法。通过仿真数据和试验,分析基准站个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比较伪距定位和观测值组合定位的精度,验证了载波相位定位结果的稳定性。分析表明,Locata静态单点定位的精度可以达到cm~mm级。 相似文献
75.
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算法是一种全局算法,快速稳定简单易实现,但该算法未绕过相位不连续区易造成误差的全局扩散,导致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针对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算法的缺陷,提出一种高精度相位解缠方法.该方法在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最小二乘解缠算法基础上,采用误差迭代补偿技术,补偿解缠误差.仿真和实测相位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解缠精度,且在仿真实验的定量分析中得出,在强相位噪声条件下,该方法的解缠精度比最小二乘算法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6.
使用GRACE卫星星载GPS观测数据,研究地面获取的先验PCV模型和利用残差法估计的在轨PCV模型对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并采用GFZ精密轨道对比和SLR检核手段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使用先验PCV模型会降低GRACE卫星定轨精度,相反利用在轨PCV模型可以提高定轨精度,提升数量级可达mm级。 相似文献
77.
郑海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0,30(3):275-280
讨论截断误差与误差传递因子相角的影响与决定因素 ,以寻求有限差分波动偏移的合理采样步长。用三种波场函数来模拟实际波场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时间采样步长Δt是截断误差的主导因素 ,空间采样步长Δx(横向 )和Δz(深度方向 ) ,尤其是Δx影响甚小。依据空间点变化时截断误差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变步长偏移法。分析误差传递因子相角等因素对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造成的相位畸变问题 ,找到相应规律。综合考虑截断误差及误差传递因子相角 ,给出了合理采样步长。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陆续发现了资源量较大的凝析气藏,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周缘的多个凝析气藏也显示出深层勘探的潜力。针对沙湾凹陷凝析气藏的烃类流体特征和形成机制不清晰的科学问题,笔者等采用原油物性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运用经验统计法来识别油气藏类型,分析油气相态特征及其来源。主要认识如下:① 沙湾凹陷二叠系主要存在带油环凝析气藏,中佳2- H井为典型带油环凝析气藏井,研究区存在风城组为烃源—断层垂向输导—温压控制的原生型和天然气气侵共同作用形成的次生型凝析气藏;② 结合P—V—T相图分析沙湾凹陷二叠系凝析气藏烃类流体C7+占比较小,挥发性油藏地层温度明显低于临界温度,地饱压差较小,黑油油藏地层流体的临界温度与临界凝析温度都较高且临界压力较小;③ 根据新光井区凝析气藏的气油比要高于13000 m3/m3,且新光1井凝析气藏属于无油环凝析气藏可判断新光1井为原生型凝析气藏;中佳2- H井凝析气藏正构烷烃损失率达到90%,且研究区存在混合来源气,证实该凝析气藏曾遭受气侵作用。笔者等提出的凝析气成因可为研究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为准噶尔盆地凝析气成藏的研究和资源评价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79.
基于SPE与SPATT的水体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实时监控与提前预警,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固相萃取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与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的水体中PSP检测方法,重点优化了吸附材料及前处理方法,评价了回收率、检出限等指标,并将方法应用于2019年春季秦皇岛山海关海域PSP消长过程的监测中,比较评估了两种方法的监控预警效果。结果表明:SPE方法选用ENVI-Carb 500mg/6mL固相萃取柱,过样体积为50mL,13种PSP组分的平均回收率为82.2%±10.0%、检出限为4.0-20.0ng/L;SPATT方法选用SP207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时间为静置Id最佳,整体回收率约为9.2%;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产毒藻密度及贻贝富集毒素含量的变化,发现SPE方法的检测结果可实时表征海域PSP风险状况,对于贻贝中PSP的预警效果也显著优于SAPTT方法,后者不仅因监控方式相对滞后一个监测周期,且灵敏度及准确性均较差。对于秦皇岛... 相似文献
80.
Douglas A. Simons Paola Amico Dietrich Baade Sam Barden Randall Campbell Gert Finger Kirk Gilmore Roland Gredel Paul Hickson Steve Howell Norbert Hubin Andreas Kaufer Ralf Kohley Philip MacQueen Sergej Markelov Mike Merrill Satoshi Miyazaki Hidehiko Nakaya Darragh O'Donoghue Tino Oliva Andrea Richichi Derrick Salmon Ricardo Schmidt Hongjun Su Simon Tulloch Maria Luisa García Vargas R. Mark Wagner Olivier Wiecha Binxun Ye 《Experimental Astronomy》2005,19(1-3):15-44
Results of a survey of instrumentation and detector systems, either currently deployed or planned for use at telescopes larger than 3.5 m, in ground based observatories world-wide, are presented. This survey revealed a number of instrumentation design trends at optical, near, and mid-infrared wavelengths. Some of the most prominent trends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vastly larger optical detector systems (> 109 pixels) than anything built to date, and the frequent use of mosaics of near-infrared detectors – something that was quite rare only a decade ago in astronomy. Some future science applications for detectors are then explored, in an attempt to build a bridge between current detectors and what will be needed to support the research ambitions of astronomer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