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40篇 |
免费 | 2804篇 |
国内免费 | 60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3篇 |
大气科学 | 165篇 |
地球物理 | 11238篇 |
地质学 | 1875篇 |
海洋学 | 223篇 |
天文学 | 65篇 |
综合类 | 978篇 |
自然地理 | 4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62篇 |
2022年 | 327篇 |
2021年 | 483篇 |
2020年 | 398篇 |
2019年 | 439篇 |
2018年 | 414篇 |
2017年 | 407篇 |
2016年 | 322篇 |
2015年 | 479篇 |
2014年 | 606篇 |
2013年 | 611篇 |
2012年 | 593篇 |
2011年 | 658篇 |
2010年 | 615篇 |
2009年 | 847篇 |
2008年 | 633篇 |
2007年 | 684篇 |
2006年 | 664篇 |
2005年 | 670篇 |
2004年 | 594篇 |
2003年 | 591篇 |
2002年 | 473篇 |
2001年 | 446篇 |
2000年 | 409篇 |
1999年 | 354篇 |
1998年 | 352篇 |
1997年 | 328篇 |
1996年 | 343篇 |
1995年 | 289篇 |
1994年 | 278篇 |
1993年 | 220篇 |
1992年 | 179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72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91.
2014年8月3日, 发生在中国云南省鲁甸县的MS 6.5(Mw 6.1)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本次地震还触发了至少1024处面积大于100m2的滑坡。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与规模分布特征分析本次地震的震源性质与破裂过程。鲁甸地震同震滑坡分布区域的长轴展布方向呈北西南东方向, 结合区域活动构造分布, 认为其发震构造是北西南东方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地震滑坡多分布在震中的南东方向, 表明了其破裂方向是自北西向南东扩展。滑坡分布区北西部分滑坡分布较分散, 规模总体较小; 而南东部分滑坡分布相对集中, 且有几处规模较大。由于隐伏断裂型地震比地表破裂型地震触发滑坡分布面积广、数量多, 但规模较小, 因此判断发震构造的北西部分可能由于破裂面较深而隐伏于地下, 而南东部分可能产生了地表破裂且破裂面较浅。这一判断得到了野外调查结果的验证。鲁甸地震破裂自北西向南东是由深部向浅部斜向上扩展的, 这种破裂面斜向上扩展的破裂特征或许是导致鲁甸地震灾害非常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92.
本文分析了部分地震学指标的物理意义。通过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14个指标的全时间扫描,并使用华东地区Ms≥5.0地震进行对应,结果表明,选取Rm值、b值和AC值进行同步异常分析,能显著提高华东地区的有震报震率,但有漏报。对目前华东地区异常集中区(南黄海及其沿岸地区)进行时间扫描,结果显示该异常集中区未出现同步异常,认为该区域短期内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293.
通过对SAR卫星在地震监测任务中的需求分析。确定者这种卫星应该具备干涉和大视角两种工作模式。并利用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设计方法初步进行了地震监测SAR卫星的轨道设计。 相似文献
294.
使用模拟退火算法,以2019年4月6日江苏溧水ML 3.3地震为典型震例,进行地震定位反演试算,确定适用于江苏及邻区地震定位的最佳初始温度、降温策略和扰动函数。设置初始温度为25,降温策略为T = 0.96T,选用效率较高的局部收敛加强型方法产生随机模型,对2019年江苏及周边地区105次ML≥1.8地震进行重新定位,结果表明,76%的事件震中经、纬度定位误差绝对值在0.1°以内,但深度定位误差较大。鉴于该算法对P波到时信息及地震台站空间分布的依赖性,认为模拟退火算法在江苏及邻区陆地地震定位中效果较好,对于海域地震,则定位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295.
在汶川地震序列的动态跟踪与甘肃震情的动态判定过程中,本文作者成功地把握了甘肃震情、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汶川地震序列的动态发展变化,并对5月18日四川江油发生的6.0级地震作出了成功预测。这一预测实践使本文作者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地震预报虽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没有被攻克的世界性难题,但对于一个特定的地区,如果预报思路和方法得当,要实现一次乃至数次成功的预报是可能的。这对地球科学家们如何认识地震预报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6.
金宣宗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发生强烈地震,现有文献给出的地震次数、地震时间、震中位置差异很大.本文根据我国地震史料和近年固原发现的碑文和地方志记载,考证该强震时间在六月十八日巳时(公历格列历8月6日10时前后);震中在固原南(35.6°N,106.2°E);震级为61/2级;震中烈度为Ⅷ至Ⅸ度. 相似文献
297.
云南地区近期强震重复发生时地震学的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地强震重复发生的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南澜沧江以西3个地震区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波参数的动态追踪,发现在同一地震区重复发生的强震,震前的异常形态可以具有相惟性,反向变化的特征。如滇东北地区中小地震在1985年禄劝强震前的活跃和1995年武定强震前的平静;澜沧地震叶波速比月均值在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前的低值异常和1995年孟连西中缅边境大震前的高值异常。本同时以b值和波速比为例,讨论了强震 相似文献
298.
本文利用由中国地震局在鲁甸地震震区附近架设的35个流动观测台站记录的远震事件记录,采用接收函数H-k扫描方法和CCP叠加成像方法获取了鲁甸地震震源区的地壳精细结构,结果显示鲁甸地震发生在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变化较剧烈的地区.昭通断裂西南段和东北段地壳物质组分差异明显,西南段断裂两侧地壳组分均显示为中泊松比分布,东北段断裂两侧泊松比从低泊松比快速变化为高泊松比,表明东北段西南侧壳内含有更多铁镁质组分,造成昭通断裂西南段和东北段对青藏高原下地壳物质向东南运移的阻挡有所差异,导致壳内应变积累,从而引起鲁甸地震的发生.在震源区地壳内部存在的低速层,可能为此次地震提供了可能的孕震环境.鲁甸地震与芦山地震虽然均没有产生明显的地表破裂带,但两者的震源机制以及孕震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也认为未来应关注青藏高原东缘断裂的历史地震空段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本文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东缘区域的孕震背景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9.
Uncertainty in projections of the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 under global warming by CMIP6 models: Role of tropospheric meridional thermal contrast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共18个模式的工业革命前实验和CO2浓度突然四倍实验,发现在CO2四倍强迫下,南亚夏季风环流呈显著减弱趋势,但减弱强度存在较大模式间差异.利用Webster-Yang指数和经向哈得莱环流指数的下降趋势表征SASM减弱强度,发现该下降趋势与欧亚大陆-印度洋之间对流层上层经向温度梯度的变化值(EUTT-IUTT)高度相关.进一步利用气候反馈-响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发现EUTT-IUTT变化的模式间差异主要来自于大气动力过程,其次是云的短波辐射效应的贡献.地表潜热通量和云的长波辐射效应缩小了EUTT-IUTT变化的模式间差异. 相似文献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