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测绘学   335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689篇
海洋学   253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观测数据基本符合自洽方程,当数据不符合自洽方程时,一个可能原因是,井下探头中元件的灵敏度发生了变化。佘山地震基准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仪于2006年安装运行,井下探头中各元件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在数据分析前必须进行实地相对标定。本文利用应变观测资料的原始值(变化值)和差分值,按照月尺度及年尺度,分别计算四元件灵敏度系数K及矫正前后C95信度指标。对比发现,在月尺度下,若观测资料质量良好,采用变化矫正效果更好,而对于"坏点"较多月份,采用差分矫正可有效去除坏点,提高C95信度指标;在年尺度下,变化矫正后C95信度指标更高。  相似文献   
962.
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我国FY-2C静止卫星红外、水汽通道云迹风资料的数量和误差分布特征,通过分别统计昼夜、不同区域、冬夏季和不同年份的资料分布情况,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云迹风资料在白天和黑夜80%以上的可用点资料都集中在200~300 hPa,但白天的资料总个数多于黑夜;误差统计结果表明在资料比较集中层次,昼夜的平均误差、标准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变化趋势相近。(2)不同区域云迹风资料可用点的数量垂直分布差异不明显,而不可用点的数量分布差异很大;同时发现两个区域的3种误差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高原地区的误差整体小于低海拔地区的。(3)冬夏季的统计结果表明云迹风资料在冬、夏季资料总个数及垂直分布变化不同,夏季资料个数多,且主要分布在200~300hPa,而冬季主要分布在100hPa和400hPa;误差统计结果表明夏季误差小、冬季误差大。(4)不同年份的数量统计表明:2005年和2008年的资料个数变化不大,但是IR1资料的数量垂直分布差异很大,而IR3的差异不明显;误差统计结果表明2008年云迹风资料的均方根误差整体比2005年的小。(5)在误差分析中发现,无论IR1资料还是IR3资料都存在一定的平均误差,但标准误差,即随机误差仍是产生均方根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3.
红柳沙包具有准确的计年和很强的环境信息储存功能,可以用来恢复数百年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发现,罗布泊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红柳落叶 δ13 C 序列高频变化受多个气候要素的综合影响,重建的罗布泊地区1839年以来的年平均气温、8~10月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及4~5月平均风速,较好地反映了该地区168年来的气候变化。对红柳落叶 δ13 C 高频变化序列的功率谱分析发现, δ13 C 序列含有显著的42.0a,10.5a,8.4a,4.0a,3.7a和2.9a等准变化周期,其中,准10.5a周期与太阳黑子约11.0a的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64.
晚新生代C4植物扩张是地球环境-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事件,重建C4植物地质演化历史是认识新生代地球气候变化、全球植被演化和大气CO2演化历史及区域陆地生态系统转变模式的关键环节。通过最近20多年来对全球不同区域地质剖面中的植物化石、动物牙釉质及成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等的分析,研究者认识到晚新生代C4植物在全球成规模出现和扩张过程并不同时,不同记录反映的C4扩张信号有所不同,目前对C4植物扩张的全球格局还不明晰。亚洲季风区C4植物扩张历史是理解全球C4植物地质演化过程和机制的重要方面。南亚地质记录揭示的C4植物扩张过程表现为8~4Ma前后的迁跃式转折,黄土高原已有研究揭示在约6Ma,3Ma前后及1Ma之后各有一个δ13Csc高值出现,在7~4Ma期间成土碳酸盐δ13Csc呈现自北向南变轻的格局,表明在晚中新世到上新世早期黄土高原C4植物出现从北到南的扩张过程。对于黄土高原C4植物在更早时期的演化扩张过程,目前限于记录尚不明晰。在此,本文通过分析六盘山邻区的平凉白水黄土-红粘土和庄浪红粘土剖面,获得成土碳酸盐碳同位素记录,揭示出C4植物在黄土高原扩张时间至少可以下推到中新世早期(约20Ma),C4植物比率在中新世变化于15%~40%之间。这一结果为拓展我们对C4植物在黄土高原乃至东亚季风区早期演化历史的认识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965.
