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492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104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38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20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利用1995~2013年间NCEP场资料,分析研究了台湾西南部海域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受ENSO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台湾西南部海域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其分布期主要集中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夏季台湾海峡不存在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强度异常要滞后ENSO 1个月,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较正常年份要弱,而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较正常年份要强;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还存在准16.0个月和准45.3个月的显著年际变化周期,其变化同ENSO循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
湖区风环流对湖泊环流影响的探讨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北半球大湖中普遍存在的大规模反时针环流的形成,提出了一种物理解释,认为大气在经过湖体时的地转适应过程产生了一个有利于这种环流形成的附加场。这种环流的强度在一年四季中是变化的,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三维非线性水动力学数学模型。数值试验表明,场的有旋性对这种环流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计算得到的环流形态基本上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3.
张又鹏 《地图》2007,(1):60-63
新疆的一些地区常年刮大,人们调侃说,这里的一年只刮一次:“从春刮到冬”!新疆人把这些大区叫作“老口”。  相似文献   
94.
ERS-2 SAR反演海洋风矢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反演海洋矢量是当今微波遥感领域非常有意义的前沿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星载SAR估算海面向、速的基本原理和三种主流反演算法,接着给出反演的流程图以及重要步骤. 然后,以2002年5月7日香港地区ERS-2 SAR海洋图像为例,对经典的SWDA (SAR Wind Direction Algorithm)-谱分析方法加以改进,求得具有180°模糊度的向,并用香港天文台气象浮标实测数据消除了向不确定性. 最后,利用CMOD4 GMF(Geophysical Model Function,地球物理模式函数)计算得到海面上10m高的速. 与气象浮标站实测资料相比,利用ERS-2 SAR图像获取的海面向、速的精度均较高. 这一结果表明:如果对SAR预先进行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改正以及精确校准,结合改进的SWDA和CMOD4,可以获得高精度的矢量.  相似文献   
95.
为揭示树木的不同空间配植方案对行人呼吸高度气流的影响,本文将树木视为均匀多孔介质,通过附加源项法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用CFD模拟了H/W=2的典型深街谷几何内4种树木配植情景,实验表明,不同空间配置下树木对街谷内行人呼吸高度处局地气流的影响强弱在空间分布模式上差异悬殊:① 均匀种植的树木对街谷内行人呼吸高度的气流起到阻碍作用,不均匀种植则有效提升街谷的整体流速。4种空间配植方案下树木对气流的影响程度不同,阻碍作用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均匀间距8 m(Spa8m)>均匀间距6 m(Spa6m)>均匀间距20 m(Spa20m)>不均匀配植(Non-uniform);对应的平均气流增强指标顺序为$\bar{D}_{spa8}$(-19.31%)<$\bar{D}_{spa6}$(-16.14%)<$\bar{D}_{spa20}$(-10.73%)<$\bar{D}_{non-uniform}$(1.25%)。② 对比不均匀和均匀的种植方案,不均匀植树的街谷内部行人呼吸高度的气流流速比其对照案例(均匀植树Spa8m方案)整体增强了106.49%。街谷中部不种树,在街谷两端配置树木并预留足够的自由空间的不均匀植树方案,能够让角涡渗入街谷中部,促使街谷内部的垂直漩涡和两端的水平角涡运动,增强湍流和垂直交换,有效减少了街道两端“口效应”和街道中部“影效应”的区域,改善了整个街谷行人呼吸平面的环境。④ 合理空间配置的树木能够改善街谷内部的行人环境。街谷内行人呼吸高度处的气流对局地条件很敏感,树木的局部配置(空间簇集、密度)将引起强烈的空间变化。在既有城市建筑布局条件下,如何通过谨慎的景观设计,利用树木等城市绿化措施有效地改善城市的行人环境,缓解污染扩散、疾病传播等问题,本文的方法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
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显著成因分析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中国沿海及西北太平洋区域的水位、海温、气温、气压和等水文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显著升高的成因及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2012-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处于准2 a、4 a、准9 a和准19 a周期振荡的高位,几个周期振荡高位叠加,对该时段海平面上升起了一定的作用;(2)2016年,中国沿海气温和海温较1993-2011年的平均值分别高0.7℃与0.5℃,均处于1980年以来高位;气压较1993-2011年的平均值低0.2 hPa;(3)2016年4月、9月、10月和11月,中国沿海海平面均达到1980年以来同期高位,这4个月的场距平值在东海以南均明显偏大,且以偏南向和向岸为主,生流使得海水向岸堆积,沿海长时间以增水为主,对当月局部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率达到40%~80%;(4)2016年,中国沿海降水总体偏多,局部区域降水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加上沿海径流量的增加,对沿海局部海平面升高有一定贡献;(5)2016年9-10月,有5个台相继影响我国南部沿海,持续的暴潮增水导致台影响期间的海平面高于当月平均海平面70~360 mm,暴潮和洪涝灾害给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  相似文献   
97.
