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307篇
地质学   122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大地电磁测深综合构造解释,在休宁—歙县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及邻区厘定出发育于晚侏罗世的较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其由逆冲断层、逆冲岩席、原地岩系、构造窗及伴生的牵引褶皱等组成。该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于"屯溪—休宁"红层盆地南缘,表现为晚元古代浅变质火山-碎屑岩系逆冲推覆于中侏罗统洪琴组碎屑岩之上。逆冲推覆构造由一系列分支逆断层组成,以前展式叠瓦状逆冲为特征,断层前缘陡立,向下变缓。逆冲推覆构造呈北东走向展布,勘查区内延伸可达40 km,推覆体面积大于600 km2。构造窗出露位置结合钻探、物探揭示,逆冲位移为2.0~8.0 km。根据逆冲断层时空配套以及岩浆活动与波及的沉积地层,判断晚侏罗世逆冲推覆构造活动时间为163.5~149.0 Ma。通过逆冲断层擦痕观察及古应力场分析,认为该期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华南板块向北强烈挤压的区域动力学环境。逆冲推覆构造为成矿前构造,其与之后发生的伸展构造对岩浆的侵入及含矿热液的流通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整装勘查区内金、银、铅锌等中低温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12.
一种超短基线定位系统阵型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短基线随着作用距离增加,其定位误差也增大.为了满足远距离作业需要,提高超短基线远距离的定位精度,文中提出通过改进超短基线基阵阵型的方法来提高定位精度,但同时会带来相位模糊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提出一种利用双脉冲信号相位抗模糊的方法以保证在改进的阵型条件下能够正确地定位.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通过阵型改进后的超短基线系统定位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13.
航天线阵列遥感影像定向参数之间存在强相关性,参数解算不稳定,难以得到准确结果。较为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将定向参数处理成虚拟观测值或用岭估计代替最小二乘估计。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提出利用原始外方位元素精度等先验知识给定虚拟观测值权,进一步提高定向结果的可靠性。对SPOT-5与QuickBird两种高分辨率线阵影像的定向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6个分布良好的地面控制点情况下,影像对地目标定位精度可达到2~4个像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214.
航空数字摄影测量传感器系统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幅面框幅式数字航空成像系统和机载三线阵成像系统正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本文根据数字成像系统的新特点及国内外主要研究方向,参考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中关于该专题的49篇文章,对航空数字成像系统的数据处理与系统集成、Leica ADS40系统、VEXCEL/Microsoft UltraCamD/UltraCamX系统、Intergraph DMC系统、无人机(UAV)数字航空成像系统等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15.
综述了海洋测高卫星激光定轨的发展近况,论述了我国将发射的HY-2海洋二号卫星实现激光定轨的技术途径及其达到厘米级精度定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16.
短基线相位干涉测量是一种被动测角卫星定轨跟踪方法,测量精度高。利用该方法采用单组正交双基线对静地卫星的定轨精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别采用物理延长东西基线和东西基线阵列两种方法来考察对卫星定轨精度的改进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物理延长东西基线可以显著提高定轨精度;若星下点与跟踪网相距较远,则东西向基线阵列可显著提高定轨精度,且该方法对我国北斗卫星群的整体定轨效果很好,能进行几十米级的定轨。  相似文献   
217.
针对影响拖曳线列阵声纳系统目标检测性能的两种典型近场强干扰源,由宽带近场阵列模型,提出了基于功率谱相关的干扰抵消方法,通过比较基元域频域信号与干扰波束信号功率谱之间的相似关系,找到与每路基元信号相匹配的干扰分量信号,最后通过频域块自适应滤波算法实现每路基元域信号中的干扰抵消。宽带仿真结果与海试表明,这种方法在强干噪比和低信噪比条件下,比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和传统基元域干扰抵消方法在阵增益方面提高约10dB。相比传统基元域干扰抵消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抵消拖船干扰的同时抵消邻近目标强干扰。  相似文献   
218.
袁东亮  周慧  王铮  李翔 《海洋与湖沼》2017,48(6):1156-1168
印尼贯穿流源区指的是苏拉威西海东部、马鲁古海北部以及棉兰老岛以东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以北的海域,其海洋环流的结构和变异对全球大洋环流的物质和能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但是却缺乏大规模的现代海洋观测。本文总结近几年来基金委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以及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项目——"主流系与西太平洋暖池变异机制及其气候效应"等项目在低纬度西太平洋和印尼贯穿流源区的观测成果,初步刻画了印尼贯穿流源区海洋环流的多尺度结构特性,阐明这一海区环流对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动力学、季节内振荡研究以及全球变暖减缓和加速的重要性。介绍了项目团队在过去几年里,通过国际合作,促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印尼科学院海洋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双方已经在印尼海和印尼贯穿流关键海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观测,建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印尼海同步潜标观测网,为探讨印尼贯穿流变异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问题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19.
海底沉积层声学特性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垂直线阵结合声传播的折射法和反射法进行海底沉积层速度和厚度测量,给出反射法和折射法测量的原理及其时距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220.
The twisting of magnetic fields threading an accretion system can lead to the generation on axis of toroidal field loops. As the magnetic pressure increases, the toroidal field inflates, producing a flow. Collimation is due to a background corona, which radially confines this axially growing “magnetic tower”. We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studying in the laboratory the dynamics, confinement and stability of magnetic tower jets. We present two-dimensional resistive magnetohydrodynamic simulations of radial arrays, which consist of two concentric electrodes connected radially by thin metallic wires. In the laboratory, a radial wire array is driven by a 1 MA current which produces a hot, low density background plasma. During the current discharge a low plasma beta (β < 1), magnetic cavity develops in the background plasma (β is the ratio of thermal to magnetic pressure). This laboratory magnetic tower is driven by the magnetic pressure of the toroidal field and it is surrounded by a shock envelope. On axis, a high density column is produced by the pinch effect. The background plasma has >rsim1, and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 magnetic tower is confined mostly by the thermal pressure. In contrast, in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pressure rapidly decays and an elongated, well collimated magnetic-jet develops. This is later disrup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 = 0 instabilities arising in the axial colu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