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6篇
  免费   951篇
  国内免费   493篇
测绘学   187篇
大气科学   327篇
地球物理   4288篇
地质学   1300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164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0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洛川黄土剖面中矿物固定态铵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洛川黄土中的固定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黄土古土壤层中,固定铵态氮含量在130-1之间变化。黄土中的固定铵态氮含量明显低于古土壤。13万a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固定铵的分布呈~210现三次大的低高值的振荡特征,即末次间冰期S1古土壤中固定铵态氮含量最高,其次为冰后期的S0古土壤层,末次冰期形成的马兰黄土中固定铵态氮含量最低;在马兰黄土中同样体现出三次小的低高值的波动特征。黄土与μm组分的分布具有相似性,这些特征反映了洛川黄土中固定铵态氮的含量变化与气互层的古土壤中固定态铵的分布与黄土高原区气候的冷暖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13万a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固定铵的分布与磁化率和<2候条件有紧密的联系,揭示了黄土中固定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指示黄土高原区古气候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2.
介绍了2003年12月1日新疆昭苏6.1级地震的现场考察结果.该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受灾最重的兵团农四师76团11连西侧,极震区烈度为Ⅷ度;圈定出Ⅷ度、Ⅶ度和Ⅵ度3条等震线.此次考察还着重考察了震区各类典型建筑的受损特征,对受损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所取得的经验可供类似地区抗震设防和民房改造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3.
刍议国际地震保险投保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 《山西地震》2005,(1):25-26
地震灾难带来的损失日益增加的问题,让保险业至今难以应对。地震发生频率低、损失巨大而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又十分有限,加之,社会公众的投保意识薄弱,造成地震保险投保率过低。从地震灾情入手,介绍了国际地震保险开展情况,剖析了地震保险投保率过低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4.
以山西省祁县依法管理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为例,论述了强制性审核、确定一般工业、民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部分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和落实抗震设防要求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5.
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地震学会同其他社会团体一样将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柱之一。以山西省地震学会目前的工作现状为例,指出学会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6.
通过对中国大陆除新疆和东北深震区以外的主要地区200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发现,5级以上地震近源区的相继发震是某些区域地震活动的重要特征。依据这一特征可以对今后研究区内5级以上地震的后续地震作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77.
王哲  张艳 《地震工程学报》2005,27(4):354-356
陕西省近年来发生的泾阳和石泉两次地震造成了农村房屋不同程度地破坏。通过对这两次地震的现场考察,分析总结了陕西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8.
张守洁 《地震工程学报》2005,27(4):357-360,376
0前言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频繁而严重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防震减灾任务任重而道远。回良玉副总理2004年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防震减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积极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使防震减灾逐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因此,总结近40年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对社会公众进行各种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是提高我国综合防震减灾能力,有效地促进地震灾害综合防御各项措施落实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179.
Estimating severity of liquefaction-induced damage near foundation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An empirical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the severity of liquefaction-induced ground damage at or near foundations of existing buildings is established. The procedure is based on an examination of 30 case histories from recent earthquakes. The data for these case histories consist of observations of the damage that resulted from liquefaction, and the subsurface soil conditions as revealed by cone penetration tests. These field observations are used to classify these cases into one of three damaging effect categories, ‘no damage’, ‘minor to moderate damage’, and ‘major damage’. The potential for liquefaction-induced ground failure at each site is calculated and expressed as the probability of ground fail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bability of ground failure and the damage class is established, which allow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everity of liquefaction-induced ground damage at or near foundations. The procedure presented herein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attempt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liquefaction effect. Caution must be exercised, however, when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and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liquefaction damage severity, because they are developed based on limited number of case histories.  相似文献   
180.
This paper deals with an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response and motion of soil-like rigid-plastic bodies under seismic loading conditions. A continuity condition to determine the acceleration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rigid-plastic body when the failure occurs during seismic motions is proposed. Combining this continuity condition of acceleration and the ‘Generalized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GLEM)’, the responses of the earth structure during seismic motions as well as the permanent displacements can be obtained, where GLEM is one of th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s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for static problems and providing the approximate solution for Kötter's equation. The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of the method, the illustrative examples, and som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