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0篇
  免费   1104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4790篇
地质学   1041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罗杰 《华南地震》2008,28(1):85-91
以地震应变能作为响应因子,研究了1997至2007年赣粤闽交界及邻区4.0级(ML≥4.0)以上中强地震临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Y值)的基本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80%以上的地震在临震前Y值呈现出高值异常形态。因而它可以作为此地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2.
Shear-tensile crack is a model for an earthquake mechanism that is more constrained than the moment tensor but that can still describe a non-shear focus. As such, the shear-tensile crack model is more robust than the moment tensor model and yields more reliable estimates for the earthquake mechanism. Such an advantage verifie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non-double-couple component found for some events of the 1997 West Bohemia-Vogtland earthquake swarm. As expected, in several cases, a significantly resolved non-double-couple component was obtained where the moment tensor approach failed. Additionally, for non-shear sources, the shear-tensile crack model offers optimization of the Poisson number within the focus, concurrently with retrieval of the mechanism. However, results obtained for the joint inversion of the 1997 swarm indicate that resolution is low. A series of synthetic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limited observations during 1997 were not the cause. Rather, hypothetical experiments of both very good and extremely poor network configurations similarly yielded a low resolution for the Poisson number. Applying this method to data for recent swarms is irrelevant because the small non-double-couple components detected within the inversion are spurious and, thus, the events are pure double-couple phenomena.  相似文献   
63.
余娜  张晓清  袁伏全 《中国地震》2018,34(4):695-703
采用时间序列的"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系统估算了青海地区地震序列参数,并对地震序列的震后早期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自然边界法"选取了2009年以来青海地区9个地震序列,利用"震级-序号"法确定了每个地震序列的完整性震级M_c,并对每个地震序列进行估算。研究表明,截止震级选取对地震序列参数的影响很大,在应用中需谨慎。α值和p值的稳定时间与序列的主震震级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主震震级较大的地震序列,序列参数的稳定时间可能较短;主震震级较小的地震序列,序列参数的稳定时间也可能较长。同一个地震序列,α值和p值的稳定时间与不同截止震级间也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最后给出了研究区域地震序列参数的最长稳定时间和最短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64.
针对汶川地震引发的谢家店子滑坡,在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模型,采用2D-Block软件对其进行了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对跟踪块体的深入分析,研究了相应地质体在不同阶段下的运动特征。模拟结果表明,谢家店子滑坡经历了剧动启程抛掷阶段、快速撞击飞行阶段、铲刮减速碎屑流阶段及堆积掩埋阶段。为了揭示地震引发高速滑坡的发生规律,分别研究了地震震级、斜坡地形和斜坡上岩块的尺寸对高速滑坡启动和运动过程的影响规律。地震震级对边坡的启动、变形、破坏和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地震震级越大,滑体启动的加速度和速度也就越大,从而易形成高速远程滑坡。斜坡体本身的地形地貌对滑体运动也有较大影响。在震级和岩石力学参数一定的条件下,斜坡上岩块的大小对其启动、变形和运动过程有一定影响,随着岩块的增大,滑体运动的每个阶段历时都在减小,但当岩体十分破碎时,滑体虽然能够运动,但是很难发生抛掷。将地震滑坡的启动机理概括为积累变形效应、振荡启程效应和振荡加速效应。  相似文献   
65.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在灾区形成了30多个堰塞湖,严重威胁了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了世人对堰塞湖坝体稳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诱发原因、寿命三个方面总结了堰塞湖坝体形成及存在的机理。重点分析总结了目前堰塞湖坝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指出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内因为堰塞坝的形态与规模、物质组成与结构,外因为堰塞湖湖水体积;总结了前人关于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以及室内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6.
淹没植物对河道糙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河道水动力及植物柔性变形分析,建立淹没状态下的植物河道糙率计算的理论关系,同时,利用试验资料及理论分析成果,进一步获得了植物河道糙率的附加值,借此可以分析与评价河道植物对水流阻力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7.
在实验室风浪水槽中进行纯风浪和混合浪波面位移观测,研究波长较长的规则波对风浪能量的影响.本文用混合浪和纯风浪中的风浪显著波的零阶谱矩之比代表混合浪中的风浪与纯风浪能量之比,并以此表征涌浪对风浪能量的影响.研究了该能量比随涌浪波陡S、风区x、波龄倒数u/C、涌浪频率与纯风浪谱峰频率之比fs/fw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涌浪对风浪能量的抑制作用随涌浪波陡的增加、波龄倒数的增大及涌浪频率与纯风浪谱峰频率之比的增大而增强.发现该能量比依赖于无因次量R=(1+80(πS)2)1.9(fs/fwp)0.9(u/C)0.27,并拟合得到2者的经验关系.此外,本文实验还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涌浪的存在使风浪能量增加.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痕量Bi催化鲁米诺-邻菲啰啉-H_2O_2-Triton x-305体系产生化学发光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敏化化学发光最佳反应条件,拟定了新的化学发光测定Bi的方法。方法最低检出限达3.7×10~(-10)g/ml,测定响应浓度范围为5×10~(-9)~10~(-5)g/ml,回收率为98.7%~103%,相对标准偏差为2.8%~3.5%之间。  相似文献   
69.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最佳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LURR)是从测震学中移植过来的、用于地震中期分析预测的一种地磁学方法。笔者应用红山地震台地磁数字化观测数据进行了地磁加卸载响应比的计算分析,经过统计得出在阈值选择为3.0时对地震进行预测的效果比较好,其与地震的对应概率为42%。同时,笔者还认为可能受限于方法本身及外界因素,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进行地震预测时,其虚报率及漏报率较高。  相似文献   
70.
南海北部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建立了比较可靠的南海北部地震目录以后,采用编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的方法,重新划分了南海北部海域的潜在震源区和调整了相关的地球物理参数,最终计算了南海北部海域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南海北部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可分成东部高值区和西部低值区。东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在0.160g以上,西区大部分海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114g,并且与它们北侧的陆区大致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