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94篇 |
免费 | 2198篇 |
国内免费 | 28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4篇 |
大气科学 | 673篇 |
地球物理 | 2028篇 |
地质学 | 8352篇 |
海洋学 | 454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798篇 |
自然地理 | 4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9篇 |
2023年 | 382篇 |
2022年 | 519篇 |
2021年 | 531篇 |
2020年 | 440篇 |
2019年 | 469篇 |
2018年 | 359篇 |
2017年 | 377篇 |
2016年 | 389篇 |
2015年 | 431篇 |
2014年 | 681篇 |
2013年 | 548篇 |
2012年 | 638篇 |
2011年 | 612篇 |
2010年 | 568篇 |
2009年 | 592篇 |
2008年 | 542篇 |
2007年 | 442篇 |
2006年 | 439篇 |
2005年 | 356篇 |
2004年 | 335篇 |
2003年 | 263篇 |
2002年 | 303篇 |
2001年 | 268篇 |
2000年 | 246篇 |
1999年 | 294篇 |
1998年 | 269篇 |
1997年 | 230篇 |
1996年 | 225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165篇 |
1993年 | 159篇 |
1992年 | 146篇 |
1991年 | 136篇 |
1990年 | 98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9篇 |
1974年 | 6篇 |
1954年 | 6篇 |
1947年 | 6篇 |
1942年 | 12篇 |
1941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中国桐柏大别构造带变质演化的岩石学证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柏大别构造带是秦岭造山带的东延部分,经历过多期次不同体制的构造运动,现今的桐柏大别山区是由一系列变质地体拼合而成,地体与地体之间为断层或韧性剪切带所围限各地体有自身变质变形史和PTt轨迹,但却有着碰撞造山带所共有的后造山抬升过程。本文揭示了随县群、红安岩群及大别杂岩中柯石英榴辉石、蓝晶铝直闪石片岩及紫苏石榴黑云母片麻岩的退变质再平衡结构特点。报道了大别山麻粒岩相变质年龄为1699Ma。各类岩石减压退变质再平衡结构,标志着后造山的隆升过程及其对桐柏大别构造带变质演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74.
南汀河断裂带为滇西南地区活动断裂体系中规模最大的一条北东向断裂,其构造活动及地震危险性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基于覆盖云南境内南汀河断裂带的大地电磁测深宽频带阵列数据,利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解释技术,首次获得了南汀河断裂带的精细三维深部电性结构.在上地壳深度,南汀河断裂带西南段与中段的电性结构表现出沿构造走向的高导条带特征,北东段表现为高阻结构.该高阻结构可能为临沧—勐海花岗岩体的电性反映,指示南汀河断裂可能未切穿该花岗岩带.在中下地壳深度,南汀河断裂带西南段存在大范围高导层,北东段则表现为整体性的高阻地壳,因此南汀河断裂北东段可能具有发生强震的介质结构背景.南汀河断裂带西南段的耿马地震区深部呈现北东向与北北西向的"X"型高导构造样式,该高导结构以南存在一个显著高阻异常体,1988年耿马MS7.2地震以及2015年沧源MS5.5级地震均发生于该高阻体与"X"型高导条带的电性边界.青藏高原东南缘绕东构造结流入滇西地区的中下地壳流可能受到南汀河断裂北东段中下地壳高阻体的阻挡而呈分流式分布于保山地块以及澜沧江断裂以东. 相似文献
75.
韩宗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
以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r和Nd同位素变异特征为依据,确定鲁苏榴辉岩为多成因、多来源和多阶段,指出主要是在印支期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挤入的上地幔碎片以及不同原岩类型的壳内高压变质岩碎块。燕山晚期的区域构造热事件使得某些榴辉岩的同位素体系再平衡。 相似文献
76.
宰便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发育有一系列新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火成岩。然而,其成因与构造背景仍存在广泛争议。因此,本文选择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宰便辉绿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Nd-Hf同位素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辉绿岩具有高Mg^(#)(50~69)、高Al_(2)O_(3)(13.94%~18.63%)、低钾(0.03%~0.33%)、低磷(0.04%~0.28%)特征,显示为低钾拉斑系列岩石特点。同时,岩石整体相对富集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和Y等高场强元素,Eu具有微弱负异常特征。辉绿岩的Nb/Ta、Zr/Nb比值揭示了母岩浆在岩浆侵位过程中未发生地壳混染。3件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820.7±3.0Ma、821.1±9.2Ma和823.1±9.5Ma,表明岩浆侵位时代为新元古代早期。锆石ε_(Hf)(t)值介于-13.6~7.7之间,Hf的t_(DM2)值介于1214~2547Ma之间,结合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其原始岩浆可能源于富集地幔,并伴有一定的亏损地幔参与。综合前人和本次研究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数据,本文认为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宰便地区在新元古代早期处于板内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7.
滇东弥勒-师宗断裂带地热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研究程度较低,成因机制不明,制约了区内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本文以弥勒-师宗断裂带北段老厂地区天然温泉水和地热钻孔水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野外调查、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方法,对区内地热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地热水pH值介于7.30~8.12之间,
78.
郴临深大断裂带及其两侧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各构造单元不同结构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在地表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认为郴临深大断裂带及其两侧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不同构造单元、基底与上地幔元素含量差异和地壳演化程度差异的制约,结合元素的区域分布规律,将其分为3个构造地球化学分区。郴临深大断裂带东侧地壳成熟度较高,构造岩浆活动频繁,有利于亲壳的不相容元素富集成矿;西侧地壳发展较稳定,下基底又富含亲幔的相容元素,导致金之类深源元素富集成矿;断裂带本 相似文献
79.
茂汶断裂耿达-汶川段主要发育于以花岗岩为主的前寒武系彭灌杂岩体中,韧性变形特征十分明显,在龙门山主干断裂带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它是一个由多条断层组成的一个构造应变强化地带,也是一个具多期活动性的破裂带。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