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76篇 |
免费 | 2197篇 |
国内免费 | 23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87篇 |
大气科学 | 968篇 |
地球物理 | 2537篇 |
地质学 | 6022篇 |
海洋学 | 943篇 |
天文学 | 282篇 |
综合类 | 636篇 |
自然地理 | 5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323篇 |
2022年 | 418篇 |
2021年 | 433篇 |
2020年 | 384篇 |
2019年 | 383篇 |
2018年 | 289篇 |
2017年 | 318篇 |
2016年 | 323篇 |
2015年 | 355篇 |
2014年 | 574篇 |
2013年 | 457篇 |
2012年 | 609篇 |
2011年 | 558篇 |
2010年 | 533篇 |
2009年 | 546篇 |
2008年 | 598篇 |
2007年 | 584篇 |
2006年 | 447篇 |
2005年 | 422篇 |
2004年 | 361篇 |
2003年 | 315篇 |
2002年 | 269篇 |
2001年 | 276篇 |
2000年 | 284篇 |
1999年 | 285篇 |
1998年 | 250篇 |
1997年 | 216篇 |
1996年 | 249篇 |
1995年 | 211篇 |
1994年 | 210篇 |
1993年 | 160篇 |
1992年 | 178篇 |
1991年 | 153篇 |
1990年 | 128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62篇 |
1987年 | 65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7篇 |
1975年 | 5篇 |
1974年 | 9篇 |
196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71.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登娄库组致密砂岩地层陆续发现了新的天然气区带,显示出巨大的勘探开发前景。利用大量岩心描述及分析化验资料,对登娄库组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对比研究认为,埋藏史是控制地区间储层物性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在埋藏史相近的地区,沉积微相是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沉积分异过程造成不同微相储层岩石学性质的分异,而不同岩石相在成岩作用发生不同孔隙演化过程,其机制为:粒度粗、泥质少的砂岩,在压实过程中趋向于保留更多的原生孔隙,为溶蚀过程提供流体通道,导致溶蚀孔更发育,物性最好;含泥质砂岩中,泥质杂基在压实过程中强烈形变,充填孔喉,降低了物性,特别是降低了渗透率;与泥岩接触的砂岩,极易发生早期碳酸盐胶结,大幅降低了储层孔隙度。根据以上分析认为,心滩中下部及辫状河道中部砂岩最利于形成优质储层。通过对孔隙演化过程的模拟,定量印证了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172.
南海永乐龙洞位于西沙群岛永乐环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深的海洋蓝洞,水文环境及理化因素特殊,90 m以下水体为无氧环境。为研究永乐龙洞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及其昼夜变化,于2017年3月在龙洞、潟湖及外礁坡进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研究结果表明:龙洞内叶绿素a浓度呈现随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日间浓度最大值层出现在40 m层(0.42μg/L),夜间则出现在20 m层(0.59μg/L)。永乐龙洞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介于1.1×10^3~5.1×10^4 cells/mL。聚球藻在上层水体占优势(0~20 m),40 m以下水层原绿球藻丰度对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贡献率最大(90%以上),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丰度在整个水体都较低(除20 m层)。微微型浮游植物昼夜存在明显差异,夜间其丰度最大值层为20 m层,日间则上移至表层。本研究共记录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5门41属55种(含未定种)。其中,硅藻门25属34种、甲藻门12属15种、金藻门1属1种、蓝藻3属、隐藻1属。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丰度介于3.3×10^2~9.8×10^4 cells/L。甲藻丰度对浮游植物总丰度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硅藻,隐藻和蓝藻丰度仅在少数水层占优势。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昼夜变化明显,夜间丰度最大值层为20 m层,日间则出现在40 m层。微微型、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垂直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垂直分布一致性高。龙洞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和丰度高于潟湖和外礁坡。 相似文献
173.
多时相组合分类法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基本概念,简述了遥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等遥感监测方法.重点探讨了多时相组合分类方法的相关技术。对广西2002年和2003年两个时相的MODIS数据.采用多时相直接分类法对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对不同方式波段组合的试验表明。经过差值、比值处理的波段组合具有较差的试验效果(总体精度只有30%~40%),而经过PCA变换的波段组合则具有相对较好的试验效果(总体精度超过70%)。 相似文献
174.
利用sPn震相计算九江-瑞昌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震震相sPn与Pn到时差与震中距无关,只与震源深度和地壳模型有关.应用此方法,计算了发生在九江-瑞昌地区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利用区域台网sPn-Pn的到时差确定地震震源深度较为可信.根据华南地区速度模型,建立了九江-瑞昌地区sPn与Pn到时差与震源深度便查表. 相似文献
175.
176.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全球地震按数量20%发生在日本。造成的损失也很大。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的9.0级地震是日本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177.
圆柱螺线法是井眼轨迹计算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在实钻轨迹监控、中靶分析和预测、井身质量评价等实际问题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但是当井段2个端点的井斜角之差或者方位角之差等于零时,圆柱螺线法坐标计算公式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才能正常计算;在井斜角之差或者方位角之差很小时,坐标计算会出现较大误差.对圆柱螺线法坐标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用一组计算公式统一处理井斜角之差或者方位角之差等于零和不等于零的情况,提高了坐标的数值计算的精度和稳定性.对圆柱螺线型井眼轨迹的平均井眼曲率的数值计算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使用高斯型数值积分公式计 相似文献
178.
179.
180.
双重介质渗流水力特性试验装置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双重介质渗流水力特性试验系统,由双重介质试验模块、水循环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三部分组成,较好地解决了孔隙介质和裂隙介质的模拟、边界条件的模拟、止水工艺的完善和水交换信息采集等关键问题,并具有裂隙宽度可调节,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试验数据实时全自动采集等特点。该系统可用以研究基于双重介质模型的水量交换以及渗流场的水压分布规律以及双重介质的水力性态和渗流机制。利用该试验系统进行双重法介质渗流水力特性试验,通过趋势图直观分析、极差和方差分析和F-检验等分析手段,得出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水交换影响因子对双重介质水交换的影响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裂隙宽度、孔隙介质渗透系数、压力梯度、水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