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1篇
  免费   849篇
  国内免费   955篇
测绘学   704篇
大气科学   1502篇
地球物理   727篇
地质学   1224篇
海洋学   896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420篇
自然地理   1056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基于MODIS-NDVI、DEM和气象数据,分析柴达木盆地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特征,并与降水、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蒸散量和海拔进行相关、偏相关或叠加分析,探讨FVC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FVC整体自东南向西北内陆呈半环状递减,FVC集中在20%以下,人类活动及径流等打破植被地带性规律;2000—2015年FVC明显改善,广泛分布于盆地中西部地区,2001—2002年年际变化最显著;FVC与降水、相对湿度以正相关为主,与温度关系不显著,与日照时数和蒸散量主要为负相关,降水对FVC贡献最大,温度通过影响蒸散量等间接影响FVC,而土壤蒸发对蒸散量的影响大于植物蒸腾;FVC与等高线空间分布较吻合,FVC在2 800~2 900 m和4 600~4 700 m出现两个峰值,4 700 m以上FVC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212.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干旱变化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全球气温日趋升高和极端降水增加的气候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干旱变化特征异常突出,新形势下需进一步深入认识干旱发生特征及影响机制。利用1960-2014年中国527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选用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MCI)作为干旱监测指标,详细分析了中国各区域干旱强度、次数和持续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中国各区域干旱程度加重,范围增大,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增长。干旱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区域变化,各个区域干旱变化差异显著。西南、华中、华北和华南区域干旱程度明显加重,主要是重度以上干旱次数较多。华北和西南干旱年数最多,为45年,其他地方为35~36年,华北重度以上干旱年份最多,为14年,其次是东北和华南的7年。干旱发生时间和区域也有随机性,中国各区域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干旱,干旱不仅发生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域,在南方湿润和半湿润区域同样发生。各区域以夏旱为主,东北以春旱和夏旱居多,华南以秋旱为主。干旱持续时间不等,有时高达9个月。有些区域年内干旱呈单峰型,有些区域为双峰型。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各个区域干旱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213.
天文定位是一种重要的导航定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大地天文测量、天文航海等领域。该方法中观测恒星的选择会影响最终的定位精度,目前缺少针对同时测定经纬度天文定位算法中最优选星问题的研究。随着观测仪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观测数据的获取变得更加高效,这就要求研究最优的选星方案以达到最高的定位精度。本文借鉴卫星导航中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的概念,研究了天顶距法中恒星的数量以及分布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和实测数据验证得到结论:在天顶距观测误差的统计特性一定时,GDOP能够用来描述恒星的分布对定位结果影响的优劣,且观测的恒星方位角均匀分布时定位误差最小。考虑到不同高度的恒星天顶距大气折射改正残差不同,在实际测量中应尽量采用等天顶距且方位角均匀分布的恒星。  相似文献   
214.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针对目前测量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确定了以"微课教学"为手段,以"工学结合"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实施时,进行了基于CDIO理念的测量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实践表明,此项教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15.
为避免双重差分法所存在的地区异质性估计偏差,基于结构视角通过合成控制法对东北振兴政策进行评估,找出东北经济下滑的内在动因,为破解东北经济增长难题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东北振兴政策整体上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东北经济下行的根本症结在于结构的扭曲与错位。从短期看,经济结构的暂时性优化促使振兴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而从长期看,政策效果并不明显,这是由于结构障碍的日益凸显阻碍了振兴政策效应的释放。因此,实现东北振兴必须依赖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216.
中国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作物物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常气温升高会导致作物生长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从而造成作物产量下降,不利于农业发展。同时,作物物候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气候变化情况,对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作物物候的研究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进步以及农业产量提高都极为关键。随着全球地表气温的持续升高,作物物候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关注。论文结合作物物候的主要研究方法,综述了中国近几十年来小麦、玉米、水稻以及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变化特征以及主要的驱动因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在研究方法上,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最为普遍,其他几种方法都需要与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使用。另外,作物机理模型模拟方法易于操作、可行性强,在物候研究中应用也比较多。遥感反演方法对作物生育期的特征规律要求较高,一般主要关注作物返青期。②整体上,小麦全生育期主要呈缩短趋势,而玉米和水稻全生育期以延长趋势为主。③作物物候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气候变化和农业管理措施改变,其中,气候变化是主导驱动因子,对作物物候变化起决定作用,而调整农业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变化对作物生育期的不利影响。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17.
