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20篇 |
免费 | 2810篇 |
国内免费 | 5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9篇 |
大气科学 | 61篇 |
地球物理 | 11307篇 |
地质学 | 1919篇 |
海洋学 | 144篇 |
天文学 | 38篇 |
综合类 | 950篇 |
自然地理 | 4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43篇 |
2022年 | 295篇 |
2021年 | 461篇 |
2020年 | 414篇 |
2019年 | 436篇 |
2018年 | 440篇 |
2017年 | 435篇 |
2016年 | 339篇 |
2015年 | 496篇 |
2014年 | 593篇 |
2013年 | 634篇 |
2012年 | 600篇 |
2011年 | 644篇 |
2010年 | 616篇 |
2009年 | 848篇 |
2008年 | 608篇 |
2007年 | 665篇 |
2006年 | 649篇 |
2005年 | 661篇 |
2004年 | 595篇 |
2003年 | 580篇 |
2002年 | 461篇 |
2001年 | 431篇 |
2000年 | 407篇 |
1999年 | 338篇 |
1998年 | 350篇 |
1997年 | 334篇 |
1996年 | 343篇 |
1995年 | 300篇 |
1994年 | 284篇 |
1993年 | 220篇 |
1992年 | 179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72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了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领域课题的特点与研究方法,并从土的动力特性与本构理论、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土的液化、岩土体的地震变形与稳定性分析、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分析方法、物理模型试验与技术6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建议了应着重研究的学科前沿与关键科学问题,希望能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2.
123.
用三维流变非连续变形与有限元相结合(DDA+FEM)的方法,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三维构造块体相互制约的大背景中,考虑了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地势、地壳厚度和分层的明显变化,及断裂带东侧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块体坚硬地壳阻挡的影响,通过用GPS资料做位移速率边界约束和震源机制约束,计算得到研究区的速度场和应力场与该地区GPS测量结果和震源机制分布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现今构造块体边界断层上表征剪应力及法向应力等综合影响的危险度分布.结果表明,上、中地壳层危险度分布中危险度较高的地段多数与近几十年来发生的七级以上大震区域基本一致.包括2008年汶川8.0级等大震的发震断层.通过分别对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的两种不同构造格局进行试算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地势、地壳厚度、分层与物性明显变化对汶川大震的孕育发生均起了关键性作用.计算得到的应变率强度分布图可见,高原东部整个边缘地带均接近应变率强度的陡变带.其中以龙门山断裂带上的陡变最为明显,西侧应变率强度是东侧的近4倍,而且断裂带东侧应变率强度等值线衰减比西侧快.反映了汶川大震逆冲型发震断层地区独特的特征.此外,由计算得到的应变能密度分布图可见,龙门山断裂带在上、中地壳层中均位于宽度相同、其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一致的高应变能密度带中,在上地壳层这个带的东西两侧则是应变能密度较低的地区,而在中地壳层,其强度在断裂带东侧逐渐向东衰减,西侧应变能密度高,而东侧应变能密度较低.表明在印度板块强烈推挤作用和高原各构造块体相互制约及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特殊构造环境中,高原地壳物质向东水平运动,受到龙门山断裂带东侧介质刚性强度较大的四川盆地阻挡,使得汶川大震发震断层在大震前已积累了相当水平的应变能,并同时处于力学上的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4.
基于S震相"S窗"内的波形信号识别、品质因子Q(f)和22个台站场地响应,利用2009~2016年3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震的波形资料,反演了182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得到这些小震的零频幅值及其拐角频率,据此计算了这些地震的地震矩M_0、矩震级M_W和应力降Δσ。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近震震级与矩震级、矩震级与应力降的关系式。分析表明,近震震级与矩震级、矩震级与应力降呈线性关系。可见,将矩震级纳入地震的快报与正式目录中,可以丰富地震观测报告内容,更好地为地震应急和地震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25.
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拍影像,结合基本地质资料,分析了影响2014年8月3日鲁甸M_S6.5地震震后崩塌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使用M5'模型树算法建立了崩塌滑坡密度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分布受断层距、岩土体结构强度、坡度、植被条件等的影响,其中,断层距、岩土体结构强度及坡度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崩塌滑坡易发生在结构破裂区及坡度为38°~50°的区域,其分布密度随断层距的增加而减小;利用M5'模型树算法建立的模型体现出崩塌滑坡分布与其影响因子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理论模型与实际关联函数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8,因此,可利用该模型预测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6.
利用深层承压水头观测结果,对东明——菏泽长水准测线8——9号测段的高差变化进行了回归计算和相关分析。认为菏泽市城区9号测点下沉的主要原因是受深层承压水头变化的影响。排除地下水影响因素后证实,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后仅3mm左右的升降变化,表明9号测点对这次中强地震仅能反映微弱的形变信息量。 相似文献
127.
Jean-Franois Pastre Agns Gauthier Sbastien Nomade Paul Orth Ana Andrieu Franck Goupille Herv Guillou Stphane Kunesch Stphane Scaillet Paul Randall Renne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2007,339(16):987-997
The Alleret maar (Massif Central, France) provides a long lacustrine sequence (40.6 m) attributed to the early Middle Pleistocene. Sediment, pollen and diatoms analysis of its upper part (AL2 core, 14.6 m) indicates two temperate phases marked by high lake levels, forest development and vegetation expansion. They are separated by a cold period during which lake level drops, coarse sediment input increases and steppic and xerophilous plants develop. Pollen data suggests that this sequence belongs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Cromerian complex. These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557 ± 3 ka (±12 ka, including all errors) 40Ar/39Ar age obtained from an interbedded tephra layer emitted by the Mont-Dore/Sancy strato-volcano and establish that this sequence probably covers the MIS 15 substages. 相似文献
128.
J. Zahradník M. Antonini G. Grünthal J. Janský D. Procházková E. Schmedes A. Špičak J. Zedník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1990,133(1):53-71
The main shock of the West-Bohemian earthquake swarm, Czechoslovakia, (magnitudem=4.5, depthh=10 km) exhibits an irregular areal distribution of macroseismic intensities 6° to 7° MSK-64. Four lobes of the 6° isoseismal are found and the maximum observed intensity is located at a distance of 8 km from the instrumentally determined epicentre. This distribu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energy flux of the directS wave generated by a circular source, the hypocentral location and focal mechanism of which are taken from independent instrumental studies. The theoretical intensity, which is assumed to be logarithmically proportional to the integrated squared ground-motion velocity (i.e.,I=const+log v
2
(t)dt), fits the observed intensity with an overall root-mean-square error less than 0.5°.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present intensity data can also be equally well explained by the isotropic source. The fit was attained by means of a horizontally layered model though large fault zones and an extended sedimentary basin suggest a significant lateral heterogeneity of the epicentral region. The results encourage a broader application of the simple modelling technique used. 相似文献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