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134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295篇
海洋学   178篇
天文学   211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2篇
  1905年   3篇
  1900年   1篇
  1897年   1篇
  1880年   2篇
  1877年   3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分层结构参数变化的地球自由振荡简正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地震激发导致的地球自由振荡可为获得地球深部结构提供重要手段,通过理论计算自由振荡简正模的本征周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可为地球深内部结构和新地球模型的研究提供有效约束.采用微分方程数值积分技术和G-D1066A地球模型,本文计算了0~48阶的187个球型自由振荡简正模的本征周期,将计算结果与Gilbertt和Dziewonski等3组模型理论结果及Ness等4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相对偏差在0.3%以内.分析说明由于考虑了地幔、外核和内核等不同分层密度和拉梅参数变化的影响,获得了较高精度的地球自由振荡简正模周期.本文提供的理论计算结果可为修正真实地球内部参数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92.
993.
We present VLA observations of the ( J , K )=(1, 1), (2, 2), (3, 3) and (4, 4) inversion transitions of NH3 toward the HW 2 object in Cepheus A, with 1-arcsec angular resolution. Emission is detected in the main hyperfine line of the first three transitions. The NH3(2, 2) emission shows a non-uniform 'ring' structure, which is more extended (3 arcsec) and intense than the emission seen in the (1, 1) and (3, 3) lines. A rotational temperature of ∼ 30–50 K and a lower limit to the mass of ∼ 1 ( X NH3/10−8)−1 M are derived for the ring structure. The spatio-kinema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NH3 emission does not seem to be consistent with a simple circumstellar disc around the HW 2 thermal biconical radio jet. We suggest that it represents the remnant of the parental core from which both the inner 300-au (0.4 arcsec) disc, traced by the water maser spots previously found in the region, and the central object have formed. The complex velocity field of this core is probably produced from bound motion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inner disc) and from interaction with outflowing material.  相似文献   
994.
藏东喜马拉雅期A型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东喜马拉雅期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玉龙斑岩铜(钼) 矿带西侧。众多碱钙性小斑岩体构成一个走向NNW的花岗岩带。主要岩性有碱长石英正长岩、石英正长岩和碱长正长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侵位时代为喜马拉雅期(KAr 年龄值为36~45 Ma) ,侵位时的构造环境为造山后板内走滑变形环境。  相似文献   
995.
石棚峪超单元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曲永峰 《地质与资源》2002,11(3):161-167
石棚峪超单元位于营口-宽甸台拱西端,与下辽河断陷相毗邻,侵位于燕山旋回早期,与分水金矿田及金山岭铅矿等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碱性花岗岩十分相似.通过花岗岩类自然矿物岩石化学换算法证明其应归于碱长花岗岩类,其主要岩石类型为黑云碱长花岗岩.其成岩物质主要是由上地幔衍生的岩浆部分熔融下地壳物质而成.岩石属非造山区的A型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996.
对西鄂尔多斯铁路防护林中滴灌栽植围封、无灌溉栽植围封和天然围封样地中柠条锦鸡儿和沙冬青的生理生态响应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栽植围封样地中柠条锦鸡儿和沙冬青比另两样地中有较好的水分状况和生长状况,较高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两种植物在滴灌栽植样地中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在无灌溉栽植围封和天然围封样地中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个样地间,柠条锦鸡儿及沙冬青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不显著,说明本研究中的滴灌量没有使植物的WUE低于其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的值。此外,柠条锦鸡儿对水分条件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水分条件改善时可大幅提高生产力;而沙冬青对水分条件变化的响应较平稳,水分条件改善时生产力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可见柠条更适合用于建立滴灌人工防护植被,而沙冬青更适合自然状态下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7.
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地面沉降已成为我国不少城市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严重威胁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案例,基于2014~ 2018年43景Sentinel-1A/B降轨数据,利用PS-InSAR技术,结合高精度GPS数据,开展了通州地区地面沉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可为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998.
贵慧宏  张锦  陈永剑 《测绘科学》2010,35(4):166-168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知名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和测量机器人产品,阐述了测量机器人在当代变形自动化监测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作业流程,定义了测量机器人通用类,并且对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坐标类型进行了介绍;最后以拓普康公司的GTS901A测量机器人为例,实例化测量机器人通用类,获取GTS901A测量机器人对象,开发了GTS901A变形监测自动化软件(GROMA,GeoRobot Online Automatic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oftware),并完成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多尺度统计样本的天山山区MOD10A1分类精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7年5月15号晴空状态下获取的天山地区MOD10A1积雪遥感影像和Landsat-5 TM数据为基础,通过SNOMAP算法提取基于Landsat-5 TM数据的天山山区积雪分类图(30 m×30 m)。将MOD10A1数据与Landsat-5 TM积雪分类图进行对比分析,并分别在50像元×50像元、10像元×10像元和3像元×3像元统计样本尺度上对其进行定量的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统计空间尺度的减小,晴空状态下MOD10A1积雪产品的分类精度有降低趋势,上述不同统计尺度上的分类精度分别为0.94、0.87与0.80,说明受空间分辨率的限制,MOD10A1积雪产品的应用存在有效尺度及最优尺度的问题;同时,在上述不同统计尺度上各代表性样方的精度值间的方差呈增大趋势,分别为0.032、0.074与0.135,说明误差增大的同时,MOD10A1数据质量的稳定性在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南极作为地球的寒极, 其最高点Dome A地区于2013年8月1日气温达到-93.0 ℃的极低值。利用Polar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Polar WRF) 3.8.1模式, 对发生在南极Dome A地区的3次极端低温事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与自动气象站实测数据对比验证, 模拟效果较为理想。结果表明: 印度洋和大西洋交界区域的高压加强, 其高压脊开始向南极内陆延伸, 导致Dome A地区气压升高, 使得该地区天气晴好, 云量极低, 为极端低温事件发生奠定基础; 同时, 南极中心冷涡加强, 长时间的冷平流和稳定的逆温层为Dome A地区提供了足够的降温条件, 并且加强了夜间辐射降温效应, 稳定的垂直场、 极低的向下长波辐射使得Dome A地区的极端低温事件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