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426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台网最近30多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2008年四川汶川MS8.0地震前沿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多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包括震级-频度关系中的a、b与a/b值,复发间隔Tr值),同时,计算了震前2年多的时间内ML≥3.5地震的视应力.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震活动性参数值和地震视应力的空间分布与汶川主震破裂范围、MS≥5.0余震分布的关系. 主要结果表明:①汶川地震前,沿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地震视应力的分布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 其中,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绵竹—茂县段与江油—平武段具有远低于区域平均值的显著异常低b值、低a值、相对较高a/b值以及较小复发间隔Tr值的参数值组合,反映这两个断裂段在汶川主震之前已处于高应力闭锁状态,且发生强震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段落. 这两个段落成为汶川主震破裂的中心段落和破坏严重的地段; ②汶川地震前,位于前述两断裂段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北川段具有较高的b值与a值、较低a/b值的参数值组合,显示出应力积累水平不高的状态. 汶川主震后,北川断裂段的余震强度与频度均偏低,缺少MS≥5.0的余震; ③地震活动性参数与视应力显示汶川地震之前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的应力积累水平明显低于中-北段,这种差异可能与汶川主震破裂沿断裂带中-北段呈北东向单侧扩展有关. 另外,地震活动性参数值组合也反映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近期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以龙门山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差异、主要活动断裂带、地表附加重力影响,建立能反映地表起伏和岩石圈分层结构的龙门山地区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以地壳水平运动速率观测值为约束条件重建研究区现今构造背景应力场,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发生机理。通过分析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与余震空间分布的关系,探讨了2次地震主震对余震的触发作用以及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的影响。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余震大部分由其主震触发,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的余震有约6.78%的触发作用。汶川地震的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在芦山地震主震位置的增加值约为0.016MPa,如果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库仑破裂应力年累积速率按照0.4×10-3-0.6×10-3MPa·a-1计算,汶川地震使芦山地震提前了约27-40年。计算还表明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发生使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和虎牙断裂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这些断裂带在未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53.
龙门山前山断裂大地震是原地重复发生的吗?针对这一问题,对前山断裂的同震地表形变带进行了追踪,并选择5.12汶川地震区九龙、白鹿以及汉旺等3个地点开展了古地震探槽研究工作。调查结果是: 前山断裂5.12地震地表形变带基本沿1 ∶200000地质图上先存基岩断裂发育,但仅限于通济-安昌以南段; 白鹿-八角一带同震地表形变带继承先存断层陡坎或断层沟谷发育; 偏离先存断裂而被一些学者视为断裂全新世活动重要证据的永安附近T1阶地上线性陡坎实为废弃河岸; 白鹿、汉旺探槽剖面揭示这两个地点5.12汶川地震之前至少有过一次古地震事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前山断裂大地震是沿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原地重复发生的,此次地震是沿先存活动断裂又一次发生的大地震事件,为大地震原地复发模型提供了一个新的震例支持。在沿该断裂周边进行规划建设时应当合理避让。  相似文献   
54.
龙门区块为四川盆地川东大天池构造带中段东南翼下盘的次一级潜伏背斜,从南到北依次分布有以鞍部相连的明达、龙门、任市三个次一级高点。这里依据川东大天池气田龙门区块石炭系黄龙组的钻井、岩芯、薄片、测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建立了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膏湖-成化泻湖~陆表海)沉积环境变迁模式。将龙门区块石炭系黄龙组划分为三个亚相带,八个微相带。其中黄龙组二段的泻湖内浅滩是本区有利的沉积相带,主要分布在龙门一明达二高点处,为龙门区块石炭系主力产气相带。  相似文献   
55.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龙门山及其周边地区(26°~35°N,98°~109°E)的132个台站的宽频带远震记录,使用H-k叠加方法计算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壳厚度总体变化是:从东向西增加,东部的最小厚度为37.8km,西部的最大厚度是68.1 km,其中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厚度变化最大,从东南的41.5km增加到西北的52.5km.根据Airy均衡理论,用台站的高程和观测地壳厚度数据求得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壳幔密度差为0.649g/cm3,平均地壳厚度为37.9km.龙门山及其邻近地区基本上处于均衡状态.松潘-甘孜地体北部和西秦岭造山带具有低泊松比(v<0.26),扬子地台的西南部具有低一中泊松比(v<0.27),松潘-甘孜地体南部、三江褶皱带和四川盆地具有中一高泊松比(0.26≤P≤0.29).该地区的泊松比空间分布不支持青藏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的下地壳流的假说.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及其附近地区的高泊松比(v≥0.30)可以看成是地壳具有较高的铁镁质组分和/或存在部分熔融.该地区下地壳可能是处于富含流体和温度较高的部分熔融状态.松潘-甘孜块体南部的上地壳物质向东运动,受刚性强度较大的扬子地台的阻挡,导致沿龙门山断裂带产生应变积累.当断层被地壳流体弱化,积累的应变能量快速释放,产生汶川Ms8.0地震.  相似文献   
56.
