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2篇 |
免费 | 690篇 |
国内免费 | 10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7篇 |
大气科学 | 1538篇 |
地球物理 | 962篇 |
地质学 | 1464篇 |
海洋学 | 291篇 |
天文学 | 34篇 |
综合类 | 204篇 |
自然地理 | 1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56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201篇 |
2020年 | 182篇 |
2019年 | 180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119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132篇 |
2014年 | 215篇 |
2013年 | 196篇 |
2012年 | 227篇 |
2011年 | 190篇 |
2010年 | 203篇 |
2009年 | 221篇 |
2008年 | 222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192篇 |
2005年 | 184篇 |
2004年 | 163篇 |
2003年 | 128篇 |
2002年 | 124篇 |
2001年 | 153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96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88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65年 | 8篇 |
1964年 | 6篇 |
1962年 | 4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湖北省潮汐形变观测异常及干扰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2013年湖北省数字化定点形变潮汐观测中的突跳、阶变、震颤等异常的分析发现,气象因素对形变潮汐观测的影响复杂:1)不同气压场控制影响形变观测的异常形态不同,但响应频率一致;2)台风对形变观测的秒值和分钟值数据在1~4秒和2~4分钟较高频段均有响应;3)台址条件不同,降雨对形变观测产生的畸变影响不同。影响范围一般在0~全日波频段且存在较大的噪声;4)短时大气温度变化对形变观测有一定影响,会使曲线发生抖动或暂态波动,在64~128分钟和128~256分钟较低频段上有响应。水库冲沙、水库蓄水、土石开挖等环境荷载变化对分钟值观测曲线产生明显阶跃、抖动型实时畸变。人员进洞、施工、仪器标定检修等人为活动对观测曲线的影响可直接识别。 相似文献
72.
从直流型变频空调器的特点及控制要求出发,提出了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讨论了直流变频空调器的模糊控制算法.对控制器的性能(主要是鲁棒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所采用的模糊控制算法在Matlab平台下进行了仿真,作为比较同时给出了其他常用算法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3.
西安市一次短时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28日西安市发生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发现这次过程主要受秦岭山脉地形、地面弱冷空气南下和副高增强西进的共同影响而造成;强风暴发生在地面“人”字形辐合线交点处;由多单体雷暴演变成超级单体雷暴,在雷达回波中呈“S”型。秦岭山脉北侧边缘的对流活动是此类天气前期的一个明显征兆。 相似文献
74.
75.
2013年12月华东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超过20 d连续重度霾天气过程。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华东地区大气细颗粒浓度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此次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持续机制和前期外强迫因子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华东连续重度霾天气和东亚中高纬阻塞高压活动密切相关。2013年12月白令海到鄂霍茨克海阻塞活动加强导致东亚地区天气瞬变扰动异常偏弱,贝加尔湖东侧弱高空脊长时间维持,我国东部地区受弱偏北风影响,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有利于华东本地大气细颗粒物积累和北方霾粒子向华东地区输送。进一步研究表明2013年12月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活动偏强可能和前期热带印度洋暖海温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6.
本文应用统计方法,首先探讨南方涛动指数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联系,然后分析赤道和热带太平洋区域海温对南方涛动的响应情况,同时分析南方涛动响应区域的海温与当时及滞后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联系,从中探讨南方涛动、厄尔尼诺海温异常及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一种可能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7.
78.
Kesang WANGCHUK András DARABANT Prem Bahadur RAI Maria WURZINGER Werner ZOLLITSCH Georg GRATZER 《山地科学学报》2014,11(5):1182-1191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species richness, diversity and density of understory herbaceous plants differed along logging(gap) and grazing(primarily by cattle) disturbance gradients, and sought to identify drivers of richness, diversity and density of understory vegetation of logged sites. A factoria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mixed conifer forest of Gidakom in Western Bhutan. Levels of the logging treatment included small(0.15 – 0.24 ha), medium(0.25 – 0.35 ha) and large(0.36 – 1.31 ha) gaps. The grazing treatment included grazed(primarily by cattle) and ungrazed(where herbivores were excluded by a fence) plots nested within each gap.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2 gaps(4 replicates at each level of logging) using the point intercept method. Shannon Weaver Diversity and Margalef's indices were used to estimate species diversity and describe species richness, respectively. Soil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pH and nutrients.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logging and grazing was significant(p≤0.001) only on species diversity. Relative to ungrazed areas, species divers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0.01≤p≤0.05) in medium grazed gaps. Under grazed conditions, soil P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ap size and species diversity. While species diversity was positivelycorrelated(0.01≤p≤0.05) with soil N in grazed plots species richnes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0.001≤p≤0.01) with soil N in ungrazed plots. Relative density of Yushania microphylla and Carex nubigena were higher under ungrazed condition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ombined effect of cattle grazing and logging results in higher species diversity of understory vegetation in medium and grazed gaps in mixed conifer forests of Bhutan,whereas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relative density of major species is determined primarily by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grazing and logging. From management perspective, forest managers must refrain from creating large gaps to avoid loss of nutrients(mainly P and N), which may eventually affect tree regeneration. Managers intending to maintain understory vegetation diversity must consider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grazing and logging, ensuring low to moderate grazing pressure. 相似文献
79.
电台中波转播站多建于城市近郊区,由于天线高耸落雷几率高,因而易受雷击干扰。针对建站时原已通过防雷验收的转播站设施在投入使用后依然频遭雷击受损的状况,分析了其防雷系统的内在布设技术问题,认为广播中波转播站原有防雷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缺漏是遭雷击受损的主要原因,并从转播站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转播站防雷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接地网逐级分流、屏蔽馈线再加设外屏蔽环群技术以及不同的线路、不同系统保护的配合方法等,从而形成广播转播站完整的防雷保护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80.
雷达设备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法,依赖于对干扰的准确分析。通过昆明机场714C气象雷达受空军警戒雷达干扰的实例,介绍了一种高功率脉冲对雷达发射机干扰的分析过程,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