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针对影响边坡防护因素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充分利用地质资料、施工条件、工程经济及环境影响等综合因素,运用熵权的概念,构造了一个路堑高边坡防护方案多目标优选模型。该模型根据各方案、各指标构成的判断矩阵计算熵,并利用指标值确定其熵权。根据各方案与理想点的切近度对方安排序,从而选出最优方案。通过实例分析,证明基于熵权的路堑高边坡防护多目标优选,具有较强的识别评判能力及简便、定量严密的特点。该方法对其他综合评价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2.
由于G318线二郎山至康定改造公路穿越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差异显著,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大量上边坡崩坍.严重威胁施工安全。本文结合该项目的高边坡病害处治工程实例,介绍山区改建公路常见高边坡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原则。  相似文献   
163.
依托实际工程简要介绍微震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及微震监测系统的组成和现场监测点布设情况,运用微震监测系统对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微震活动性进行实时监测,研究微震事件随着边坡开挖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实现对边坡开挖过程的有效监控。并对土质边坡和土石过渡部位增加传统测斜监测,与微震监测数据相互补充分析,实现对边坡施工过程的全覆盖监测,可以对公路高边坡失稳进行有效预测,为边坡提前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4.
混凝土质量是影响预应力锚索(杆)框架结构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边坡加固的效果,高边坡框架现浇混凝土施工受现场条件限制,存在离析、振捣不到位、跑浆、胀模、劳动力成本偏高等问题,干法喷射混凝土可有效解决以上难题。本文结合甘肃小厂坝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二期)预应力锚杆框架施工的成功经验,对干法喷射混凝土施工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5.
富溪双连拱隧道出口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富溪双连拱隧道出口高边坡岩体风化、卸荷严重,在施工开挖前边坡中上部已经发生较为明显的倾倒变形,整个变形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本文在现场调查和岩体结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的概念模型,利用FLAC3D模拟研究了开挖后坡体变形特征。在变形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倾倒变形体采用锚管注浆处理的边坡治理措施,支护效果模拟计算表明,注浆后边坡稳定性较好,同时监测资料也显示支护措施实施后,边坡的稳定性较好,可以保障公路的施工和长期营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6.
三(明)-福(州)高速公路三明段为国道G104主干线京-福高速公路在福建省三明市境内的一期工程。是一条在山岭重丘区修建的高速公路。三-福高速公路三明段SA7合同段K196 425~ 640段路堑右侧边坡原设计为6级半高边坡,并在第2和第3级设计了锚索地梁锚固。待施工至第1级时,高边坡产生较大规模滑坡,估计体积约12.5万m3。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坡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差。其次是源于区内连续降雨。再其次是设计锚固深度不足。后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论证制定了一套较完整的包括刷方减载、放缓边坡、加宽平台、分台整治、预应力锚索框架加固、仰斜坡体排水孔疏水以及地表完善的截排水系统等综合治理方案。所有加固工程完成后,在该高边坡共布置监测断面6条。至今已分别进行了4次深孔位移监测,并经1a多的检验,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7.
以广州金山湖第19#地块一个四级人工高边坡为例,采用数值方法计算探讨了锚杆(索)长度及布设间距的优化取值问题。文中以边坡坡级、锚杆间距和锚杆长度为变量参数,获得225种支护组合形式,运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并获得了225种边坡加固方案的稳定系数,经综合对比分析,得到各个坡级最优的锚杆长度及锚杆间距方案。优化后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第二、三、四级边坡采用的锚杆(索)长度较原方案减少了3 m、锚杆布设间距较原方案增加了1 m。  相似文献   
168.
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大,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尤其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大量涉及复杂的高边坡工程。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将构成严重的威胁,直接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随着高速公路多年来的运营,高边坡工程的地质灾害问题将日益突出。传统技术越来越难以满足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三维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新型地质灾害防治集成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提高高速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9.
岩石高边坡开挖卸荷松弛准则研究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学敏  陈胜宏  李文纲 《岩土力学》2009,30(Z2):452-456
基于对卸荷松弛过程和机制的定性分析,提出了以岩石极限拉应变作为卸荷松弛的判别准则。通过对岩石极限拉应变室内试验资料与其抗拉强度之间关系的分析,并结合小湾工程卸荷松弛分析的成功实践经验,提出了极限拉应变值的取值原则,并明确了岩石边坡开挖后实际拉应变的计算方法。运用三维弹黏塑性加锚节理岩体流变模型,将该准则和计算方法应用于锦屏一级拱坝建基面开挖卸荷松弛的数值分析中,通过与实际开挖揭示和声波测试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分析结果较为合理,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0.
引入基于Dijkstra算法的极限平衡有限元方法到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研究中,得到边坡长期安全系数,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糯扎渡工程坝肩高边坡,在弹塑性下比较刚体极限平衡和基于Dijkstra极限平衡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认为该算法可信。基于糯扎渡水电站坝肩高边坡有限元流变分析中各时步应力场结果,采用基于Dijkstra极限平衡有限元方法得到各时步潜在滑动面和安全系数。由此判定该边坡长期稳定性,并给出安全系数随时间变化趋势和长期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