土壤养分对作物茎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生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盆栽条件下,对甘肃省河西地区3个灌漠土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粱茎叶组织稳定C同位素组成(δ13C)和生物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3种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分别为:金昌小井子农场土壤为P、N、Mn、Zn,各元素缺乏程度为P>Mn>Zn>N;武威湖里土壤为P>N;武威白云土壤为N>Zn>Mn.作物茎叶δ13C值的变化规律为:3种土壤的最佳处理(OPT)的作物茎叶δ1C值均高于各自的其余处理,小井子农场、武威湖里及武威白云作物茎叶组织的δ13C值分别为-12.0%o,-12.3‰及-12.3‰,与不施肥条件(CK)相比作物δ13C值的增加幅度分别为16.63%、17.15%和13.17%.在所有减元素处理中,作物茎叶组织δ13C值与其对应的生物产量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最佳处理中,土壤养分充足、作物生长状况良好,因而作物茎叶组织δ13C值最高,而在所有减元素处理中,由于减元素使得其处理的营养不足影响作物生长,进而引起作物茎叶δ13C值的降低.小井子农场土壤的高粱茎叶δ13C值-N及-P处理分别为-13.8‰及-13.7‰,武威湖里-P处理为-14.8‰,居最低,武威白云-N及-Zn分别为-13.4‰及-13.3‰.在加元素处理中,3种土壤的高粱茎叶组织δ13C和生物产量的关系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966.
大量研究表明,长链烯酮不饱和度(UK37?指数)可用于重建过去的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然而是否存在其他因素导致实际温度与重建的SST之间存在差异,以及重建的温度是代表年均SST还是季节性温度都仍有争议.除了反映温度,在受季节性海冰影响或SST较低的区域,长链烯酮C37:4...  相似文献   
967.
综述了非球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和无球粒陨石)在成分结构方面的非分异成因证据,推断其成因是:星云盘中心层中的星云发生气-液凝聚作用形成的熔滴,在较高温度下彼此合并形成了较大熔体,熔体固化后形成该类陨石母体。根据C1陨石不含球粒和其它成分特征,推断它们是星云只发生气-固凝聚作用的产物。对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特殊成分的碳质球粒陨石进行了综合分析,暂定名为类C1陨石。通过类C1陨石与其它球粒陨石及C1陨石成分结构特征的对比,推断它们是星云盘边缘层星云发生气-液-固和气-固联合凝聚作用,同时发生水化作用的产物。最后,在对所有陨石凝聚成因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建立了小行星区星云凝聚模型。  相似文献   
968.
作者根据白果园银钒矿含矿系中新发现的钾长石微球粒和碳同位素亏损,提出一种新见解:该矿床成因与650Ma前的海洋环境危机有关。本文简要地介绍有关缺氧事件的重要信息,以便揭示扬子地台上前寒武纪海洋演化的奥秘。晚元古代海洋危机是由行星撞击地球或火山作用引起的灾变事件。  相似文献   
969.

了解古代人(动物)骨羟磷灰石的污染,是对其开展C、O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揭示其食物来源和栖息环境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在此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少,华南地区尚无报道,由此导致我们对此区域人群生存方式的变迁以及农业的产生与扩散等一些重要考古学问题,仍缺乏深入的了解。本文以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出土的20例动物骨为研究对象,以10例现代骨为参照,对以上原始样品以及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对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C、O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期实现骨羟磷灰石的污染鉴别和探讨其机制。根据已发表数据和本研究10例现代骨的红外光谱及其指标(IRSF、CO3/PO4、FW85%),未经化学处理前的原始样品中,3例样品检测出明显的外源污染(方解石),剩余17例原始样品中仅余3例为未受污染样品。经预处理后,含方解石样品(n=3)红外谱图显示,其结构内仍有方解石残存;剩余17例不含方解石的样品中,12例样品的红外指标皆已符合现有标准(IRSF≤4.2和CO3/PO4≤0.6),样品可用数量显著提升。20例骨羟磷灰石的C、O稳定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显示,去污染样品与污染样品的δ13C和δ18O值存在明显差异,污染样品的同位素数据更多反映了埋藏环境对其的影响。骨羟磷灰石的污染机制可能主要与华南地区特有的石灰岩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由此,进一步完善华南地区出土骨样的预处理方法并挑选出未受污染的样品,是今后开展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70.
多光谱卫星云图的高维特征聚类与降水天气判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梅  张韧  孙照渤 《遥感学报》2006,10(2):184-190
基于静止气象卫星(GMS-5)多光谱云图的天气采样数据,分别对各样本数据在红外、水汽及可见光通道的灰度、梯度和纹理高维特征空间的投影点进行聚类分析,以确定诸天气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类属区域,进而用其对云图进行天气区的判别分类。针对传统聚类方法存在的缺点,本文采用了模糊C均值聚类(FCM)、遗传算法(GA)和模糊减法聚类(FSC)相互交叉、优势互补的思想,既克服了GA/FCM算法局部/全局寻优的不足,又可客观确定出聚类中心数目。对高维特征空间中的重叠和交叉部分的样本点类属,通过计算其与空间中各聚类中心点的欧氏距离来予以甄别,最后得到高维特征空间中各天气的类属域,实况云图中诸像素点通过计算和判断其灰度-梯度特征量在高维空间中的投影点落区位置,即可确定其天气类属,进而实现对天气区的自动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判别结果与天气实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