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1018篇
  国内免费   797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743篇
地质学   1675篇
海洋学   211篇
天文学   125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探地雷达检测中如何计算速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袁明德 《物探与化探》2003,27(3):220-222,236
雷达波的传播速度随介质而变,这给准确定位探测目标带来了一些困难,因为目标深度取决于速度与讯号反射时间的乘积.但另一方面,利用速度变化与介质的关系,反过来可以推断介质的物质架构.作者结合实用例举了7种求速度的方法,以供使用探地雷达的同行们选用.  相似文献   
52.
斜长角闪岩弹性和流变性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浙江陈蔡地区的天然斜长角闪岩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了弹性波速和流变性质的实验研究.波速实验发现, 细粒和中粒斜长角闪岩的纵波波速沿线理方向(X)的传播快于沿面理法向(Z)的传播;在800或600 MPa及550℃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细粒和中粒斜长角闪岩的波速各向异性仍较高, 分别约为7.83%和9.77%,其平均纵波波速约为6.77和6.64 km/s.在高准静水压力作用下,当温度升至750℃之后,不同方向上传播的岩石波速都开始大幅度下降. 高固定围压和低固定应变速率(500 MPa,1×10-4/s) 的三轴流变实验发现, 细粒斜长角闪岩的变形随温度的升高经历了脆性破裂(<650℃)、半脆性破裂、碎裂流动直至塑性变形(>800℃)这样一个基本过程. 韧性变形域内流变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且在750~800℃间强度急剧下降. 对两类实验前、后的样品进行显微和探针分析, 认为脱水熔融是引起波速和强度在高压(静水压、围压)、750℃之后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3.
青藏铁路抛石路基的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铁路道渣和片石铺层的对流换热为多孔介质的热传导问题,根据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应用伽辽金法导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公式,并对抛石路基和传统道渣路基在未来25a创温度变化进行了预报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150cm的抛石厚度,片石直径为10cm,年温度较差30℃的倩况下,在路基中心线y=一5m处,抛石路基下的冻土温度要比传统路基的温度低2.45℃,抛石路基有对其下面的冻土提供冷能的制冷作用,可以保证冻土路基的稳定.因此,推荐该种路基作为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的路基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冻土区的铁路.  相似文献   
54.
在1.0GPa,室温-1200℃条件下,测量了新疆库地地区斜长角闪岩的纵波速度(Vp)和品质因子(Q值),得出在1.0GPa恒压下,Vp和Q值随温度和深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Vp和Q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观察实验样品并结合Vp和Q值与熔体含量的关系,发现部分熔融是影响Vp和Q值变化的主要因素。依据实验结果,并结合区域上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资料计算了Vp和Q值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Vp和Q值先随深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在32km左右开始突然减小,表明开始出现低速层。结合温度和熔体含量的关系得出,低速层的出现可能是部分熔融的结果。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测深以及地震反演的结果也显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地壳内部32—44km的范围内存在低速层,同时高温高压的实验结果与阿拉木图地区的Vp值相当一致,可以推测塔里木西南缘下地壳的岩石成分中含有斜长角闪岩。  相似文献   
55.
56.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mechanical concepts that have been largely applied to 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 and addresses the problems and misunderstandings in use of these mechanical terms. The purpose is to stimulate the interests for structural geologists in using the mechanic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correctly to solve the geodynamic problems.  相似文献   
57.
岩体工程质量分级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质量评价采用的测试技术包括地质勘察、弹性波检测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结合水布垭水利枢纽大坝建基岩体工程质量评价实例,对岩体工程质量分级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8.
张海明  陈晓非 《地震学报》2003,25(5):465-474
回顾了近4年来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震波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 分别简要地讨论了层状均匀介质、横向不均匀介质和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地震面波及波形反演,以及地震勘探、测井问题中的地震波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指出当前地震波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发展高效的数值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开展复杂介质中的地震波激发和传播,以及强地面运动的研究,为精细的地震危险分析与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9.
对波达波夫和Pride震电波方程组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Biot介质参数说明了波达波夫震电波方程组中弹性动力学 参数的含义,解释了第一类和第二类震电效应的意义,在忽略第一类震电效应条件下将该方 程组与Pride方程组进行比较,说明了二者在描述第二类震电效应方面的异同点. 同时指出 :波达波夫方程组忽略了流体与固体的耦合质量;方程中的黏性耗散项丢掉了一个孔隙度因 子,依据该方程组计算出的弹性波和转换电场的幅度将偏大;边界条件之一存在错误,会影 响对波在界面上的反射透射规律的描述.  相似文献   
60.
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7.0级地震的震后垂直形变速率具有典型的指数型衰减特征.本文根据Okada弹性位错地表垂直位移表达式,利用对应原理导出了其标准线性固体粘弹性解.通过引入“地球有效弛豫时间和有效粘度”的概念,进一步导出了由震后垂直形变求地球有效弛豫时间和粘度的简单公式,该公式与发震断层的位错参数无关.反演结果表明,共和震区地球介质的有效弛豫时间τ=η/μ为2.6a,有效粘滞系数η为约1018P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