李军  赵玉竹  邓梅 《山地学报》2019,(2):284-294
为了建立合理、准确且便于估算和应用的山地地理可照时数空间分布模型,本文以重庆为例,首先利用分布式模型估算了30 a平均年和各月可照时数,并利用基于气象行业标准得到的理论值进行了验证;其次,以栅格单元为统计样本,建立了基于地形尺度的可照时数估算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模拟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除10月外,其他各月和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且东北和东南部的相对误差较中西部高。(2)西部方山丘陵区的可照时数高,中部平行岭谷区次之,东北和东南部低。冬季可照时数的空间异质性最大,夏季次之,春秋季接近,均较小。(3)各月和年可照时数与主要地理和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均表现为极显著性,各月复相关系数在0.7929~0.8277,年复相关系数为0.8522。(4)重庆可照时数估算统计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分布式模型的计算步骤和计算量,便于其应用,并可为其他地区估算可照时数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18.
土地多功能利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理念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值-改进突变级数法,对2004—2016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对其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研究表明:(1)2004—2016年间,土地利用总功能由2004—2010年缓慢退化过渡到2010—2016年缓慢提升;各功能间的协调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演变;土地利用功能向多元化的态势发展。(2)经济和环境功能均经历了从缓慢退化进入缓慢提升阶段;社会功能保持着快速提升状态;三大单项功能均维持在中度持续水平。(3)农业生产功能出现持续退化;生态维持功能先升后降;资源供给功能、环境净化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先降后升;其他子功能均呈上升的趋势,但涨幅不一。(4)资源约束加剧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是当前影响土地利用总功能水平发挥的主要原因;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的确立将为厦门市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功能增添强劲动力。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评价、问题研究和决策指导提供方法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9.
为了解山东半岛南北两侧的烟台崆峒岛(KTD)海域和日照东港(DG)海域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18S rDNA V4区为目标基因,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两海域的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同期测定两海域的环境因子(溶解氧、氨氮含量等10个理化指标),并与真核浮游生物丰富度做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共鉴定出浮游生物455种,其中,KTD海域共检测出真核浮游生物36个门类424种;DG海域共检测出真核浮游生物34个门类365种。绿藻门(Chlorophyta)、硅藻门(Diatomea)是两海域浮游植物中整体丰度最高的门类。KTD海域,绿藻门各月丰度在3.0%—21.3%之间,其中2018年7月(K1807)最高,达到了21.3%;硅藻门各月丰度在2.0%—16.59%之间,其中2018年2月(K1802)最高,达到了16.59%。DG海域,绿藻门各月丰度在2.0%—12.3%之间,其中2017年11月份(D1711)最高,达到了12.3%;硅藻门各月丰度在2.0%—47.0%之间,其中1月(D1801)最高,达到了47.0%。占优势地位的浮游动物主要是节肢动物门类的物种,其每月丰度分别在6.0%—38.9%和7.6%—48.6%之间。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DO、pH、硅酸盐、硝酸盐氮等环境因子为影响该海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对了解双壳经济贝类养殖区饵料组成及其在时空的变化,对海岸带食物网、生态基础管理和海洋经济贝类养殖生产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20.
为揭示广西北部湾海域球形棕囊藻囊体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其与水体环境因素的关系,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对该海域29个站位进行了6次综合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球形棕囊藻囊体丰度介于0—4.09×10~4col/m~3,12月至次年3月囊体丰度较高;西南深水区域囊体丰度呈现逐月递减趋势,而广西和雷州半岛近岸海域囊体丰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该海域囊体丰度与水温、磷酸盐和硅酸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局部区域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硝酸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典型站位分析结果显示球形棕囊藻囊体丰度的变化趋势与其他浮游植物的相同,而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球形棕囊藻囊体的时空分布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受到其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改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