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231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31.
南极长城站海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清华  张林  薛振和  许淙 《极地研究》2007,19(2):111-120
本文根据对海雾气象要素场、大气层结和天气形势的分析及其持续时间和季节、年际变化的统计分析,结合个例,讨论了南极长城站海雾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认为长城站海雾大多为平流冷却雾,高频率的偏北风和南大洋极锋附近显著的经向海温梯度是长城站多海雾的根本原因;夏半年海雾要多于冬半年,海雾的年际分布差异明显;海雾可出现于0-17m/s的各级风力中,3-11m/s偏北风最有利于海雾的维持;气温为-2-4℃、气-海温差为0-2℃时最易出现海雾;海雾的发生一般伴有稳定的大气层结;"东高西低"是长城站海雾的主要天气形势;海雾的持续时间取决于高压在南极半岛维持时间的长短,平均有10个小时。  相似文献   
32.
研究分析了静海地磁台2002~2006年观测资料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与邻区ML 4.0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静海地磁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异常形态特征和阈值判据.  相似文献   
33.
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λ=76°22′E,φ=69°22′S),1991年3月至1993年2月,用LacosteET型重力仪,在这个地区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观测,取得了600多天的有效资料,经调和分析和流变模型、海潮负荷改正后得到:δo1=1.2253±0.0031,Δφo1=0.73°±0.14°;δm2=1.0785±0.0045,Δφm2=-3.55°±0.29°从资料分析的精度来看,观测资料是比较好的;但由于海潮负荷改正缺少附近海域的资料,会对最终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中国地震目录》补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国内各地宏观地震记载为线索,查阅同日徐家汇地震台地震记录,从中发掘出一批1905-1949年间现有目录中没有或无测震依据的中强地震,共60余次,丰富了现有地震目录,可供地震研究和工程建设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5.
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技术和自行开发的报警软件,解决了牡丹江地震台连续波形数据断记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解决方案和报警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6.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patiality of the Australian Antarctic Territory in the important 1954–61 period. Attending particularly to three key components of polar spatiality—geopolitics, international territorial law,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ritory as a unique Australian space. The 1954–61 period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during this period, the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 brought an unprecedented number of people to Antarctica; the continent's first permanent colonies were constructed; and, despite Cold War tensions, the 1961 Antarctic Treaty established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s and rules which continue to govern the continent today. The article focuses particularly on two key stations in the Territory constructed during this period: Australia's Mawson Station and the Soviet Mirnyy Station. Mawson is a legal colony, designed to cement Australia's claim to 42 per cent of the Antarctic continent; Mirnyy, in contrast, is an anti-colony, designed to reject Australia's claim. How the individual spatialities of these two stations articulate to the broader politics of Antarctic territoriality—and particularly Australia's claim to the Australian Antarctic Territory—is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37.
付和 《北京测绘》2002,(1):23-25
本文简要从地籍测绘施工实际出发,介绍了开发全站仪内存空间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将数据传输到微机中,结合瑞得软件进行成图编辑的技术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8.
在实地高程控制点与热红外影像上同名像点的辐射亮度值间建立函数关系,从Landsat4TM6影像上提取出中山站附近冰面的高程信息,并绘制成冰面地形图。  相似文献   
39.
本文研究了建立设计地震震源模型和用理论地震学方法预测基岩场地震震加速度的技术途径,预测了四相设计地震事件在秦山核电站厂址的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文中根据对地质和历史地震资料的研究,确定不同性质的设计地震事件,建立设计地震震源和工作区介质的确定性模型,针对未来地震的不可完全预见性,以及对地球介质和震源性质现有认识的局限性,文中发展了确定性和随机性组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在用确定的介质模型和设计震源计算地震  相似文献   
40.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观测并生成的数字地震资料是开展数字地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高质量数据源。为了使科学家们更好地使用这些数据,本文主要从数字地震资料产生出的各个环节、数据结构与格式、数据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向读者作概括的介绍.希望读者对数字化地震资料的数据文件、数据记录、数据字均能有透彻的理解,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资料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