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6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952篇
测绘学   157篇
大气科学   494篇
地球物理   1184篇
地质学   1663篇
海洋学   995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378篇
自然地理   48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Skeletal linear extension rates of a foliaceous, IndoPacific, skiophilous, heterotrophic, scleractinian Merulina ampliata (Ellis & Solander 1786) were obtained along a sediment/nutrient load gradient at the southern islands of Singapore. Measurements were made during November 1999– November 2000 using the alizarin red‐S staining technique.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 (r2adj = 0.76), turbidity (r2adj = 0.59), the organic content of suspended sediments (r2 = 0.50), and nitrite‐nitrate concentration (r2adj = 0.50)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the skeletal linear extension rate of M. ampliata. Maximum linear extension growth rates of M. ampliata (mean ± SD: 1.43 ± 0.67–3.26 ± 0.59 cm·year?1) were comparable to 15‐year‐old accounts at the same research sites, indicating adaptation to low‐light, high‐sediment waters.  相似文献   
192.
辽西寺儿堡镇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内发育的宏观、微观构造变形特征表明该地区曾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改造。花岗质岩石变形程度在初糜棱岩–糜棱岩之间,岩石经历了SWW向左行剪切作用改造。岩石中石英有限应变测量判别结果表明,构造岩类型为L-S型,为平面应变。岩石的剪应变平均值为1.43,运动学涡度值为0.788~0.829,指示岩石形成于以简单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变形中。此外,石英颗粒以亚颗粒旋转重结晶和颗粒边界迁移重结晶作用为主,长石颗粒塑性拉长,部分发生膨凸式重结晶作用;石英组构特征(EBSD)揭示石英以中–高温柱面滑移为主;石英颗粒边界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值为1.151~1.201,指示了中高温变形条件。综合石英、长石的变形行为、石英组构特征以及分形法Kruhl温度计的判别结果,推断辽西寺儿堡镇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经历过480~600℃的中高温变形,其同构造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花岗质岩石的古差异应力为10.62~12.21 MPa,估算的应变速率为10~(–11.67)~10~(–13.34) s~(–1),即缓慢的变形,可能记录早期中高温、低应变速率的韧性变形过程,反映华北克拉通基底中下部地壳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93.
环境矿物材料治理镉(Cd^2+)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环境矿物材料以其经济、有效、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重金属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方面显示出了众多优势,可替代传统的镉污染处理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环境矿物材料在处理镉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应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镉污染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4.
塔北隆起的轮西地区具有以裂缝、溶蚀裂缝和溶洞为主的下奥陶统潜山储集体,且继承型古隆起一直成为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指向区,因此具有较为优选的成藏地质条件。海西晚期是轮西地区稠油藏的主要成藏期,海西末期石炭-二叠系地层遭受强烈剥蚀使海西晚期聚集的奥陶系潜山原油降解,成为重质稠油油藏,并不受印支晚期至喜马拉雅期运动的影响。印支晚期之后Ⅰ级断裂活动停滞,使轮西地区奥陶系潜山以稠油为主的油藏基本上未受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对轮西奥陶系潜山油藏研究得到的重要启示是:应加强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地区早期成藏勘探潜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5.
郭立冬  何兴东 《中国沙漠》2011,30(4):987-991
  植物表型可塑性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为了探讨构件水平和全株水平表型可塑性的差异,我们选择籽蒿进行了双因素(气温:35 ℃、30 ℃、20 ℃; 土壤水分:对照、轻度、中度、重度胁迫)随机化区组实验以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气温对籽蒿株高生长率有显著影响,土壤水分胁迫对籽蒿株高生长率无显著影响; 气温和土壤水分胁迫对籽蒿地上部生物量和根重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 土壤水分胁迫对籽蒿幼苗根冠比有显著影响,而气温对其则无显著影响。这说明气温和土壤水分胁迫对籽蒿幼苗构件表型可塑性和全株表型可塑性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气温对籽蒿幼苗的叶含水量有显著影响,而对籽蒿幼苗的叶饱和亏无显著影响,这说明气温对籽蒿幼苗株高生长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其叶含水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6.
