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0篇 |
免费 | 187篇 |
国内免费 | 4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篇 |
大气科学 | 6篇 |
地球物理 | 268篇 |
地质学 | 1066篇 |
海洋学 | 72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29篇 |
自然地理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74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孔隙性砂岩中形成的压实剪切型变形带及其周围的渗透性特征是变形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变形带宽度常为毫米级别,常规渗透率测试方法因分辨率的限制无法满足研究需求。选取远安地堑上白垩统红花套组中不同规模的单条变形带、小型及中大型簇状变形带样品,在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具有高分辨率测试功能的AUTOSCAN进行密集测试,建立了连续渗透率剖面。结果显示,渗透率低值点与变形带有显著对应关系,在渗透率线扫描曲线中呈下拉尖峰特征;不同变形带渗透率异常低值点存在差异,变形带厚度大则异常程度高;不同微观结构要素的渗透率降低程度不同,渗透率由低至高依次为:大型簇状变形带的核心碎裂带<小型簇状变形带的核心碎裂带<带间区域<单条变形带核心碎裂带<边缘过渡区<围岩。分析认为,虽然变形带的厚度和渗透率探测孔的大小会影响探测结果,但变形带的微观结构才是控制渗透率降低程度不同的本质原因。中大型簇状变形带的核心碎裂带密集发育且连续性好,很可能对流体渗流、油气运移等造成较大影响;而单条变形带由于延续性较差,很难真正阻碍流体渗流,而是会增强岩石整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52.
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研究有利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有利区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层识别主体骨架砂体微相带及筛选含油有利区工作,提出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控制划分最为有利的沉积微相带。利用多种测井响应提取单渗砂层沉积能量及其能量厚度信息,使其曲线幅度、厚度、形状、接触关系、次级形态等特征和数据大小能够集中反映相对高渗的单渗砂层最大沉积能量及厚度变化,确认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其河道叠置型河口坝微相骨架砂体的发育、规模及分布范围,有效地克服了层段中几个成因相近薄砂层或砂泥互层中砂层累加厚度识别和划分主体骨架砂体微相带的失误。通过该区目的层段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声波、电阻率测井曲线和岩性、物性及其能量厚度统计,建立起单渗砂层能量厚度下限标准及夹层扣除标准,在该区长4+511特低渗透储层中提取单渗砂层及其沉积能量信息,控制划分出有利沉积微相带及其骨架砂体分布,预测和筛选出不同类型相对高渗高产含油有利区,它们不同程度勾画出河道主体带油藏与南西部华池油藏连片延伸趋势、形态和特征,为该区特低渗透油田增储上产提供有利目标和重点层位及井区。 相似文献
53.
为弥补传统注入压降试井测试结果以点代面的问题,提出基于煤层气干扰试井的储层参数测试方法,阐述了其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依据。以沁水盆地南部1口激动井和4口检测井组成的井组为例,结合该井组前期注入压降法、历史拟合法测试结果,并与干扰试井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气干扰试井法各井测点渗透率接近利用排采数据的历史拟合值,且高于注入压降测值,但3种方法获得数据处于同一数量级之内;煤层气干扰试井技术方法可以反映试验5口井的区域渗透率分布特征,其区域东南方向渗透率较大,即为主裂隙发育方向。结合3种方法测得的参数值对比可知,煤层气干扰试井法既可获得离散点的参数值,又可以获得区域井组的连通性和优势渗流方向,结果有助于认识区域储层参数,为进一步的井网和排采井的布置提供比较直接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54.
55.
In this paper,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 has been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ermeability and tortuosity on flow through saturated particulate media and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tortuosity with other parameters such as particles diameter, grain specific surface, and porosity. LBM is a simple kinematic model that can incorporate the essential physics of microscopic and mesoscopic processes involved in flow through granular soils.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2D LB model, due to its inherent theoretical advantages, is capable of demonstrating that the porosity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 the most influential parameters in determining the intrinsic permeability of granular media.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les' size diameter has a two‐fold effect on the 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one is through specific surface and the other is by tortuosity factor. Numerical study also reveals that tortuosity of granular soils decreases almost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the porosity.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6.
在定量表征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主控地质因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济阳坳陷特低渗透油藏开展地质多因素综合定量分类评价,形成了一套以开发效果表征特低渗透油藏综合特征、从单井到区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特低渗透油藏地质多因素综合定量分类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特低渗透油藏主要为滩坝砂、浊积岩、砂砾岩沉积,具有埋藏深度大、粒度细、分选较好、孔喉微细、单层厚度薄、分布零散、比储量丰度低、流动性差的地质特点。定义累积产油差表征开发效果以反映特低渗透油藏综合特征,其主控地质因素为油层厚度层数比、砂岩厚度层数比、平均粒径、采油段中深、渗透率、孔隙度、比储量丰度。通过地质多因素综合定量分类评价,将济阳坳陷特低渗透油藏分为3类:Ⅰ类综合评价分数大于0.6,累积产油差大于4 500,开发效果最好;Ⅱ类综合评价分数0.4~0.6,累积产油差-2 500到4 500,开发效果中等;Ⅲ类综合评价分数小于0.4,累积产油差小于-2 500,开发效果差。利用不同区块已有开发数据检验,分类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一致性良好。Ⅰ类、Ⅱ类特低渗透油藏应该作为现阶段特低渗透油藏直井、水平井优先开发的对象。 相似文献
57.
孔隙型热储层的回灌过程中,由于物理堵塞、生物化学堵塞、悬浮物堵塞和气体堵塞,热储层的渗透性下降,回灌能力变弱.为了定量查明渗透系数的衰减,以辽南地区某回灌试验为例,使用Origin软件计算出研究区渗透系数衰减方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回灌井灌压-时间关系曲线和回扬周期.研究表明,利用Origin软件求取渗透系数衰减方程具有... 相似文献
58.
煤储层渗透性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依据煤层气井的试井资料,结合试验室测试数据和其它资料的分析,认为中国煤储层渗透性主要受原地应力状况的控制,其它因素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60.
LI Hai-peng KOU Long-jiang QIN Shu-hong 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China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Z2)
理论和实际资料证明,在渗透性地层,低频斯通利波出现的频散和能量衰减与地层渗透率有关,因此可利用斯通利波的传播速度和能量衰减等特性来估算地层渗透率。斯通利波的能量和渗透率负相关。因为斯通利波能量代表了斯通利波的有关信息,因此可以认定斯通利波和渗透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