基于遥感技术的龙门山前山带烃类微渗漏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龙门山前山带含油区与非含油区的岩石、土壤、植被等进行测试,认为烃类微渗漏会造成地表热异常、红层褪色、低价铁富集以及粘土矿化等现象,并对研究区的粘土矿物、Fe3+、Fe2+与烃类的波普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以ETM卫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选择了TM2/TM3、TM3/TM4和TM5/TM7进行比值处理,从光谱数据中直接提取出碳酸盐化、粘土矿化、红层褪色等油气蚀变信息,并在对研究区遥感地质解译的基础上,指出烃渗漏信息异常晕主要沿断裂带分布,特别在不同走向断裂的交汇区域分布面积和强度较大,而在已知油气圈闭区域,信息晕主要呈碎片状或斑点状零散分布,且以低值异常为主。根据烃渗漏异常的分布特征,提取出石板滩、中坝、孝泉、聚源、鸭子河以及邛崃等遥感信息异常区块。  相似文献   
57.
矿山梁构造位于广元的西南,是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北段的典型冲断前锋构造之一,也是当前川西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构造之一。地质结构复杂,地表构造褶皱强烈、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大。深化矿山梁地面构造特征研究,对进一步在龙门山北段地区山前带中寻找新的有利勘探区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8.
陈云杰 《地质与勘探》2014,50(4):641-648
龙首山地区是西北重要的花岗岩型热液铀矿产区之一,区内控矿条件复杂。研究选取甘肃省龙首山芨岭矿区内的矿床和部分矿点的热液碳酸盐样品并测定其C、O同位素组成:δ13C VPDB的值在-1.50‰~-6.33‰之间,δ18OSMOW值为-2.577~5.051‰之间。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矿化剂ΣCO2主要来源于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的幔源脱气作用,同时伴有海相碳酸盐来源;成矿同时期伴随的强烈流体脱气(CO2)作用对矿质沉淀至关重要。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混合特征,但以大气降水形成为主。  相似文献   
59.
本文记述了产于四川龙门山地区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观雾山组和土桥子组的四射珊瑚。在大量珊瑚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建立了中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初期的四个四射珊瑚化石组合。根据四射珊瑚的演化规律,确定以Peneckiella珊瑚类的兴起和Pseudozaphrentis hejiazhaiensis,Temnophyllun(Truncicarinulum)beichua-nensis珊瑚类的消失作为龙门山地区识别中、上泥盆统界线的标志。  相似文献   
60.
李保侠  李占双 《国外铀金地质》2002,19(4):187-191,230
Wind River组的有利岩相-长石砂岩的分布限定了有可能找到铀矿体的地区,容矿主岩的厚度变薄和主岩岩相在近地表被淋滤,更进一步限定了有远景的地区。矿体或卷状体的横断面上呈月牙形,平面上形状极其弯曲,水平方向上矿带呈不规则狭窄状,多数矿带可延伸几百米,一般情况下,它们呈首尾相接的叠瓦状产出,构成了前锋体系,蚀变岩石位于卷状体的凹处,而未蚀变岩石位于凸处。西气山,中气山属同一前锋体系的不同地段,东气山可能是同一体系的东延段。成矿溶液可能从南向北流动,在其流动途径上留下很大的蚀变岩石柱。到1970年底,气山地区估计生产了5千万磅U3O8(约1.92万吨金属铀),估计最终可回收总量达1.5亿磅的U3O8(约5.77万吨金属铀),在不远的将来,如价格升高有可能增加可回收的U3O8,总量约2.0亿磅(约7.69万吨金属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