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7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映秀—北川断裂带沿线崩滑体分布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大规模次生地质灾害主要以崩滑体的形式表现。选取地震发生的映秀—北川断裂带沿线的崩滑体进行分析。根据地震影响的强弱、崩滑体分布的规模、大小及地形等因子,把映秀—北川断裂带沿线分为3个区域,分析崩滑体分布的微观规律。在震中,崩滑体的分布与地震释放能量大小正相关;在距震中稍远的地区,崩滑体的分布主要受岩石能干性及地形的控制。崩滑体的分布与地震影响强弱、岩性及地形相关的这一规律,对于防止类似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转化以及灾后重建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2.
作揖沱崩滑体是三峡工程库区重点勘察研究的崩滑体之一,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楠木园乡长江南岸,距三峡工程坝址83km作揖沱崩滑体东西宽为540-720米,南北长为280-400米,前缘高程为20米(水下),后缘高程为280米,体积淡413.32万立方米,作揖沱崩滑体的组成物质为碎块石夹土,块石成分复杂,局部还保存变位岩体作损沱崩滑体的形成经历了崩塌,滑移,如载和变形滑动等阶段,是一个典型的崩滑复合体,近代以来,作揖沱崩滑体曾发生多次变形复活,是一个不稳定的崩滑体。  相似文献   
183.
广州麓湖大气多环芳烃的干湿沉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广州麓湖为小型城市湖泊的代表,对大气中多环芳烃的颗粒态沉降进行了连续一年的采样与分析. 结果表明,年均颗粒态多环芳烃的沉降通量为0.47mg/( m2·a). 全年直接由大气输入到麓湖的颗粒态多环芳烃总量约为0.1kg. 不同季节相比,夏季多环芳烃的沉降通量略高于秋季,而冬春季最高. 对比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发现,当降雨量增大时,沉降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逐渐趋近于大气总悬浮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 广州地区雨热同期、干冷咸至的季风气候特点,以及由此导致的大气颗粒物粒径变化和PAHs的气-粒分配变化,与大气PAHs污染程度一起,共同控制着沉降颗粒物中PAHs相对组成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84.
海原古地震的一个剖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南、西华山北缘大断裂的活动性质、活动量及大地震重复间隔,我局于1983年10月在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中区沿干盐池至小山地段挖了12条探槽。在4条探槽的全新世地层中,见到该断裂多次活动的证据,其中以海原城西南约12公里的刺儿沟探槽揭露的古地震剖面最为精彩和典型,现对它简报如下:探槽呈北东—南西向,位于南华山北缘刺儿沟旁Ⅱ级阶地上,由不连续的两截组成。揭露了主断裂面F_3和1920年地震断裂F_2及地表形变带(图1)。南华山北缘断裂主断面F_3出露非常清楚,断裂南西盘为前寒武系浅灰绿色片岩与大理岩,已强烈破碎  相似文献   
185.
吴强 《华南地震》2020,40(2):99-104
现有的边坡崩滑响应分析模型大多为统一性分析模型,无法对地震载荷作用下的边坡进行分层分析,其结果误差较大。为了适应当前边坡工程需要,设计基于数值模型,提出了一种多层化分析模型。设计首先构建的基础性数值模型,根据边坡岩层划分不同的数据层,标注对应物理参数,设定虚拟网格尺寸和阻尼数据,提出横向纵向不同的监测点数据组,在初始数值模型基础上,输入动力条件,包括地震载荷入射角,S波P波效应数据,构建完整的数值分析模型,应用模型分别从辩驳崩滑上方向和水平方向提取响应特征,构建振动时程曲线,完成多方向边坡崩滑响应分析。选择粘聚力作为实验测评指标,在实验环境下构建数值模型,并与AGA模型对比,对比结果显示设计模型的分析结果更趋于真实性,证明该分析模型真实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86.
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环境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概况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2002年1月正式启动,截止2003年6月底。财政部已划拨重庆市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27亿元。根据专家审查通过的技术方案和投资咨询机构的评估意见,重庆市已批复完成纳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近  相似文献   
187.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泥石流灾害表现活跃,至今经历了多个暴雨过程,那么如何才能较为准确地分析泥石流源区演变特征。首要是确定泥石流源区崩滑体体积。本文选择映秀镇附近,岷江沿岸的5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针对泥石流源区崩滑体体积难以确定的问题,野外调查研究区内167个崩滑体点,建立崩滑体体积与面积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野外调查研究区内48个崩滑点进行验证。定量解译研究区3期航空影像的物源面积,利用崩滑体体积估算模型,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泥石流物源的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88.
汶川地震后,公路岩质边坡结构面发育,极易失稳形成崩塌。从发育的多组结构面中选取典型的结构面作为形成崩塌的控崩结构面,并通过对结构面所处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得出控崩结构面的选取原则;考虑控崩结构面与边坡临空面的空间位置关系,运用赤平投影解法重点分析一组和两组控崩结构面与边坡临空面的图解关系;将震后公路边坡发生崩塌分为三种类型:滑移式、坠落式和倾倒式,结合边坡岩性、坡形、坡度、坡高等因素,得到了震后公路边坡崩塌三种类型的判据;将其应用到汶川地震后映秀—卧龙公路沿线边坡发育的典型崩塌中,得出的崩塌类型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89.
基于对研究滑坡体在发生前后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无线传输技术和自动化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发了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所需的BH-1型崩滑体多参数自动化监测仪。通过对整个崩滑体的物理性能、位移形态变化的实时监测,研究自动化监测技术,实现对崩滑体多种物理、位移形态参数的全程实时监测。通过对多种参数的分析,实现对崩滑体变化规律的预判,推动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0.
干湿效应下崩岗岩土不均匀沉降变形规律与崩壁崩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育于花岗岩出露区崩岗岩土受干湿效应影响显著,导致崩壁坍塌和工程设施受损。通过崩解和快速固结试验,采用6种干湿水平研究干湿路径、固结压力对崩壁岩土相对变形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脱湿过程中裂隙性是影响相对变形率主要因素,而在增湿过程中基质吸力、崩解性、土壤质地则共同决定了不同压力下相对变形率高低。当超过平均先期固结压力103.06 kPa后,相对变形率随固结压力增加而增大;压缩系数与初始含水率呈指数递增关系,初始含水率超过25%后压缩系数剧增;红土层①的压缩系数变化幅度最广(0.15~0.62 MPa-1),均值最大(0.31 MPa-1)。从干湿效应导致的不均匀沉降角度揭示了崩壁崩坍机制,并讨论了崩岗区水保工程和监测设施不均匀沉降防治原则。其结论可为崩岗防治,工程设施维护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