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缺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缺氧现象日益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缺氧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应用区域海洋模式并耦合生态模式,对东海的生态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与观测数据比较显示,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江口外生态变量的分布趋势。另外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敏感性实验,探讨和径流量对长江口底层缺氧现象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径流量变化虽然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季节变化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对缺氧区域面积却存在显著的影响。径流量增加,水体层化增强,表层叶绿素浓度增加,最终导致缺氧区域范围扩展;径流量减小,水体层化减弱,表层叶绿素浓度减小,缺氧区域范围缩小。向和速的改变不仅影响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季节变化,还影响缺氧区域面积。  相似文献   
98.
海气动量通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兴如  李水清  尹宝树 《海洋科学》2018,42(10):103-109
海气界面动量通量也称为应力,是海流和表面海浪的主要驱动力,是海洋从大气获得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合理可靠的海洋表面应力的参数化对于海洋、大气和波浪以及气候模式的准确预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应力拖曳系数的参数化是应力参数化的主要内容。近来的观测发现,应力拖曳系数随着速的增加出现了先增后减的趋势,同时还与海面的波浪状态以及海流有关。基于观测或理论分析,目前已经得到了一系列的应力拖曳系数计算方法或公式,有的考虑了海浪的作用,有的没有,但这些方案大都是适合中低速,在高速下的适用性还有待检验。本文回顾了目前在海气动量通量观测和参数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建议应增加高速下速、海流以及海浪等的同步观测,以进一步完善应力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99.
强热带风暴“莲花”(0903)非对称降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雷达回波和NCEP分析资料,本文从水汽条件、环境垂直切变和暴移动状态等方面诊断分析了0903号强热带暴"莲花"非对称降水结构形成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莲花"南侧充足的水汽输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水汽条件,同时水汽通量在水平空间上的非对称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降水的非对称分布。环境垂直切变是导致"莲花"降水结构改变并最终形成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的主要动力因子。随着垂直切变的增强,同时配合暴南侧充足的水汽条件,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逐渐形成,在较强垂直切变长时间的作用下,强降水最终集中于顺切变方向左侧。在较强垂直切变的作用下,逆切变一侧的下沉运动抑制了陆地摩擦和地形抬升所形成的对流的发展。相对于较强的垂直切变而言,"莲花"相对稳定的移速和移向条件难以主导强热带暴降水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0.
X波段雷达图像提取海洋表面风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用X波段导航雷达海杂波图像中包含有丰富的海浪、海面流和场等环境信息。阵的运动在滤波后的雷达图像序列中是可见的,根据分析阵的运动,用基于运动估计技术的光流方法从阵的运动中测定矢量。文章主要分析了小麦岛海域岸基试验的海杂波数据,将用雷达图像序列提取的矢量和现场速仪、向标测得的矢量做了比较,证明了光流运动估计技术提取高分率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