利用长江中下游、河口及口外、浙-闽沿岸陆架6个主要沉积盆地的40个晚第四纪钻孔及其年代学数据和长江口外、陆架的浅地层剖面,计算了全新世不同阶段各沉积盆地的沉积速率,并进行了近7 000年来泥沙堆积通量的估算。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距今10 000年至8 000年间长江口下切古河谷是长江泥沙的主要堆积中心,沉积速率可高达15m/ka。随着海平面上升,全新世中期长江中下游也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沉积盆地,其中江汉盆地的沉积速率可达10m/ka。近2 000年来,口外、陆架的堆积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长江中下游盆地和河口可容空间日益减小。根据沉积速率估算,距今7 000年来长江中下游堆积泥沙约13 074×108 t,同期水下三角洲和陆架的泥沙堆积量约为9 470×108 t。研究还发现全新世以来有两个异常低沉积速率时期:距今8000-7 000年期间上述各沉积盆地沉积速率均显著低,未见长江泥沙的沉积中心; 距今4 000-2 000 年期间长江口呈现低沉积速率。 这两次异常的原因推测与海平面、气候波动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7.
海水盐度对牙鲆仔稚鱼的生长、存活率及白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王涵生 《海洋与湖沼》1997,28(4):399-405
1993年11月20日自鹿儿岛养殖业购得自然产卵获得的牙鲆受精卵,经空运、陆驼至福冈的九州大学附属水产试验所,仔鱼翌日孵出,3d后开口。以此材料观察研究试验室条件下不同海水盐度对牙鲆仔稚鱼的生长,存活率及白化率的影响。试验分4组,盐度分别为:1组(自然海水对照组),30.5-31.8;2组,26.0:3组,21.0;4组,16.0。每组设2个重复,使用1001透明玻璃钢水槽,每槽放2000尾刚开口  相似文献   
198.
河北省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区域地表平均气温序列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按照大中城市站、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与乡村站等类别,对河北省区域内55个气象站1961~2003年和1981~2003年时段月、季、年平均气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大中城市增温趋势最为显著,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增温趋势较强,乡村站增温趋势最小,季节中以冬季增温为最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因素对大中城市站、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年平均温度增加的份额分别占到44.7%、38.7%、39.7%.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因素对季节增暖的作用在夏秋季较大,冬季最小;近20年来各类台站增温趋势更加明显,但热岛增温效应对平均温度序列增温的相对贡献却在降低,说明近20年的迅速增温可能是由于大气环流和增强的温室效应引起的;近20年全省各类台站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增温与1961~2003年整个时段相比表现不一,部分站城市热岛增温效应绝对量趋于增强,部分站城市热岛增温效应趋于弱化或消失.因此,城市热岛增温效应对台站和区域平均温度序列的影响比较复杂,它受到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乡村台站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9.
贡献权重叠加法是对滑坡本底因子和承灾体因子在滑坡发育中的贡献率进行统计后,通过贡献率均值化、规一化处理,利用权重转换模型计算出每一个因子内部的权重——自权重和因子相互之间的权重——互权重。将滑坡因子、承灾体因子和两者的自权重、互权重分别相乘叠加,得到滑坡危险度和易损度区划结果,再将2项结果相乘得出滑坡风险区划结果。  相似文献   
200.
在杭州湾上海金山海域进行了真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栽培试验并在实验室内研究了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真江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真江蓠的生长影响极显著(P0.01)。真江蓠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盐度为15~25;适宜光照强度在90μmol/(m2.s)左右。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真江蓠生长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三者的最佳组合为温度25℃、盐度20和光照强度90μmol/(m2.s)。海区栽培实验表明真江蓠可在杭州湾海域正常生长,全年平均特定生长率(RSG)为9.4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